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教育助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探析

2020-01-07梁贵红罗一斌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国学中华辅导员

梁贵红,罗一斌

(1.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2.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以上论述深刻地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战略资源历史定位。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过程中,孕育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把经过历史淘洗,代表中华民族最高文化成就的各家各派的代表作及典籍简称国学经典。国学一般指跟“西学”相对的“中学”,在当前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学者一般将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简称,本文国学概念采用这种说法。用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传统经典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称为国学经典教育。

国学经典是高校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资源,也是辅导员进行立德树人及文化自信教育的最佳素材。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2],在大学生中实施国学经典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能帮助大学生提高文化鉴赏力和文化自信能力,促进学生中华美德的养成和涵育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借助经典学习积累自己的丰厚学识,锤炼优秀的人品,使自己成为“学高身正”的大学生人生导师,提升职业能力。现有研究中把辅导员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和提升职业能力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理论成果极少,本文尝试进行探析。

一、国学经典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辅导员的神圣职责

国学经典“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是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植的文化沃土,是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优势与骄傲。因此,辅导员要想方设法提高国学经典教育能力和提升国学经典育人实效。

(一)辅导员应主动承担国学经典教育职责

辅导员作为高校“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4]的工作者,承担着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的历史使命,其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可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是辅导员的重要职责。最近几年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得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的传承与创新得到大力提倡。教育部2014年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国务院办公厅2017 年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高校进行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要求与指导,“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高等教育各领域”[3]。各高校纷纷响应,对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教育教学进行安排和探索。在此时代背景下,辅导员要利用国学经典在大学生中开展深层育人工作,主动承担国学经典教育职责;并在国学经典的教和学的互动中,积累经验,提升国学经典教育教学能力。

(二)辅导员应努力提升国学经典育人实效

一些学者指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充斥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庸俗化教育,培养的学生成了自私自利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高校大学生受到网络文化、各种低俗流行文化、外来文化的轰炸与围攻,眼花缭乱、心浮气躁、无所适从,导致他们是非观错乱,价值观扭曲,信仰迷失,有些学生因此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和心理问题,如网贷成瘾、抑郁、自杀等问题学生增多。因此,辅导员将国学经典种在学生心田,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国学经典教育在当今信息爆炸、文化多元、价值取向混乱的时代,担负着学生中华文化传承、人格塑造、价值重构的神圣使命。国学经典语言表达简短优美,义理深刻隽永,内含天人合一、重义轻利、厚德载物、知常达变、自强不息、求同存异等丰富的美德理念和行为规范,辅导员要努力提升国学经典育人实效,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成长需求,把这些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中华精神风范、价值理念、审美标准转化为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标准,让国学经典成为学生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指南。正如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5]

但由于大部分辅导员没有国学经典的学习积累,目前辅导员队伍中很少有人借助国学经典来对学生进行深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能力明显准备不足。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和国学经典教育日益得到重视的当下,高校辅导员如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在不忘初心、面向未来的文化传承与抉择中明确价值遵循准则,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意义重大,但这需建立在辅导员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有相当造诣的基础之上。因此,辅导员应努力在大学生中实施国学经典教育,在国学经典的教和学的互动中,积累国学经典学识和提升国学经典立德树人实效。

二、高校辅导员实施国学经典教育的独特优势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有九大项,从中可以看出辅导员要承担学生思想教育、日常学生事务管理、班风学风建设、党团建设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危机事件干预处置等多项工作职责。做好这些工作,需要辅导员与大量学生接触,全面参与处理学生各项事务,高校辅导员成为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较大的人。一方面,为辅导员在大学生中实施国学经典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辅导员将国学经典全面深入融入各项学生管理活动之中,能让国学经典全程全方位地影响学生,提升立德树人实效。习近平同志说“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6]。辅导员实施国学经典教育关系着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精神的塑造,文化自信的建立。

(一)辅导员实施国学经典教育的时间更多,促进经典育人更持续

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的一线工作者,一般从学生大一进校至毕业离校全程负责,跟高校其他专业任课教师相比,跟学生相处的时间要多很多,能持续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辅导员在学生中实施国学经典教育,具有其他国学经典任课老师无法比拟的时间优势。任课教师带一门国学经典课程影响力毕竟有限,而且限于科目和课堂,形式相对单一,学生接受程度也受影响。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3],这些思想全部内蕴于各家各派的国学经典中。国学经典的学习和践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辅导员具有时间优势,可以在学生大学学习全程中持续实施国学经典教育,利用国学经典中内含的中华美德和价值规范持续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良好人格养成和价值观构建。

(二)辅导员实施国学经典教育的形式更丰富多样,促进经典育人更全面

辅导员可以将国学经典教育落实到主题班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指导、党团活动建设、文化活动创建等各个方面,国学经典教育能够形式多样地开展。孔子在《论语·述而》篇说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辅导员经常跟学生打交道,学情熟悉,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爱好,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国学经典教育。辅导员实施国学经典教育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通过组建国学经典兴趣学习小组、国学经典传承社团、经典诵读书香班级、书香宿舍等推动国学经典教育持续开展,可以跟班级文化活动开展紧密结合,通过经典诵读比赛、成语诗词接龙游戏、知识竞赛、经典研讨会、经典文化展演、传统节日庆祝等学生喜欢参与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将国学经典全面融入学生各项活动中,一方面,助推学生活动提升文化品位和内涵;另一方面,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传统美德价值观的熏陶,提升其中华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能力。

(三)辅导员实施国学经典教育面向的学生更多,促进经典育人更深广

文化作为国家民族的“根”和“魂”,关乎民族的精神信仰和生存根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学生如果不学习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亲自体验到本国文化的独特优势,文化自信将是无源之水。辅导员带的学生人数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文件要求,“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 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2],一般情况下一个高校辅导员要带200 名学生或更多,辅导员在工作中经常要跟学生面对面地接触,整个大学期间,都跟所带学生相处,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影响最为深刻。因此,辅导员推行国学经典教育影响的学生更多,并可以全程、全方位影响学生的成长,对他们的影响更持续深远。正如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是一种重视礼仪规范塑造和成圣成贤道德品质教育的文化,这种文化教育能净化心灵、导人向善、促进成人。辅导员通过形式多样的国学经典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将学生培养成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为学生成长为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新时代奋斗者扎牢根基。

三、国学经典教育对高校辅导员自身职业能力提升的助推作用

教育部提出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4]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为培养合格可靠的接班人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核心职责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2],辅导员长期与大学生面对面接触,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影响最深,辅导员职业能力如何,优秀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灵魂塑造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反观现状,辅导员被互联网时代混乱的碎片化信息包围,多元的价值取向给辅导员自身的分辨能力和价值取向带来严重挑战,多头切换的繁杂学生事务和日益难教的问题学生令辅导员应接不暇,导致辅导员身心疲乏,从而厌倦辅导员工作,并想方设法逃离辅导员岗位,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难以实现。“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4],但是辅导员自身的价值取向尚不坚定,职业岗位坚守困难,因而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和价值引领遭遇瓶颈,辅导员亦难以担起大学生“人生导师”的职责。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辅导员通过在大学生中持续实施国学经典教育,在教和学的双向良性互动中,增强人品修养,积累丰厚学识,增长教书育人智慧,助推辅导员更好做到立德树人,全面提升职业能力,有效解决辅导员面对的各类难题。

(一)国学经典教育促进辅导员自身成长,积累学识魅力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很多国学经典。虽然国学经典数目较多,但其中有些经典是最具代表性的,篇幅不长,简短隽永,适合诵读。比如《大学》《中庸》《论语》《老子》等国学经典名篇,可以用来反复诵读背诵,辅导员可以每个学期或学年动员学生们诵读背诵一部经典,每天背诵半小时左右,日积月累,或每天记诵五个句子,积少成篇,培养学生和自己的良好经典学习习惯。习近平同志曾说:“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7]辅导员平时事务繁忙,学习时间受到严重挤压。在工作中学习背诵国学经典名篇名句,达到工作学习两不误。辅导员自己跟学生一起有规划地诵读背诵经典,在开会讨论、谈心谈话、演讲辩论时引经据典,名言警句脱口而出,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和学生们一起增长学识魅力。加上经典表达的权威性和深刻性,说服力更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增强辅导员思想引导工作的效率。国学经典中内涵“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丰富的道德修养方法和行为规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3]通过国学经典的教和学,辅导员向古圣先贤学习,修身养性,长期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自身也逐渐成长为一个学识丰厚、品德高尚受学生尊敬的“人生导师”。

(二)国学经典教育促进辅导员工作改善,增长育人智慧

国学经典是一座智慧宝库。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优秀的国学经典塑造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心灵世界,帮助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中国人的礼仪行为方式,是中华文化基因传承的依存。各类国学经典中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上仁人志士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如孔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老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无为而无不为之道;佛家“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八正之道,墨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赏罚分明”、兵家的“知己知彼”以及二十四史中的家国兴衰经验教训等,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治世治心方法和智慧,对于心灵空虚、诚信缺失、信仰危机等问题,国学经典中开出了很多良方,能为学生和辅导员解决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供借鉴和启迪。辅导员在国学经典的教和学中,借鉴国学经典中高超的为人处世方法,改进工作方式,知贤任能培养学生工作助手,制定学生乐于接受的管理制度,攻心为上进行价值教育引导,促进自身育人智慧的增长,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育人境界。

(三)国学经典教育促进辅导员价值实现,更具教育情怀

工作的内在成就感是激励人热爱工作,留任岗位的动力。辅导员工作面对的学生多,承担的工作任务重,顾此失彼,会造成心烦气燥,从而失去对辅导员工作的价值认同。深藏在中华民族经典中的五千年华夏文明,是支撑中国崛起的精神力量。因些,在当今文化强国背景下,呼唤重读中华优秀经典,意义非凡。实施国学经典教育,一方面,促进学生成长为学识底蕴深厚,人格品质优良的儒雅之人;另一方面,辅导员通过国学经典学习积累,成长为“学高身正”的大学生人生导师,自我成就的价值也得到体现。辅导员通过国学经典传承与创新,总结文化育人规律和方法,结合时代需要重新诠释经典内涵价值,形成教科研成果,助推其职称晋升。辅导员通过国学经典教育“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教育情怀让辅导员豪迈自信。在国学经典的教与学中,辅导员充分感受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更加热爱辅导员工作,长期留任辅导员岗位,从而真正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

四、结语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5]只有真正了解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高校辅导员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通过在大学生中实施国学经典教育,立足时代需要和学生实际成长需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增强学生文化自觉,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博古通今的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辅导员通过国学经典教育,教学相长,拓展工作领域,提升工作能力,成就教书育人职业人生。

猜你喜欢

国学中华辅导员
“垂”改成“掉”,好不好?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