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成年入网络环境治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2020-01-07曹瑞

中国德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责任

摘要 未成年入网络沉迷和对手机的依赖等已经严重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虽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但是目前尚没有完全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治理机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职责界限不清晰、不明确。学校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媒介素养和价值观教育以及预警机制的建立,家庭教育的责任在于家长要承担起对孩子进行网络教育的职责并且还要以身作则,社会的责任主要在于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建立以及高效的治理体系的完善。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对构建未成年入网络环境治理系统意义重大。

关键词 网络环境治理;家校社;责任

作者简介 曹瑞,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不仅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和交友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改变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青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在此阶段过多地接触不良的网络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营造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网络环境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但是,未成年入网络环境治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我们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得家庭、学校和社会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以期形成良好的治理效果。

一、学校的责任:“育”和“预”

学校既不是网络信息的发布主体,也不是手机等网络设备的提供主体,但是学校是未成年入网络使用群体的教育主体。因此,学校的责任主要在于对网络使用者的教育引导。“育”指的是学校要向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预”指的是学校要通过一定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把一些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一)“育”: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

1.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媒介使用和甄别能力,使其能够避免媒介不良信息的侵害,并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未成年人运用网络媒体的技能越来越强大,但是同时又表现出对媒介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够、媒介道德和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对媒介信息的甄别、批判和选择上。

学校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包括实时思考能力、信息辨别能力、隐私管理能力、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等。让学生了解媒介的运用规则,学会辨识媒介信息中隐含的不良信息及各种虚假意识形态,从而学会合理利用媒介并免受不良媒介信息的荼毒。网络信息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混沌性的特点,要想从根源上消除谣言,未成年人就需要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要善于甄別信息的真假。因此,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其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学校要开设或者举办有关未成年人合理上网、正确上网的讲座或体验活动,提高其对网络信息的筛选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设计网络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在各学段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提高未成年入网络使用技能,加强网络使用的自控能力和安全保护能力,建立网络伦理道德。

2.加强价值观教育

现如今,互联网切切实实地成为舆情主战场,多元价值观彼此冲击和碰撞,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教育也因此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帮助未成年人抵御不良思想的冲击,如何帮助未成年人正确认识对中国的各种“污名化”现象,如何识破“阴谋论”促进正确价值观的稳定形成,成为现阶段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迫切任务。

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教育。首先,学校要引领未成年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和追求,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并融为内在品格的一部分,真正实现入脑人心、见诸行动,使他们在面对网络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时候,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理性对待与甄别各种信息,提高对异质文化的识别力,避免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和言语的影响。其次,要使未成年人在科学认知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经由爱国情与报国志的养成,塑就远大的理想与信念,最终落实于提高应对危机的实践能力,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情意行的统一,以此拓展后疫情时代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实践。

(二)“预”:建立涉网危机事件的预警机制

“预”指的是学校要构建涉网危机事件的安全预警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未成年人中出现的与网络使用有关的危机事件的苗头,并适时上报给教育行政部门。一是学校建立由班级心理委员、班主任、年级组长(或心理老师)、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校长组成的危机事件干预和领导小组,对出现的网络沉溺、网络暴力、网络赌博等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干预,防止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和蔓延。同时加强对相关学生的帮助和教育,让他们及时从网络危机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二是学校与家庭形成联动机制,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联系、书面联系等形式,及时了解未成年人在家里、校外的网络使用等多方面情况,通过家长会等形式提高家长教育管理子女上网的能力。

二、家庭的责任:“责”和“则”

家庭网络环境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研究发现,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和睦程度、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对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有着正面的影响。中学生在上网过程中,虽然有着一定的学习型倾向,但依旧存在着以娱乐为主、过度娱乐的现象,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家庭在未成年入网络环境治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责”和“则”两个方面。“责”指的是家长要肩负网络教育、引导和监管的责任;“则”指的是家长要制定规则,行为上对孩子进行约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

(一)家长要进一步加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

很多孩子之所以沉溺网络,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家长责任意识的缺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亲密的亲子关系是家长给予孩子积极正向引导的重要力量源泉,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强大动力。父母或者监护人应当在孩子早期教育中,培养他们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自控能力,在他们接触网络时履行网络教育职责,安装过滤软件,控制上网时间。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扩展孩子的生活空间,从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过度依赖新媒体、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家长还要努力帮助孩子进行人生规划,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进而促进他们热爱学习、热爱校园,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从根本上杜绝网络依赖和网络沉迷现象的发生。

(二)家长要制定规则,也要以身作则

数字时代,网络占据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杜绝接触网络是不可能的,也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因此,家长在允许孩子使用网络的同时,要进行适当监督和管理,比如,可以设置一定的规则。当孩子以各种理由要求上网时,家长对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有一个充分的估计,采取奖惩结合、协商交流、规则先行等控制措施,对孩子的上网行为予以约束。另外,家长更要以身作则,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或者打游戏,这样才有利于孩子远离网络依赖。

三、社会的责任:“制”和“治”

在构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方面,相较于学校和家庭,社会承担的责任是更艰巨的,也是更为关键的。社会在未成年入网络环境治理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制”和“治”两个方面。“制”指的是制定相关法规、制度;“治”指的是对网络环境的治理。

(一)完善立法,健全网络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要想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健全法律法规是根本。要从立法层面保持对网络传播内容的控制,夯实政府管理网络的基础,为网络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重要保障。

1.建立網络分级制度和统一的游戏平台管理制度

网络分级制度是指以网络信息和游戏为对象,根据其包含的语言和思想内容、性内容、暴力程度等进行分类,设置相应的年龄标签,并根据标签进行过滤的制度。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可以避免未成年人受到网络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影响,防范网络色情、暴力和赌博沉迷,是未成年入网络环境治理的重要途径。另外,建议由国家网信部门主导建立统一的游戏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统一识别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合理控制他们的上网时间、网络消费和网络内容,有效防止其跨厂商、跨账号、跨终端等规避身份识别的行为。

2.设立智能终端产品控制制度

对未成年人的智能终端产品进行控制,可使家长从源头对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直接监管。国家近年来也一直在积极鼓励研发和推广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完善操作系统中既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块,这对未成年入网络沉迷的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设立智能终端产品控制制度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由经营者生产未成年人专用移动通信设备;二是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入网络保护软件等终端软件产品;三是创办融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实用性为一体的未成年人健康网站,组织开发适合于未成年人的、积极向上的绿色网络游戏。

3.坚决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建立不断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对发布、贩卖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和网络领域的犯罪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持续加大惩戒力度,还未成年人一个积极、健康、干净的成长环境。

(二)建立系统高效的治理体系

高效的监管体系是解决未成年入网络沉迷问题的重要保障。国家相关部门要建立联合的、高效的监管系统,明确公安、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进行常态化监管,保证执法效果。

首先,建立政府宏观管理机制,依据不断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网警队伍,加强监管功能,对网络进行实时有效监控,确保网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今年八月,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入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治理行动。《通知》提出了“通过联合开展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整治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网络社交行为、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打击取缔一批违法违规的网站平台,查处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净化未成年入网络环境,加强未成年入网络安全教育,建立健全长效保护机制,形成家校社工作合力,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的工作目标,并且明确规定了工作任务、治理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

其次,重点加强对网吧和网络游戏运营的管理。一是加强对网吧的监管,依据已经出台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加大对网吧设立和经营中的执法监管力度,杜绝违法经营行为的发生。二是加强对网络游戏运营的审核和监管,政府要根据相关标准制定出一套游戏规范,依据此套规范对网络游戏进行入市前的审批监管;依据已经出台的相关规定,要求运营商在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游戏的分级管理制度,必要时对游戏时间进行限制。

最后,建立各部门协调一致的网络环境治理体系。主管部门要主动协调和其他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到信息共享、协同执法,提高监管效率。同时,还要明确各监管主体不履行监管职责的法律责任,同时赋予广大民众和社会组织监督权,以广泛的社会力量实现对网络监管者的全面监督,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建、共育、共管、共促的未成年入网络环境治理体系。

责任编辑 李敏

猜你喜欢

责任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圈里事儿
谁的责任
责任(四)
责任(三)
责任(一)
是谁的责任?
广东:责任清单规划党建工作蓝图
有责任的人,远胜于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