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途径探析

2020-01-07魏敏敏

科教导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顶岗组织生活学生党员

魏敏敏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山东·青岛 266555)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学院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而高职院校“2.5+0.5”或“2+1”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呈现出特殊性。以我院为例,最早一批学生党员在大二下学期末发展,大三上学期末实习,入党后在校时间仅有半年,其余都在顶岗实习阶段中。而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流动性和分散性,校园到职场的环境转换,“学生”和“工作者”身份并存等情况,均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后续管理带来了较大挑战。高职院校对学生党员的后续管理,其重点在于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1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特征分析

(1)绝大部分是预备党员,入党时间短,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意识薄弱。有的甚至刚刚入党就进入顶岗实习阶段,普遍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刻,信念感和使命感不够强烈。

(2)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对事物认知的水平较为肤浅,且有明显的功利性。当前大学生普遍是“00”后学生,成长于物质富足,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他们思维活跃,追赶流行,敢于发表观点,维权意识强烈。同时人生经历平顺,认知水平较为肤浅,极易受到周围舆论和环境的影响,功利性较强,做事讲求结果而非过程。

(3)理论水平和综合素养有限,组织观念淡薄。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工作细则》规定,预备党员须经过一年的考察培养方可转正成为正式党员。预备期间,预备党员需自觉加强政治学习,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定期向党支部汇报情况。但顶岗实习学生党员脱离了学校的统一管理,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约束能力差,很难及时与党组织汇报情况,组织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降低。

(4)处在角色和环境转换中,容易受到外部不良思想的影响。顶岗实习学生初入职场,既要适应全新的职业环境,又要做好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需要时间调适。在这一特殊时期,学生党员容易放松对自身思想觉悟的要求,加上社会中不良价值观影响,如果意志不够坚定,又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非常容易出现道德水平滑坡的状况。

2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与现状

(1)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学生党员在校期间,从理论学习、组织生活到社会实践,都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离校实习后,却没有完善的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培养规程可循。目前对这部分党员的管理工作大多局限于线上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党务工作安排层面,仅凭学生定期提交思想汇报来了解情况,考察渠道单一且获取信息片面,后续管理过程不完善,考察不全面。

(2)学生党员先锋作用发挥有限,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学生党员在发展时均为各专业推选出的优秀学生代表,在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生活作风上表现比较突出,入党后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特别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有限,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学生党员入党后不久就离校,在校时间和平台的限制导致学生党员也导致无法展示自身能力和才华。如此情形不利于学生党员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内化,也会影响到组织的形象和吸引力。

(3)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大,存在管理盲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不在校,学校党组织虽负有培养考察的管理职责,因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实习地点分散,且流动性强,很难直接参与考察。召集学生党员返校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也不现实,这就使得对顶岗实习阶段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流于形式,出现了管理盲区。

(4)缺乏有效的学生党员监管机制和评价指标。学生党员实习后与所属党组织逐渐脱节,监管难度本就很大,若没有完善的学生党员监管机制,对学生不按时参加理论学习、组织生活等的情况无法给予客观量化的评估,会导致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无法可依”。在当前的管理中,对学生党员的监管一般为结论性评价而非阶段性考核,只要未触及原则性的问题,最终都会按合格评价。这种走形式过场的评价方式,也就丧失了监管的意义。

(5)校企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学院更多关注实习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关注学生的就业率,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思想情况重视不足,关心和帮扶也不够。企业更多关注学生能否胜任职位,尽快适应职场环境,更对学生党员的管理无暇以顾。此外,高职学生就业单位多为中小企业,可能本身就没有党组织,即便有党组织,因为组织关系仍在学院,往往不会或不愿承担监管责任。与顶岗实习学生党员联系密切的辅导员、校内外指导老师工作范围各有不同,缺乏协同,未能有效参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3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途径

(1)强化思想认识,重视顶岗实习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顶岗实习党员的精神面貌是向社会展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人才素质的重要窗口。加强和改进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教育,应当成为学校上下的共识,且在组织、教学、就业各部门之间实现有机联动。将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纳入顶岗实习体系下统筹安排,在信息共享中推进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网格化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2)加强制度保障,完善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机制。既是完善学生党员后续管理的需要,又能更好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学生党员离校不离组织,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第一,建立和完善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动态管理平台,实时更新单位和手机号。实习党员工作流动性较大,极易造成失联的情形,通过动态管理平台进行个人动向的追踪更新,是管理实习党员的首要环节。

第二,加强校企党建联动,实现思政教育和实习就业的协调统一。学校应及时与实习单位取得联系,如单位有党组织,应主动落实学生党员情况,委托其做好管理工作,督促学生党员参与单位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如单位无党组织,应根据地域相近情况,考虑组建联合党支部或党小组,设置联合党支部书记或组长,定期组织党员参加理论学习,经常性的汇报思想。

第三,实行校内外“双导师”或者“双考察人”制度,双向协同管理。即在原有校内考察人基础上,增设一到两名校外考察人,在单位内管理学生党员。校外考察人应在学生党员与单位协商基础上,由学校予以认可后方能担任,原则上必须为正式党员。校内考察人应定期与校外考察人沟通,校外考察人应协同做好管理工作,并形成考察记录,其意见应作为预备党员转正的重要依据。

(3)创新工作载体,搭建党建管理网络平台。新时代的学生党员个性突出,思维活跃,对理论学习、汇报思想等传统的管理方式兴趣不大。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工作压力较大,对其进行管理要结合其现实需要,搭建网络党建管理平台,精心采编内容,实时推送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政策,学院党建要闻及党务通知,就业新政等,设置党员风采栏和互动交流区,增加政治教育的即时性、丰富性、实效性,让管理平台真正成为学生党员的“大本营”。

(4)严格完善监管考核机制和考核标准,夯实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就要建立完善监管考核制度,细化党员评价考核指标,敦促其永葆党员本色。考核指标可分为政治理论学习、志愿服务、实习就业表现、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方面,并进行具体量化。采取个人自评与单位测评相结合的考评方式,适当增加单位测评的比例。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要求学生党员每季度交回图文结合的学习记录,政治学习不放松。在组织生活方面,要求学生党员定期参加网络支部活动,形成思想汇报,同时应有校外考察人的书面评语。在细化考核指标基础上,建立学生党员自评、小组互评、校内外考察人考评、学生群众反馈等多维监督管理,综合全面构建评价体系。在每年年末,结合组织生活会的党员评议工作,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党员进行表彰,对表现较差的学生党员进行各类处分和教育。

(5)加大典型人物与事迹的宣传推广,增强学生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党建管理网络平台上定期推送党员风采人物,将学生党员实习期间的典型事迹予以宣传,组织在校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学生党员返校时,组织表现优秀的学生党员开展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树立党员积极正面的形象,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通过学生党员的辐射带领作用,营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全体党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但同时又是一项需要学校上下、校内外协同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的工作中,需不断摸索完善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更好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学生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顶岗组织生活学生党员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学院顶岗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