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受特殊保护”教学实录
2020-01-07童欣
本文系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感知社会通过优惠、免费和优先等方式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2.聚焦热点,理解禁止与限制也是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方式。
3.文本解读,知悉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的法律依据,初步培养依法自护的意识。
【教学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异地借班上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板书贴等。
【教学过程】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中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称为未成年人。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
(出示主题:我们受特殊保护。)
一、门票对比,初步感知得到优待的保护
师: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播放上海各著名景点高清图。)
这些地方大家都熟悉吗?去过吗?谁来说说你去过哪些地方?
生:我去过安徒生童话乐园。
师:需不需要门票呀?
生:成人需要,学生需不需要我忘记了。
生:我去过东方明珠,那里需要门票。
生:我去过鲁迅公园,那里不需要门票。
师:原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场所是让我们免费体验的,还有一些是需要门票才能进去的。
(板贴:免费。)
这是什么地方?到这里需不需要门票?
(出示上海科技馆大门的图片。)
生:需要门票。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科技馆的门票,你们看看这两张门票有什么不一样吗?
(出示门票。)
生:学生和成人票价不同。
师:其他同学都发现了吗?
生:发现了。
师:学生票价多少?
生:22元。
师:成人票价多少?
生:45元。
师:你们已经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那么有没有想过,成人票和学生票为什么会有价格的差别呢?先请你们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
现在谁能说说看?
生:因为我们是未成年人,年龄比较小,所以有的时候是半票或者免费。
师:你是从年龄上看的。
生:我是从身高上看的,一般1.4米以下是免费,1.4米以上是半票,成人就是全票。
生:毕竟是科技馆,里面会有一些知识,需要未成年人去学习,所以价格要便宜些。
生:因为大人可以賺钱,我们小孩还在读书。
生:我们要尊老爱幼,所以小朋友的门票便宜。
师:你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课前老师也作了调查,把学生票便宜的理由进行汇总,主要有这几方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媒体呈现观点: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关系着未来的发展;相对于成年人,未成年人的培养更需要公共教育资源;这是中国传统美德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体现;优惠是确保未成年人公平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我们要有爱心,多关心照顾未成年人。)
认为第一个理由有道理的请举手。
(有28位举手,共30位学生。)
认可第二个理由的请举手。
(有10位举手。)
支持第三个理由的举手。
(有5位举手。)
认同第四个理由的举手。
(有24位举手。)
认为第五个理由有道理的举手。
(有27位举手。)
统计发现,有些小朋友支持其中一个理由,大部分小朋友支持其中多个理由,其实这些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管哪种理由,大家都认可未成年人应得到优惠。
(板书:优惠。)
除了这个,日常生活中你们还享受过哪些免费或者优惠?老师建议大家可以从四个方面去思考,当然也可以从其他的方面考虑。
(媒体出示:交通、娱乐休闲、医疗、教育……)
生:我们现在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不需要学费,还有免费的课本。
生:我去过上海博物馆,在那里只要有学生证就可以免费进入。
生:我家附近就有图书馆,可以免费看书,了解更多的知识。
生:我们平时乘地铁或者公交是免费的。
师:原来你们生活中已经享有那么多的优惠和免费了,这就是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一种优待。
请大家继续看一段视频。
(出示《泰坦尼克号》的视频。)
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有一个士兵问他的长官,是否要让妇女、儿童先上船。
师:这是著名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一个场景,它取材于20世纪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海难,号称“工业奇迹”的泰坦尼克号,在它第一次出航时,撞上冰山,海水涌进船舱,船上两千多名乘客和船员在甲板上等待救援。如果你们就在船上,想不想上救生船?这时候船长是怎么安排的?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船长的表情?
生:他很犹豫,因为儿童是未来。
师:是的。尽管他很犹豫,但还是让妇女、儿童先上船了。这么紧急的关头,首先救护的是谁?
生:儿童。
师:儿童也就是我们的未成年人,在紧急关头未成年人享有优先救护的权利。
(板贴:优先。)
不管是优先、优惠还是免费,它是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一种特殊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就有相关的内容。
(出示法律条文相关内容。)
二、聚焦热点,深入思考免受伤害的保护
师:其实,保护你们的方式除了优先、优惠和免费等这些优待外,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前几天老师看了一则新闻。
(播放音频,了解《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内容。)
这是一则关于什么的通知?
生:这是一个关于网络游戏的通知。
师:这是一个关于限制网络游戏的新闻。老师现场来采访一下,你们平时玩游戏吗?最喜欢玩什么游戏?一般玩多久呢?
生:我最喜欢玩的游戏是植物大战僵尸,一次只能玩10分钟。
生:我最喜欢玩的游戏是打地鼠,一次能玩半个小时。
生:我最喜欢玩的游戏是和平精英,一次能玩两个小时。
生:我喜欢玩的游戏是王者荣耀,最多能玩半天。
师:从你们的笑容中,童老师知道玩游戏非常开心。游戏这么好玩,爸爸妈妈却常常这样说……
(播放音频:一到家就玩游戏,作业做完了吗?每天只能玩十分钟,记住了吗?你看你一直打游戏,眼镜度数又增加了……)
你们有没有相似的经历?
生:有。
师:有没有想过家长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生:因为玩游戏时间长对眼睛不好。
生:因为如果我们沉迷网络游戏的话,会逃课去网吧玩游戏,影响学习。
师:沉迷网络游戏不仅伤害身体,还影响学习。国家也出台了防止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出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规定?
生:网络游戏账号实名。
生:控制网络游戏时段时长。
生:规范付费服务。
生:加强行业监督。
生:實施适龄提示。
生:社会各界履行守护责任。
师:其实这些时间、金额、账号的限制也是对你们的一种特殊保护。
(板贴:限制。)
还有没有其他的限制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不可以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和酒。
生:我看到了不可以让未成年人进入酒吧。
师:这里用了一个很严肃的词——禁止。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类似这样的警示?
生:我看到过未成年人不能进入酒吧。
师:这些制约就是为了让未成年人免受伤害,这同样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特殊保护。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禁止”,在出台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的后三条也对“社会各界以及制度”作了要求。也就是说,除了你们自己要有意识地按照规定去做,还有谁有责任?
(媒体出示: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生:家长有责任保护我们。
生:还有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等都有责任保护我们。
师:是呀,社会各界都有责任保护我们每一个未成年人。也就是说,遇到问题,尤其是紧急情况,你们都有权利向社会上任何一个成年人寻求帮助,保护自己。这种权利不仅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更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也就是说,我们在座的每一个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至于如何用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更好地保护自己,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教学反思】
1.统筹目标设定、内容与方式的选择
经过多次研讨,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于感知生活中的宪法、身边的宪法,初步培育小学生的宪法意识,为初中学生理解宪法常识以及高中全面地了解宪法修改的历程提供了基础。
在内容上,不同于初高中直接分析法律文本,小学阶段先联系生活,从“优待的保护”和“免受伤害的保护”两方面引导学生认知未成年人享有的特殊保护。前者通过优先、优惠和免费三种优待方式具体感知“积极的保护”,后者通过对未成年人的禁止与限制,体会“消极的保护”,也就是免受伤害的保护。这两种特殊保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障。
在教学方式上,我围绕“学生生活经验”这一主线,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生活进行教学设计。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刚出台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作为热点素材同时出现在小学和初中教学中。小学阶段将其背后的缘由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家长唠叨声,听后学生忍不住频频点头,在讨论中感知对上网时间和充值金额进行限制实则是对学生免受伤害的保护。这完全不同于初中从法律修订视角来剖析。
2.教研相长,探究学生道德思维发展
课堂中引用的缘由小调查是执教者硕士研究生论文成果之一,认可门票优惠的不同理由实则意味着不同的道德思维图式,也代表公共利益中不同的分配原则。当问题以开放式回答呈现时,学生的最初反应是社会效益图和关心图式。当缘由以选择方式呈现时,这两种图式仍然占主导,但意外的是,公平图式被接纳度也颇高。由此我们可以进行推测:其一,关心或者说关怀是学生最直接的反应,也就是说,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情感激发或许最容易拨动孩子的心弦,进而引发思考。其二,即便学生不能说明优待是出于公平,但这也不能说明学生就没有公平意识,或许理智认知的公平意识在小学阶段还处于内隐认知范畴。其三,即便学生认可要给予社会优待,但其理由不一定是出于公平。这就提醒我们,教育中,尤其是道德的引导上,判断结果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可忽视判断背后的缘由。
【童欣,上海市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孙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