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路径探析
2020-01-07凌琳琳
郑 旭 凌琳琳
(辽宁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6)
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015 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做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部署。2017年1 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双一流”的建设重点、遴选条件、遴选程序、管理方式、组织实施等内容。立足新时代,“双一流”建设不仅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成为国内各高校新时期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双一流”建设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基本任务。
1 高校教师党支部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国家提出的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最新战略决策,也是促进高等学校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2018 年8 月,教育部等部委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办学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同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了我国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他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能。同时,在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了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也指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单元,发挥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作用,面对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高校教师党支部存在的突出特点,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党委在新形势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助推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能够增强高校教师党员的归属感,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加强我国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建设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双一流”建设以及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2 高校专业教师党支部建设面临的问题
(1)部分党员教师对参加党内活动不够主动,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我国高校党员教师是“双一流”建设的主力军,应该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建设“双一流”高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目前,仍有部分党员教师对党建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教师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业务工作才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指标”,还不能真正从战略和政治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和职称晋升压力使得党员教师对党建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重科研和教学、轻党建的现象仍有存在。此外,还有部分党员教师存在纪律观念不强、服务理念不牢、带头意识不够、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具体表现为个别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党员意识淡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在“双一流”建设中,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缺乏发挥作用的勇气和动力,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待于提高。
(2)教师党支部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教师党支部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师党员开展“三会一课”,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教师党员的政治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教学培训等内容。目前,仍有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中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党的组织生活单一。高校教师党支部开展的组织生活多为教育学习活动,以传统的理论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支部书记领学文件、学讲话、学方案的方式带领支部教师党员开展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无法调动教师党员的积极性,从而将支部活动形式化、过程化,大大降低了组织生活的质量。部分党支部书记认识到组织生活的局限性,要丰富组织生活的多样性,如组织参观红色基地、观影、社区服务等形式,但是由于经费、场地、时间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现,影响了教师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党务工作者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教师党支部书记平时在业务上投入精力较多,对党务工作缺乏光荣感和使命感,认为党务工作是“副业”,若缺少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存在方针政策拿捏不准,具体任务落实有偏差,使党支部应有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三是党建工作与“双一流”建设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教师党支部对抓党建促“双一流”建设发展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容易造成党建与教学科研存在脱节的现象,严重制约着教师党支部在“双一流”建设中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
(3)党员教师队伍缺乏中青年骨干力量,年龄结构需要优化。高校党组织需要吸收高学历、教学科研突出的年轻骨干教师加入,高校教师是由高知群体组成,尤其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功能的实现都是依托教学和科研,而中青年骨干教师是高校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他们的工作重心都放在教学和科研上,导致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不高。还有教师认为党内政治学习频繁,履行义务多,享受权利少,占用个人业余时间较多,影响了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发展。另外,还有其他民主党派也对年轻高学历的教师投出了橄榄枝。这样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高校教师党员年龄结构偏高,教师党支部的创造性产生了一定的束缚。
3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面临问题的解决路径
针对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深入探索高校专业教师党支部建设面临的新途径,正确处理高校教师党支部党的建设与学科建设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充分发挥高校专业教师党支部在学科建设、服务群众、凝聚力量、发挥作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稳步发展。
(1)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教师成为教学科研中的“领头雁”。对教师党员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党性意识、提高党性修养。推动教师党员能够在参加组织活动时,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以提升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同时提高教师党员服务社会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本领,在教学、科研岗位上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用身边优秀党员教师的先进事迹教育和引导普通教师,使普通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融入到新时期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需要中。
(2)严格执行组织生活会制度,使教师党支部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墙头堡”。党支部是党组织的组成部分,在党的建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直接负责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新时代高校党建之基,在结合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应该结合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开展组织生活,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创新组织生活的内容和载体,切实提高质量、效果和水平,提升组织生活活力,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力,打造一支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高校教师党支部队伍,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3)优化党支部书记的培养选拔,提升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工程质量。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和选拔,对高校党建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师党员中深入挖掘一些学术水平高、奉献意识强的教师党员进行重点培养,培养过程中注重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不断提升其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通过重点培养,对党建工作能力强、具备学术带头人基础的教师党支部书记,要在日常工作中如课堂教学、科研立项、组建团队、海外研修等方面多创造条件,帮助其拓展学术发展通道,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在选拔培养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双带头人”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树立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选人用人观念,选用党性强、业务精、有奉献精神的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逐步形成“双向推进,唯优任职”的良性选用机制。
(4)完善党员教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能动性”。合理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潜能,挖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能力。教师党支部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对党员教师进行党性修养、理论水平评价,把党员教师参加党支部活动的表现做为重要指标,评选出优秀党员教师,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鼓励党员教师参加教学大赛、科研立项等活动,对取得一定成绩的党员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进一步提升党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在组织教师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绩效奖励和评优选优等工作中,不仅仅要考核党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还要把思想政治水平、课程思政能力和参与党内活动情况作为重要衡量标准,最终实现党员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