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徒制下高职广告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方法与手段探析

2020-01-07

科学咨询 2020年32期
关键词:广告设计师傅职业院校

周 竞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41)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广告设计与制作行业的策划、设计变得更具个性化和多元化。这对广告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使学生的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也对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才能培养出设计有特点、制作有方法、审美有品味的广告应用型人才,成为了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新的挑战。以往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多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就业导向,忽视了专业基础课程对岗位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我校在学徒制下对广告专业进行改革探索,以基础课程为就业目标,在师资队伍建设、授课方式、考核标准方面作了以下尝试。

一、打造名师工匠,以师带徒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职业教育需要的是能把握市场动向的、有实战经验的教师;能掌握“教”法的师傅。职业院校“派教师下企业,把师傅请进来”是十分必要的。职业院校要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考核师傅的专业水平及人格品质;不因教师下企业影响教书,不因师傅进课堂影响育人,打造名师工匠,以师带徒。

(一)名师工作室。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大力推进基础课程改革,申请并创建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切实实施以师带徒、技法传承、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在中国画、漆画、书法三门基础课课程教学、培训与创作方面,我校以工作室制度、学徒制教法、阶段式教学的方式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逃旷课比例下降,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职业素养有显著提高。

(二)教师出校园。传统的广告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专业教学与行业和市场脱轨,教材用十年前的教材,教学案例不及时更新,理论教学枯燥乏味;教师下企业架子放不下,不学习、不拜师,技能水平停滞不前。因此,我校在教师培训方面采用业余兼职、假期集中、鼓励参与社会活动三种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效果不错。这既为教师理论教学提供了实践机会,又能让教师准确掌握时代前沿动向,保证教师上课时间“下企业不下课”。

(三)师傅请进来。高职院校聘请兼职教师是十分普遍的。在企业里,具有设计经验的师傅很多,但专业技能水平高不一定是好老师。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因此,师傅的品德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聘请师傅时要严格做到上岗前培训、上课时跟进、下课时反馈,以保证师傅的技能水平上升、思维意识超前、道德方向正确。我校在外聘人员上课时会有督导时刻跟进,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反映不错。

二、采用“1234”课程体系,“123”教学模式

“1234”体系是“1个目的、2个方向、3个能力、4个对接”,即以就业为目的;以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就业方向;具备手绘能力、机绘能力、创意设计能力;培养方向与行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专业水平与职业能力对接,考核评价与用人标准对接。[1]

“123”教学模式,即1门专业课程2个循环3次跟踪。学生在完成1门课程一个学期学习任务结束以后,跟下一年级再次循环学习,以巩固理论知识、熟练技能、创新技法。学生课上跟班、课下跟师,假日跟岗,达到“学中做、做中求、求中解”的学习效果。[2]

我校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深度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稳就业方面做了全新的尝试。我校除了邀请艺术家光临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确定自己的风格以外,还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校将装饰画、漆画、国画、书法课程中学生的优秀作品经学生本人同意后,通过画廊展卖的形式体现作品价值,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我校还与多个书画学校长期合作,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可以在假日跟岗,助教素描、书法、国画课程。通过学徒制与专业基础课程的融合,我校的专业基础课程不但能满足对专业技能课程在造型能力、设计元素、色彩搭配、眼脑协调方面的要求,而且能在独立课程中达到就业水平,破解以专业为方向的单一就业模式,使专业基础技能成为就业手段,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加学生的就业创业机会。

三、考核标准

首先,我校的考核评价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由以往学校教师单一评价的体制,改为学校教师、企业和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更为客观。其次,考核内容由单一的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变。我校通过查阅资料、毕业生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调查现代广告公司的用人标准,从而制定合理的课程方案,确立人才培养方向,完成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对接。

四、结束结

广告专业基础课程不仅要为培养学生软件操作能力、艺术设计能力以及广告创意能力服务,同时还是一门独立就业的手艺,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高职教育要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我们一直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探索和尝试,可能存在很多不足,希望本课题论文能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以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猜你喜欢

广告设计师傅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基于视觉传达艺术的地铁站广告设计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设计教学创新研究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互联网发展对广告设计教学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