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容依托式教学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7石青环汪静静

科教导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教学资源

石青环 汪静静

(海军工程大学基础部 湖北·武汉 430033)

大学外语教学是各高校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几乎所有入学学生都要进行外语课程的学习和研修。基于目前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合作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社会对真正拥有综合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外语教学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精品人才,外语教学上的各种改革与尝试也在不断地进行,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各种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生机和良性的转变。其中,内容依托是教学对于外语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外语教学中引入内容依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能有效地推进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1 内容依托式教学理论研究

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起源于 “20 世纪60 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的 “沉浸式” 语言实验项目”,[1]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引入中国。[2]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发展,该教学理念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内容依托式教学主要是将特定的专业知识、学术知识或某主题内容与语言教学相结合,使外语成为一门工具,学生通过该工具获取相关学术、专业或主题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同时又提高了本身的语用能力。在内容依托式教学中,学习者有意义地使用相关学术或者主题下的语言技能,在相对自然、真实的氛围内进行专业知识或主体内容的学习。[3]

内容依托式教学理论得到了Krashen 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图示理论、交际功能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的支持,其核心就是倡导通过学习主题内容、专业学科知识来获得语言能力,把语言看作是内容学习的媒介和工具,而教授的内容则为语言学习的源泉。[4]基于该理论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水平,同时又提升了自身的外语语用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

2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实施内容依托式教学的可行性

(1)当今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为实施内容依托式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性依据。以英语为例,在2017 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该教学目标为各高校的外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要培养具有较强语言应用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的外语实用型人才。而内容依托式教学正是将语言教学和其他学科学习内容或者更贴近实际交际场景的主题内容结合起来,有利于改革传统外语教学中所造成的“哑巴英语”现象,可以大大增强外语教学的实用性和高效性,能够促进外语教学改革向着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方向良性发展。

(2)外语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实施内容依托式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性依据。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推进,目前在大学任教的教师学历层次普遍提高,很多外语教师在工作前的学习中就获得了比较全面的学科知识,不仅是外语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横向联系的其他学科知识以及相关专业技能。这使得内容依托式教学在大学外语教学实施具有了相当大的可行性。而且,高校的大环境越来越好,很多高校都为外语教师提供着越来越多的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教师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我修养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也为内容依托式教学提高了很好的环境保障。

(3)学生外语水平的总体提高为实施内容依托式教学提供了可靠的实践性依据。大家一致公认的是,大学的生源——入学的高中学生英语水平日益提高,就英语而言,很多学生入学时就达到了英语四级的水平。就外语大环境来说,高速发达的互联网也为学生提高了方便的知识获取途径,学生的水平就得到更大的提升。广泛提升的外语水平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把外语当做工具、通过外语来获取其他学科的内容或者接受不同主题内容的教学模式。

3 内容依托式教学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1)确立内容依托式教学目标。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引入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有能力、有素质的实用型外语人才,因此,内容依托式教学目标的确立就要基于此目标展开。首先,教学应该充分评估学生已拥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和外语语言水平,在此基础上把外语做为获取知识的工具向学生传授其他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或者主题内容知识。此外,培养学生能力是内容依托式教学的一大主要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研究教学手段、改善原有教学模式,取得实际的进步。最后,教学中不可缺少情感目标。要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自然的交流互动氛围,消除其在内容依托式教学中所产生的情感焦虑。并在合适的情况下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期培养出身心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完善内容依托式教学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教师要遵守三个原则。首先教学资源要注重真实性。真实性是内容依托式教学的核心成份,在选材上,要尽量选择原汁原味的外语材料,比如新闻报道、视频节目等,力求创设真实、自然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学资源要具有丰富性。需要教师开发一些教材之外的丰富教学资源,比如向学生推出优秀的学习网站,或者根据当地教学环境建立自己的外语学习网站和交流群等等。再有,教学资源要突出针对性。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学习方式等,尽量选择不会造成学生较大心理焦虑、同时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教学资源。另外,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设置不同主题的模块化教学,这样教学重点更加集中,每个模块也会得到相对充分的讨论和研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

(3)有效优化外语课堂教学策略。在引入内容依托式教学的外语课堂上,教师要改善原有教学策略,形成符合该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在内容依托式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建立与学生间的主体间性,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由于在原本的外语学习中引入了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在本来语言学习的难度上又增加了专业知识的难度,所以学生这种新型课堂上更容易产生焦虑感。当学生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时,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发挥自己课堂引导者的作用,协助他们消除焦虑、战胜困难,使学生在困难之上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第二,在内容依托式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有一定了解且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就相关内容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对于最终答案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必过于注重答案的结果,重要的是寻找答案的过程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任务教学法也是内容依托式教学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可根据课堂授课目标,围绕课堂知识体系设定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难易适度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分配给学生,也可将任务教学延伸到课后,任务结果的呈现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乃至演讲、辩论等都可以,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5]

不论是问题教学法还是任务教学法以及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有意识地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加大他们的参与度,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所迫切需要的。

(4)建立多元化评估体系。评估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查和检验,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估体系可以正确评判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下一步学习起到激励作用。在评估过程中,要体现出内容依托教学的特色,既要考查学生的外语知识结构和语用技能,又要考查他们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整个评估体系可分成三大类:诊断性评估、目标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诊断性评估是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对学生前期学习情况的一种了解性评估,使得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目标性评估是对学生进行某一阶段学习后的一种检验,体现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应属于学生本身十分重视的一项重要评估内容。形成性评估主要是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一种随时行记录和综合性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估,教师可以跟踪了解学生学习的细节情况。此外,还可以在教学中穿插其他多样评估模式,比如撰写论文、汇报表演、辩论演讲评分等。

4 结语

内容依托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进行内容依托式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特征和实际需求,科学设置内容依托式教学的课程模块,也可以根据学生本身外语基础的薄弱进行分层次的内容依托式教学,不要为了改革而改革,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起都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语用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而服务。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教学资源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