APP下载

高职院校招生及人才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研究

2020-01-07黄鹂

科技资讯 2020年33期
关键词:招生联动机制就业

摘  要:在新时期,高职院校招生、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都面临着较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很多高职院校将招生、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剥离开来,导致部分专业、部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格外突出,一些难以就业的专业自然也受到影响,呈现出招生困难的现状。该文主要对高职院校构建招生和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的内涵、意义、困境以及具体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  招生  人才培养  就业  联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1(c)-0079-03

Research on the Linkage Mechanis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rollment and Talent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HUANG Li

(Hu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Railway High-Speed, Hengyang, Hunan Province, 421001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rollment, talent training and student employment are facing man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Many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parate enrollment, talent training and student employment, which leads to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some majors and some students are particularly prominent. Some of the majors that are difficult to obtain employment are naturally affected, show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fficult enrollmen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significance, difficulties and specific strategies of the linkage mechanism of enrollment, talent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nrollment; Talent training; Employment; Linkage mechanism

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初中、中职及高中,分为三年制高职及五年一贯制高职两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招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多,开设的学科专业也越来越丰富,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并不高,而且能够坚持从事该专业相关岗位的毕业生并不多。可见,很多高职学生学习了3年或者5年的专业,并没有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倒推问题的本源来看,高职院校在招生时并没有随时调整方案,造成了人才培养的误区,影响了学生就业。因此,在高职院校建立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十分必要。

1  高职院校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概述

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展现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但是有些学校将这3个环节进行了彻底的分割,招生办、学院办及就业办虽各司其职,但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沟通协调,导致原本的“直线型”人才培养方案成为了“曲线型”[1]。因为招生和学科专业相联系,學生资质及特长会影响其专业能力,受到市场影响,又会导致就业问题,3个环节环环相扣,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人才培养“走弯路”的情况[2]。总体来看,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即以就业为基础设置学科专业、进行招生并展开人才培养,其在形成“铁三角”定律之后,能够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低、毕业后频繁跳槽、缺乏就业竞争力等问题。

2  高职院校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的发展困境

2.1 学科专业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仍然呈现出“同质化”的办学现象。为了能够扩大招生,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增设院系及专业,原有的专业还没建设好,新增专业又占据了大量的发展资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这种发展模式只会削弱优势学科,降低人才培养质量。而且高职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及调整的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仍然以较为传统的机械、电工、数控、维修、导游、酒店管理等专业为主,忽视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视,没有加强对学科专业信息化、智能化的改进。

2.2 人才需求变化快增加教学难度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市场千变万化,很多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出现了市场饱和,如果继续开设此类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及教学难度都会增大,高职院校必须将该校学生培养的出类拔萃,毕业生才能在饱和的市场中抓住就业机会。这给学生和学校都增添了压力。因此,为了解决就业难和人才培养难的问题,应该在开设各专业学科之前,就做好市场及就业方面的调研,对学校专业学科设置进行灵活处理,不能总是故步自封。

2.3 生源不断减少导致招生压力大

就当前来看,我国高职招生面临着生源不断减少的压力,很多高职院校招生都是一大难题,设置的班级编制招不够学生,直接影响后期教学的开展[3]。虽然国家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最早开放二胎出生的孩子还未到上学年龄,而且“二胎热”之后,人们开始回归理性,每年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很难再攀新高。加上普本、独立本科院校的增多以及扩招,高职所能招收到的学生越来越少,生源质量也越来越差。甚至有些高职专业在本科院校都有开设,比如学前教育、计算机、机械工程专业等,高职毕业生和本科同专业毕业生相比缺乏竞争力[4]。

2.4 学生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

高职院校一般会为应届毕业生联系就业单位,尽量保障所有应届毕业生在毕业生都有工作,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可以寻求学校的帮助,但是最终结果是高职学生就业快、失业也快。很多高职学生对就业期望过高,对自己就业的单位多有不满意,认为基层工作辛苦、不能脚踏实地的工作,出现频繁跳槽的情况。还有些学生目光短浅,只看到短期利益,不想从基层干起,放弃自己的专业,导致之后一事无成。

3  高职院校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的实施策略

3.1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学科及班级设置

3.1.1 优化学科设置

进入到新时代,高职院校有必要重新审视内部专业学科的设置,将一些市场就业压力大、缺乏前景的专业进行班级建制、招生数量的缩减,甚至是直接取消这些专业。尤其是学校没有优势师资及实训室力量的专业学科,也可以取消设置。高职院校要对学校优势有明确的认知,并基于市场人才需求情况来重新调整设置学科,以确保该校毕业生都能够成为市场所紧缺的人才,提高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3.1.2 设置人才定制班

为了解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职院校建设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还可以通过设置人才定制班来实现。人才定制班的合作企业一般是大型医院、大型工厂企业、大型的连锁酒店等,一个人才定制班的人数可以在30人左右,学生可以在入校时就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人才定制班不仅未来在相应单位实现就业,还可以得到用人单位提供的学费资助、奖励金等,在校期间还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实习中,真正实现了招生、人才培养及就业的联动。

3.2 重视校内实践,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3.2.1 创新校内实践实训活动

在大国工匠理念的支持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未来应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因此,在构建招生、人才培养及就业联动机制时,有必要认识到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学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为每个学科提供相应的实训室或者是实践基地,并创新实践实训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尽可能对接校外的岗位工作需求。

3.2.2 加快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市场、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建设下还需要得到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支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对于未来的就业并没有多少准确的认知,双师型教师就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指路明灯”。双师型教师不仅能够指导学生理论学生,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未来就业产生科学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以就业为目标的学习规划及方案。

3.3 量化招生指标,拓展招生地域范围

3.3.1 基于学生就业情况,调整招生战略

基于当前高职院校招生难的问题,学校应根据现有各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调整招生战略,量化招生指标,增加或者减少招生数量。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设置更为灵活的招生方式,在开展专业设置时,学院可以让学生尝试先选系,入校后再选专业的形式。这种招生方式也可以减轻学生的专业选择压力,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也有助于学生自主自觉地开展学习。

3.3.2 发挥学校特色优势,拓展招生范围

在高职院校招生过程中,还可以制定高职学校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实现区域化竞争、专业化竞争,用学校的特色优势来与其他学校展开竞争。高职院校应该设置至少5个优势专业,然后以竞争力强的专业为基础展开招生宣传。尤其是在拓展招生范围时,在外省竞争中更加发挥该校的特色优势,比如学校地域环境优势、区域经济优势、就业培养优势。

3.4 融合“双创”理念,构建就业指导体系

3.4.1 就业培训及指导

高职院校应为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及指导,这些工作应从学生入学时就展开,比如,在高职一年级时,为学生树立就业及个人发展目标,在高职二年级时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高职三年级时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就业培训及指导,如指导学生写求职信、制作简历、开展模拟面试等。高职院校还可在学生毕业之前组织模拟求职活动,由教师来担任面试官,基于學校各专业不同岗位设计一个“求职市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来选择求职岗位,进行模拟面试,面试结束后,教师可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和指导,这对于学生真正参与求职就业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3.4.2 创业培训及指导

高职院校还可为学生提供“双创”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从而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职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具备创新技能的话,未来在就业竞争中也可更具优势。对于创新创业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在创新创业理念渗透教育下,高职院校还有必要为那些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比如学校提供法律咨询、公司申请流程、创业扶持政策方面的培训及指导,以避免学生走弯路,并为部分优秀学生提供创业基金。学校有能力的话,还可在校内建设“双创”实践基地,为有发展前景的“双创”项目提供办公场所,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开展创新产业活动。

3.4.3 开展就业跟踪扶持

在学生毕业之后,不管学生是就业、待业还是创业,学校都有必要维持对学生至少一年的跟踪管理,具体可利用智能化平台来关注学生发展情况对于就业的学生,了解其就业工作情况;对于待业的学生,尽可能地为其提供就业帮助;对于创业的学生,还可以关注其创业进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高职院校应基于市场需求及人才培养实现生源入口及出口的平衡,量化招生及就业指标,加强应用实践型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保障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习到对未来就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推进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学校也应大力支持,在学生择业期或者是就业一年内展开跟踪扶持,解决社会的相关人才紧缺问题。

参考文献

[1] 鲁妍妍,王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背景下的教学督导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0):65-66.

[2] 马振贵,贾国军,石镜如,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0):98-99.

[3] 吴佩珊.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探析[J].科技资讯,2020,18(7):251,253.

[4] 金洪吉.高职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210-211.

[5] 潘晓贝.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3):228-229.

[6] 魏振东.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云南大学,2019.

作者简介:黄鹂(1984,4—),女,汉族,云南巍山人,本科,讲师,主要从事招生就业工作。

猜你喜欢

招生联动机制就业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情况调研报告
滨州市编办以网上测评助推系统业务能力提升
基于PHP招生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Android的招生报名系统设计与实现 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