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大利有个“丑人之都”

2020-01-07黄加宝

青年文摘(彩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意大利人外貌意大利

黄加宝

1.布鲁娜·布雷桑展示其“丑陋俱乐部”的会员卡

2.迪诺,铁人三项运动员,是丑陋俱乐部的知名成员

宛若世外桃源的皮奥比科小镇

从外观上看,你不会发现这个小镇与其他意大利小镇有何不同。相反,它看上去很美。两座山脉,把皮奥比科镇夹在其中,错落有致的房屋在山谷中拔地而起,小河蜿蜒流过,与森林、鹅卵石和中世纪建筑相得益彰,活脱脱一个世外桃源。

直到你看到那里的人——“我很丑,我的鼻子又小又塌。但是如果你问我,越丑越好。”当踏入皮奥比科镇,丑陋俱乐部的主席Iacobelli如是说。

小镇门前树立的一张警告牌,也昭示着这里不一样的身份:即将进入丑陋区,一不小心就会遇到世界上最丑陋的人。

皮奥比科镇,又被称为“世界丑人之都”。虽然小镇只有2000名居民,但其所设立的丑陋俱乐部却吸纳了来自全球的3万多名会员。任何不被所在国家主流审美接受的人都可在这里找到归属。

生活在皮奥比科镇的居民,似乎也从不介意暴露自己:妇女把衣服甩干,直接晾在路边窗台;男人在吧台前抽烟,吞云吐雾……与意大利一贯给人优雅、迷人风情的印象完全不同。

再深挖一下该小镇的历史,你就会发现这是个悲惨故事:百年的丑陋信仰史,其实根植于这座村庄的极端贫穷史。由于大山的阻隔,交通不便,几代以来皮奥比科人只能干些伐木工人和煤矿工人的工作,没有阳光的照射、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医疗条件,他们往往显得瘦小、苍白,没有力气。

外貌丑陋的皮奥比科人在“美丽至上”的国度意大利,仿佛是天生原罪。1879年,当地有128名女子因外貌问题无法结婚,于是一怒之下成立了丑陋俱乐部,反抗传统的病态审美。自此以后,他们崇尚“丑陋”,确切来讲,是学会了接纳和欣赏丑陋。

在小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丑陋俱乐部的标志——一个拿着烟斗的男人斜躺在山坡上,上面写着——“丑陋是美德,美丽是奴役。”

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将有成千上万的会员奔赴这个小镇,举行一年一度的“选丑大赛”,颁发“不美奖”。在大赛中,还会选出丑陋俱乐部的主席。2019年,破天荒地多了两位女性候选人,安娜和丽莎。

“作为女性,我想参选,因为这个世界不太允许女人丑陋。”安娜很讨厌被朋友们虚伪地恭维自己漂亮,承认自己的丑,活得自在多了。

“人们仅仅因为一种基于美的审美而觉得自己被社会边缘化,这很荒谬。”主席Iacobelli说道,“在我们这,你可以无拘无束地丑。”

丑陋俱乐部的诞生原因,绝对不是因为那128个女人,而是因为意大利。“丑陋之都”诞生在“爱美之都”,背后折射的本质确实值得玩味:意大利人的美丽主义,已经到达几近疯狂的地步。每个意大利人,心中都有一种美学。

《洛杉矶时报》曾做过一篇意大利人对美痴迷程度的报道:16岁的少女被母亲带到美容院询问抗衰老的问题;上门的水管维修工人,看上去比美国高管穿得还好;连在鹅卵石街道上打扫的清洁女工,妆容也要一尘不染,要是没有扫帚,还以为是街拍的时装模特……

“意大利人快被自恋淹没了。”每个接触意大利人的游客都会发出类似的感叹。意大利最著名的社会学教授佛朗哥·费拉罗蒂说:“美丽的外在形象和足球,是所有意大利人都信奉的两样东西。”甚至在意大利语中,美丑和好坏被直接挂钩。他们没有所谓的“go o d”或者“b a d”,只有“be l la(美丽)”和“br u t ta(丑陋)”指代一切美好或糟糕的事情。

在意大利,确实人人都是美麗的奴仆。在他们看来,相貌不仅代表你个人,还代表着你的家庭、公司,甚至国家,至于丑陋或形象不堪的人,则被排除在这之外。而皮奥比科小镇的出现,偏偏告诉世人:“评价一个人的是他本身,而绝非外表。”

在人人追逐美好皮囊的国度,这个小镇就像一个异端的存在,赞美丑陋。在这里,人们可以无拘无束地丑,不会因外貌面临指责。

//摘自九行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意大利人外貌意大利
嗨,我不是意大利面
意大利人在中国的餐饮事业
意大利面“变魔术”
手舞足蹈 大声说话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意大利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
前人栽树
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