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项质量互释指向的混合研究
2020-01-07张东徽夏成前
张东徽,夏成前,徐 飞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项质量互释指向的混合研究
张东徽,夏成前,徐 飞
金陵科技学院体育部,江苏 南京,211169。
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特定的场域,它与特定的乡镇或村寨相连接,与特定地域的人群相关联,通过民俗体育文化传承,让该地域的人群“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了村镇面貌的变革,也对民俗体育传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与民俗体育相关的活动空间、人员配置投入、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以溱潼会船为例,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及保护问题,并为同类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乡村振兴;民俗体育;传承;溱潼会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才能科学制定战略规划,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乡风文明建设既包括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也包括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又包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习俗,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显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文化传承保护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与挑战,而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保留不同地区村镇的特色风貌,传承与保护各地村镇长久积淀的民俗文化与根脉,使广大村镇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古镇溱潼位于泰州、兴化、东台三地交界处,是苏北平原的“水乡明珠”,水网交通发达,有“犬吠三县闻”的说法。当地物产丰富,盛产稻米、棉花、鱼虾等。“溱潼”两字最早来源于宋代孙岳珂所著的《金陀粹编》,有“军驻溱潼村”的记载。清初以前因水网密集,当地居民居住分散,河沟交错田垛星布,清吴嘉纪诗云:“荷花莲叶遍里巷”。至清中期以后,农业、渔业和窑业的兴起,加之数代人的填沟整地,这里逐渐发展成镇区。又因为地处姜兴河与泰兴河交界处,占航运之利,因而漕运发达,成为水乡著名市镇。
溱潼会船这一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有近200年历史,清同治三年九月刻本《海陵竹枝词》载,咸丰二年举人储树人诗:“溱潼湖里水如天,三面村庄但水田。只有湖东无屋宇,人家尽住打鱼船。”资料表明,清代中期会船活动就已盛行在里下河地区。而当地的水网复杂,淤泥多且河床不深,用篙子划船一撑到底,百姓多使用篙子划船,因此会船也被称为篙子会。
溱潼会船大约经历了萌芽(宋),发展(明、清时期),全盛(民国时期),衰退(文革时期)和复兴阶段(改革开放至今)。其中,以里下河局部地区近十几年来会船的开展作为复兴的代表。溱潼会船发展至今已成为大型的清明水上民俗活动,在每年清明节第二天四乡八里的乡亲们自发撑船到溱潼赴会。1991年起,姜堰市委、市政府将溱潼会船作为民俗文化予以传承保护,组织举办一年一届的“溱潼会船节”,以清明节的第二天为起始日,节期一个月,主要活动在溱湖水域举行。2004年以来,溱潼会船采取边申报边保护的方法。2007年“溱潼会船”列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8年,国家旅游局将其命名为“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列入“中国十大民俗节庆”。2009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到清明时分,以溱潼为中心,自然村为基本单位,周围二百多座村庄共同参与表演与竞赛。现在,溱潼会船节规模已蜚声海内外。成为里下河水乡独特的文化盛宴。
本研究将在考察当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以溱潼会船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视角,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1 研究对象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组于2013年4月起对溱潼会船节进行了连续追踪调查,以溱潼会船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对溱潼会船的盛况及发展背景进行实证研究。根据课题设计方案,选取溱潼地区会船传承人作为调查对象,对各村落会船传承人进行调查。村落传承人分布情况见表1,地理空间分布见图2。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调查法 借助CNKI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通过互联网查阅收集溱潼会船相关文献资料情况,并利用江苏省文化厅政府信息公开网查阅溱潼会船的相关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对8个村的村委会发放问卷,主要调查溱潼会船习俗的人口统计学指标,溱潼会船传承人、参与人的学历结构层次。
1.2.3 访谈法 主要走访溱潼会船习俗传承人、参与人对于溱潼会船文化的认识理解,以及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对于溱潼会船文化的观感体会。
1.2.4 田野调查法 自2013年观察了解溱潼会船的风俗习惯与风土人情,获取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2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溱潼会船传承人现状
2.1.1 传承人的性别与年龄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姜堰市目前登记在册的会船传承人共82名,平均年龄65.4岁。年龄最大者溱潼镇87岁的彭学曾,最小者俞垛镇44岁的王士勇(唯一一位50岁以下的传承人)。其中男性70名,女性12名。
表1 溱潼会船村落传承人分布
以人为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无论何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承载者和传递者都是传承人。因为,传承人不仅传承传统的技艺和艺能,同时也传承中国的民间文化知识体系。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环节就是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
调查表明,当地的年轻人大都仅愿意以“旅游者”“观光者”的身份来关注溱潼会船,不会自己花时间和精力传承“溱潼会船”,以至于造成绝大部分“传承人”都是一些老年人。60岁以上的达到80%,甚至有年长者传给更年长者的情况发生。经走访调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1)溱潼会船本身没有太多的经济效益产生,青壮年劳动力多迫于生活上的压力,或外出谋生,或当地劳作,并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来学习和关注溱潼会船。(2)青壮年的兴趣广泛,受西方现代体育影响(本质是现代文明),普遍热爱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对包括溱潼会船在内的本土民俗文化不感兴趣,甚至轻视、抵触传统文化,造成一大批人才的流失。(3)老年人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生活上压力较小,闲暇时间较多。而且普遍怀旧,不易受到新兴事物的冲击而改变习惯的生活方式,一些项目如网络游戏等对老年人来说门槛也相对较高。所以他们更愿欣赏和传承传统项目。困局:会船的主要传承方式是口传身授,技艺繁琐复杂,涉及到的层面很多。大到大型龙船、贡船的设计和制作,船上的根雕、浮雕和园雕;小到花担花船的扎花与设计;还有篙手选拔、组织操练等,缺一不可。随着老艺人们相继离世,这些传统技艺业已或面临失传。经调查发现,目前擅长船体古典建筑修建的仅剩下华港镇71岁的仲红粉老人、熟悉砖雕整个过程的仅有溱潼镇龙港村的顾学才老人。
图1 传承人年龄分布图
2.1.2 传承人文化程度及职业分布 溱潼会船传承人绝大多数是农民或农民出身,包含少数民间艺人和手工业者,共同点是学历普遍很低。见表2。
表2 传承人文化程度及职业
笔者分析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溱潼会船从姜堰乡村流传下来后,活动区域主要集中于水乡乡镇(见图2),历史及地域原因导致其主要传承体系具有乡土社会的封闭性特征,故世代传承人均由当地农民组成。另一方面,高学历者的活动区域大多集中在城市,本身传承人就几乎已经断档,潜在的高学历继承者更是罕见。
由此可见,溱潼会船的传承人核心队伍由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组成。这也带来一定的局限性。访谈中发现这些传承人大都缺乏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1)不愿意接受或无法学习领会先进工具,不愿意改进传统的技艺,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如经调查发现,为了美化和增强会船的效果,近几年的会船已经逐步需要运用到声光电技术。此外,现在的会船节对船身的彩绘要求越来越高,对贡船彩绘也成为了会船节的一大特色,这些彩绘者也被誉为“扛着锄头的画家”。但毕竟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创作后劲不足,作品简单而且重复较多。(2)缺乏市场运作开发能力,不能迎合现代人的需要,开发出更受欢迎的项目。因此没有相应的经济效益产生,不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其中,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过程、创新和发展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知道,保持其原真性是所有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规则。如果创新和发展的尺度把握不好,就很有可能破坏其原真性。但如果传承人不具备创新和发展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样会陷入缺乏可持续发展源动力的困境。这就需要从博弈论的视野出发,要求做到在创新发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恪守传统,寻求一条最优化的发展路径。显然,由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组成的核心队伍力有不逮。
事实上,过去会船活动的核心和目的是祭祀。赴会、赛船、送头篙只是其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同的是,其传承的手艺并不是他主要的谋生手段,如皮影,杂技等。因此,会船本身不会给传承人带来丰厚的经济报酬。这也影响到吸纳新的传承人。
2.2 近年溱潼会船地理空间分布状况
2.2.1 溱潼会船各村镇空间布局情况 溱潼会船主要分布在姜堰市溱潼、兴泰、俞垛、华港、桥头、淤溪六镇及周边地区。流布区域有兴化市周庄镇、茅山镇,扬州市江都区吴堡镇,盐城市东台市溱东镇等地区。其中以溱潼的湖北口、湖西庄、湖南和洲城、读书址等村会船最多。港口地区以桑家湾、上溪、董家潭、三角垛、港口等五个村镇为主,桥头乡以花堡、杨院、李堡三个村为主。以溱湖为中心,每逢清明时节,各乡会船基本集中到溱潼。图中圆点标注地为溱潼会船传承所在镇。其中,溱潼镇传统擅长花船、贡船;桥头、华港镇传统擅长篙子船。
图2 溱潼会船地理空间分布图
2.2.2 溱潼会船水域面积变化情况 马克思·韦伯经典理论认为,城市规模的扩张必然导致居民难以拥有足以供应其食物的农田,也不可能拥有典型“乡村”那种牧场和森林的使用权。随着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溱潼会船可利用的水域面积也在不断缩小。而且伴随着乡村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溱潼会船区域的乡村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破坏严重。湖西新城的厂房、烟囱、水塔、现代建筑、鹿鸣街的沿街建筑与古镇环境风貌极不协调,可谓长袍与西装混搭。缺乏长远意识,急功近利的填湖扩镇,如原汽车站到溱潼中学的府前路两侧,以前都是水域,现早已经被填成陆地。近些年来,填湖扩地大大缩小了溱潼的水域面积,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一来外围濒水环境形象不佳;二来很多夹河水系不复存在,只能是古镇风貌犹存水乡韵味不在;三来水系的缩小更是减少了会船的赖以生存的空间。因此,围绕溱潼的旅游开发只能扩水而不是缩水,图为2005年以前溱潼镇水域面积和2015年对比。从图明显可以看出近年来溱潼镇水域面积大幅缩小的趋势。
图3 2005年溱潼镇水域面积
图4 2015年溱潼镇水域面积
3 质性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乡村振兴战略对溱潼会船的影响
3.1.1 溱潼会船区域的乡镇建设成就 从1998年开始溱潼镇共投入9 000多万元用于城镇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也一定程度上将历史、文化、自然等因素综合考虑到城镇规划中,按照“整体控制、重点保护、统一协调”的原则,将古镇街区划为中心区域,并按照古镇核心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的次序划定了三级保护区。[8]基本保留了古镇的街区格局和文化景观,是苏中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镇,该镇目前有6万多平方米古民居,其中2万多平方米是明清建筑,古巷23条[9]。
通过上述措施,溱潼的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发展十分红火。同时当地政府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对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大大提升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3.1.2 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改善溱潼会船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要素(1)改善自然环境要素 为打造好溱潼会船这一文化品牌,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以保障会船活动顺利进行。2009年以来姜堰市共投资10亿元用于改造景区的生态环境,重点用于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2010年起,姜堰市又启动了溱湖湿地的三期工程,预计形成582公顷的湿地生态保育区,还原原始的溱湖湿地环境,并将其打造成湿地森林氧吧和水上森林。
此外,景区投入2亿元用于溱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并为会船节专门扩建了观礼台,扩容了溱湖度假村,形成了“一湖两翼八区”的旅游格局,以溱湖为核心,自然和人文为两翼,贯串了溱湖古镇、湖北水街、湖西古窑、喜鹊湖西自然生态、华侨城、喜鹊湖湖东自然湿地、喜鹊湖湖南渔村农庄、河横生态园、沈马路南田园湖。通过溱潼会船节带动相关文化旅游、休闲、生态农业、旅游商贸的发展。
(2)提升人文环境要素
当地政府不仅参与到会船节的筹备工作,还积极弘扬当地民俗文化,如习俗、名人文化、饮食文化等。这些民俗文化与会船协调匹配、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此外,为保障会船节活动的安全,公安、海事、航政等部门还联合组成了溱潼会船节指挥部,对会船节的各个环节进行部署,明确安保工作各组、各艇、各人的具体职责。成立了四个专项组分别是外围断航组、卡口组、外围管制组和湖区救生组,按航段部署任务。会船节前,对泰东河溱潼段实行水上交通管制,并在会船节当天,对泰东河淤溪至溱东大桥段实施断航实施管制,暂停浮吊船作业。这些举措都使得会船得以顺利开展。
(3)溱潼城乡空间规划是会船健康发展的基础要素
溱潼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蓝图,主要包括绿化沿河岸堤。姜溱河、泰东河及其他支流两岸形成沿河绿带;河道疏淤、提高流速、保持河道清洁畅通,形成有利于水体净化的溱潼镇水系规划圈。修复沿河驳岸、保护古桥等构筑物。使水面、驳岸与沿河绿化自然过渡,融为相协调的沿河景观。保护古镇周边水网格局周边河道水网中的水利建设不得影响到古镇水系的流量、流速[10]。
届时,溱潼将会是河水清清、沿河柳树成林、两岸古风悠悠。这样的环境无论是对会船参与者本身还是对游人都是美和健康的享受。为了保护好这一文化景观,据悉,当地政府已经划分了古镇核心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这三级保护区,但尚未成立独立的机构行使保护区的管理职能,与独立管理机构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综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民间文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各级政府应当合理的加以引导,让传统文化为群众服务,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让当地农民的精神得以寄托、信仰得以表达,保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生态平衡与当地文化繁荣。只有当地的乡土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才能为开展农村的文化工作打好了根基,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
3.2 乡村振兴进程中溱潼会船的发展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建设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新型乡村、美丽乡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溱潼地区原先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制约了会船持续、健康的发展。再者,传统会船中一些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习俗做法也影响着会船文化的发展进步。现在的溱潼会船取消了以往的祭扫仪式,舍弃了会船习俗中本源性的文化内涵。使用的工具从以往的木船变成了水泥船和铁船,这些新型材料的船虽然结实但是不利于篙子的撑划,也不利于木船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复兴。外出打工的浪潮也导致当地留下的都是老人,口传心授的各项风俗都无法在年轻人当中传承下去。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的溱潼会船正在发生着变异,一些符合当地生态条件与社群习惯的风俗正逐渐的消亡,以往人们赖以寄托情感的祭祀仪式已经转变为娱乐大众的节庆活动,社群之间、家族之间的联系和纽带变得越来越松散,中国传统家族式的人际发展模式被消解。反过来,这些变化又侵蚀了溱潼会船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
再者,乡村振兴进程中某些领域工作不到位,溱潼会船区域的乡村出现交通不畅、接待能力有限等问题。过度开发造成的街巷交通不成系统,停车位相对紧缺,交通经常拥塞。溱潼当地住宿饮食接待能力及其有限,以至于游客不得不借地几十公里之外的泰州城里解决食宿问题。
此外,乡村振兴进程中溱潼会船等民俗体育面临困局和守候者的凋零。访谈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下当地年轻人侧重于追求“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大都不会自己花时间和精力传承“溱潼会船”,以至于造成绝大部分“传承人”都是一些老年人。会船的主要传承方式是口传身授,龙船、贡船的设计和制作,船上的根雕、浮雕等,技艺繁琐复杂;还有篙手选拔、组织操练等,涉及到的层面很多。随着老艺人们相继离世,这些传统技艺业已或面临失传的困境。
3.3 乡村振兴战略下溱潼会船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溱潼会船既面临一些新的困难,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进程,当地村镇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城乡面貌有较大改变。乡镇政府注重小城镇内涵建设,重视地方文化传承,使当地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溱潼会船文化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今的溱潼会船由政府组织,政府每年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促成这一盛会,同时一些地方企业也会搭顺风车,溱潼会船的影响比之以往大了许多。会船节的场面更加壮观,赛船更加激烈,船的装饰也更加吸引人。一方面游客的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会船这一古老的习俗也得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承和延续下来。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会船活动显著改善并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当地政府也给予篙手和各相关村镇相应的补贴;此外,旅客一般会参观溱潼古镇、泰州老街、梅兰芳纪念馆等,还会购买当地特产如绿壳蛋、野鸭蛋等。这些都是调动当地会船参与者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因此,溱潼会船文化传承和当地民俗旅游发展是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关系。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溱潼会船带来的启示
4.1 加强传承人及其技艺的抢救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活态性,它以人为载体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11]。因此,民俗体育保护的核心是人的保护。(1)首先对传承人传承的技艺、习俗等按标准进行数字化采集(录音、录像、照片、文字),现成标准化的档案资料;(2)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对带徒传艺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进行奖励,保护具有会船天赋的传承人,为溱潼会船培养专门人才,以老带新,保护好老传承人,发掘新接班人;(3)保护会船活动中表演的民间曲艺、歌舞、说唱等民间艺人及各村组织者。在普查的基础上理清溱潼会船民俗文化传承网络,形成保护传承人的有效机制。
除此以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技术。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非遗网、溱潼和俞垛等镇的政府网站上就有关于会船起源、特点、程序等较为详细的介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还要考虑及时采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建立网上数字博物馆等方式。为民俗体育提供数字史料与研究平台 。
4.2 提升传统体育文化普及度,吸引更多民众参与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保护
4.2.1 提高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守护传统文化空间 在笔者的田野调查中,有不少老乡反应,如今的会船节已不再重视去公墓上撒米祭神,只在溱湖划一划。而会船最重要的仪式就是祭祀。关于祭祀的对象,调查中有说纪念英雄先烈和祖先,也有说是供奉河神的。无论祭祀的对象是谁,这种舍本逐末的组织形式无疑会降低会船仪式的神圣性和仪式感,也降低了溱潼会船的文化价值。
在中国人的语境中常常用“节”来表示节庆和仪式,所有被冠以“节”的民俗活动又会被人们习惯性的偏重节庆而忽视了式,这就使得溱潼会船中让当地民众心灵得到慰藉的祭祀环节被淡化,因此笔者建议今后当地政府在对外宣传溱潼会船的时候,能否更加关注词义的表达,将“溱潼会船节”更名为“溱潼会船祭”。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提高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也可以提升传统体育文化形象。
4.2.2 扩展传统体育文化基础、推广传统文化教育 将传统民俗体育文化与校园体育课程结合,如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早在2006年就将当地的非遗项目“阳湖拳”作为《校本课程》。每天课间操时间,全校师生一起练习阳湖拳。2010年作为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项目,并在2015年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市级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这一举措也使得常州阳湖拳动态保护步入良性循环,影响力越来越大。此外,还应当将传统体育与老年活动相结合,开发出适合老年人传习的项目。
4.3 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开发体育文化产业
4.3.1 打造地方体育品牌,增强文化识别度,提高区域文化实力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要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其实就是文化综合识别体系,指的是对一个民族或地域不由自主的联想,由当地独特的建筑风貌、风俗习惯、人文理等念构成。提到中国,外国人就自然联想到长城、汉字、水墨、中医等。因为这些象征了一个民族的图腾或符号。
要塑造溱潼会船的民俗体育品牌效应,就必须通过发掘整理会船这一独具特色的体育项目,通过会船节这一平台提升知名度,加强溱潼会船的文化识别度,以此来宣传会船节吸引游客。同时也可以激发当地民众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这项体育运动。
积极开发体育文化产业,如根据溱潼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开发出溱潼赛船等特有的体育品牌,并且利用获得的经费,完善会船的相关设施;也可以依据会船节,设计民俗体育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等,促进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开拓文创领域市场。
4.3.2 优化地方体育文化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 以溱潼为例,不仅要保护当地相关的历史文物、历史遗迹,还要保护好会船所涉及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舞蹈类项目舞狮、舞龙、莲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多年来主要流传在苏北、淮南、湘西、等地区的一种汉族传统舞蹈)、传统美术类项目花船彩绘、地方戏曲与民间手工艺等,使这些传统项目之间互为呼应,交相应和。注重当地的文化景观保护,对小镇的景观进行规划与修复,将当地船民与水乡之间不可分割的精神联系作为保护的重中之重,通过保护民俗文化达到实现保护本土文化的空间价值,优化体育文化产业结构,注重经济效益,让其能够可持续发展,保持其文化个性的同时能够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
[1] 胡 进. 气候变化影响下苏北海岸的塑造过程[J].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02):41~47.
[2] 顾维玮,等. 苏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演变关系的研究[J]. 地理科学,2005,25(02):240~243.
[3] 史记卷二. 夏本纪第二[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16~17.
[4] 池 源. 黄河夺淮与苏北耕作制度的逆变[J]. 江苏地方志,2002(02):27~28.
[5] 俞华生. 话说会船[EB/OL]. www.qintong.jys.gov.cn/jddetail. php?c=300214&i=40009,2008-11-06.
[6] 杨震甲,张逸群,胡曦雯.古镇溱潼风情录[M].南京:南京大学,1993:12.
[7] 孔 纬,路 叶,高林胜. 溱潼会船节再现“天下第一会船”盛况[N]. 扬子晚报,2015年04月09日(08).
[8] 溱潼镇人民政府.溱潼镇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和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4(04):27~29.
[9] 颜大龙.溱潼——努力建设新型小城镇[J].中国城市经济,2002,(10):70~71.
[10] 史丽霞.水系与水乡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以姜堰市溱潼镇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07:53~54.
[11] 海 铃. 保护传承人至为关键[J]. 中国人才,2013(07):13~15.
[12] 吴鉴泉.整合自然文化历史资源努力创建一流历史文化名镇[J].江苏城市规划,2009(08):35~37.
[13] 蔡 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 [D].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06.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Folk Sports Culture under 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A Mixed Research on Quality Mutual Explanation
ZHANG DongHui, XIA ChengQian, XU Fei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9, China.
The inheritance of folk sports culture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specific fields. It is connected with specific townships or village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people in specific areas. It inherits the folk sports culture and allows the people in the area to “remember the homesickne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illage rejuvenation strategy has brought about changes in the appearance of the villages and towns, and has also exerted varying degrees of impact and influence on the inheritance of folk sports. It has inseparable from the activities of folk sports related activities, personnel allocation, and the way of life of local residents. relationship. This article takes Qin-Tong race boat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issue of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folk sports culture under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similar folk sports and culture.
Village rejuvenation; Folk sports; Inheritance; Qin-Tong race boat
G80-051
A
1007―6891(2019)06―0114―05
10.13932/j.cnki.sctykx.2019.06.28
2019-06-25
201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