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2020-01-07高维
高 维
(哈尔滨轻工业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心理健康课程是中职学校的必修课,关注的是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职业规划、职业道德等。中职学生属于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大都经历过中考的失败。社会上很多人都给中职学生打上了“问题孩子”的标签。这一偏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中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学生的内心需求,疏导他们敏感、自卑等负面情绪,让他们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1]。首先,中职学校可以开设校园心理咨询室,注重对学生隐私的保护,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辅导。其次,教师要改变心理教育的方式,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最后,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畴,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一、从中职学生心理诉求出发,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很多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很多家长对职业教育存在着偏见,把中职教育当做是学历的跳板。这在间接上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多中职学生内心敏感而自卑,性格比较反叛,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例如,沉迷网络游戏、抽烟喝酒、个别校园欺凌等现象,这些都为心理健康教育敲响了警钟。因此,中职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分析本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并把这些心理需求融入到教学中。例如,教师可以融合中职学生感兴趣的网络游戏、网红直播等内容,向学生讲解网络文明,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理智上网,把互联网当做是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工具,拒绝“玩物丧志”现象,帮助学生克服网瘾。其次,心理教师还可以融入挫折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正确看待职业教育,勇敢面对考试、社会实践中的每一次挫折,从容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奋勇拼搏和乐观向上的心态。最后,心理教师还要重视责任感教育,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导中职学生潜心学习专业技能,热爱本职工作,树立“大国工匠”的远大目标。[2]
二、开设校园心理咨询室,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羞于咨询心理问题。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该选拔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开办校园心理咨询室,保护学生隐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心理健康教师可以组织心理测试,预知学生的心理问题,鼓励学生到心理咨询室咨询,了解自己的真实心理状态,从而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引导学生进行情绪的宣泄,逐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此外,心理咨询室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为学生讲解专业的心理知识。例如,结合学生喜爱的青春题材电影《少年的你》,分析主人公求学、人生经历,讲解青春期心理,进行普法教育,让中职学生意识到法律就在身边。心理教师还要正确面对青春期心理问题,面对学生的叛逆心理,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三、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教学中,心理健康一直属于边缘学科,并不受广大中职师生的重视。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开展个性化教学,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具有吸引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心理剧演出,根据一些真实的法治案件、青春电影、课本剧等进行演出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所学心理知识自主编写剧本。学生在编写剧本、心理剧演出中可以加深对心理知识的了解,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让学生爱上心理健康课。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针对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例如,针对中职生手机、上网问题,教师可以从心理学上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和互联网。
四、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室开设匿名信箱,接收学生的咨询信件。心理教师要为学生咨询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重塑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其次,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法律专家、教育家定期到学校进行讲座,为学生讲解基本的法律常识,甄别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信息,拒绝暴力游戏、拒绝盲目攀比等不良生活习惯;讲解职业人才未来的发展前景,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激励中职学生为梦想而努力拼搏。最后,学校还可以展示本校优秀毕业生的一些事迹,激励中职学生努力学习技能,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
总之,中职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让学生努力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