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

2020-01-07董佩佩

科教导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基础知识驱动

董佩佩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先导课程。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达到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能够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

“任务驱动法”教学,教师围绕知识点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学生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构建适合自己的完整学习体系,为教学注入了新鲜的空气。

1 “任务驱动法”的特点

1.1 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计算基础知识是很多学科知识的基础,在工作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学习一门新的技术,并且懂得计算机的运行,从本质去看问题。那么如何去熟练的记住并应用基础知识呢?有的学生能记住,也能理解,但是一旦要将基础知识用到实际操作中时,去完成相应任务时,就会发现用不起来,不会做,出错。

“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驱动,但是完成任务的前提是要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良好的掌握,具备自己动手与思考的能力,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要求学生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要以理解为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操作。

这就要求学生既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也可以进行灵活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基础知识进行后期的拓展,基于某个知识点,去领会相关的其他知识,联想的越多,说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越高。如果对于基础知识没有深层次的理解,有效拓展就不会做的太好。

掌握基础概念,记住知识点,并能把知识点融合到实际应用中,不仅提升了对基础知识的重视,也会有后面的融会贯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更透彻。

对基础知识要做到应用熟练,而不是记忆熟练。随着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加深,思考加深,理解也就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成熟。以基础知识为支撑,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方式,学生的技能培养,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紧密集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素养,使得课堂效率也得以提高。

1.2 以任务为核心

传统教学是老师处于主动地位,在讲台上讲,再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老师在讲的过程中,学生吸收了多少并不知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在下面听,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学生听会了多少,遇到实际问题能否独立解决并不确定。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可能很快就完成任务,有的学生会开小差,有一个知识点没注意听,就会导致整个环节掉链条,没有办法去完成任务。即使完成了任务,学生也缺乏创造力、想象力,教学质量和效率就不会太高。

传统式教学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留下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任务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务驱动法”由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和任务,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保持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可以主动去思考和探索,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得以不断进步。

1.3 提升学习效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任务驱动可以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思考的能力。

从学生角度看,任务驱动法的学习效率相对较高。可以先从简单的任务开始,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进步,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容量也不断得到扩充。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向学生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的缺点是明显的,学生是被动的接收知识,体现不出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能使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改变教学模式,打造适应社会新要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非常必要。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新知识融合到已有知识中,扩充知识量,培养发散思维,提高自身水平。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自信。

2 “任务驱动法”实施方法

2.1 设计具体,符合课堂教学

比如讲到word 页面设置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先设计好一份美观的word 文档,设置好页面,包括页边距的设置,纸张排版。如果文档需要水印,加上文字或者图片水印,文字水印可以设置字号、字体、颜色、透明度等,图片水印也可以进行一些调整。还可以给word 文档加上页面颜色,可以使用单色,也可以使用填充效果,填充效果则可以选择不止一种颜色或者选择图片,文档中不同段落的文字颜色还可以各不相同,对于标题性的文字也可以使用艺术字。

让学生看见教师做的范例就被完全吸引住,任务完成后既掌握了知识点,也提升对任务的审美感,使得学生明白计算机不只是简单的去操作,让他们知道原来word 文档不仅仅就是简单的输入文字,还可以有这么多奇妙的变化。

把任务布置给学生之后,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分析当前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学生都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协作,使教学过程充满了乐趣。

2.2 根据学习目标,布置课堂任务

任务的布置要起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使教学过程可以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明确任务布置目的,该任务的设计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比如:在给学生讲授PowerPoint 动画部分的知识点时,要求学生掌握动画的进入、退出时间、播放先后次序、动画效果等。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就要综合考虑这些内容,完成任务用到哪些知识点,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是否熟练。

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案例出发,由浅入深,理论知识水平带动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使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在顺利完成任务之后,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推动他们不断进步,激发对新知识的渴望。消除他们畏惧心理,对计算机感兴趣,有求知欲,乐于去操作。

2.3 分工明确,小组合作

在课堂上,基础扎实的往往比较活跃,基础薄弱的就会不敢发言,这样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教师也要关注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按小组设计任务,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促进每一位同学都参加到学习中来。

很多软件公司的软件源代码用成千上万来形容也是毫不夸张,如果完全依赖一个人去开发,耗尽毕生尽力也不一定能够顺利完成。所以,这些软件的开发都会由许多程序员合作开发,如果他们没有很好的合作精神,那么这样庞大的系统将无法开发。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也可以尝试让他们合作完成,把总任务分解成适合多人完成的分任务,需要通过小组内全部成员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效率,这样也能培养学生与别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能够虚心听取、接受别人的意见,同时也可以和别人一起分享、交流学习经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跟进、反馈,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定期对任务小组进行评比,带动全体同学积极参与,为自己的团队集体荣誉而努力。

3 “任务驱动法”注意点

3.1 目标要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利用任务驱动教学,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任务的完成效果。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重难点不一样的教学任务。任务设计时重要的一点是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要让学生有压力,做到因材施教。

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个包含具体知识和操作能力的任务,既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已有知识,也能学习掌握新知识,同时这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提升了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就感。

任务驱动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能够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意义。否则教师辛苦设计了任务,学生不感兴趣,没有完成的动力,便会造成事倍功半。

3.2 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学习任务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在中学期间就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对计算机接触比较多,能力也高,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就不会有太大压力;大部分学生只接受过少量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匮乏;没有计算机基础,还有少部分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更是一无所知,计算机知识几乎一片空白,把计算机想的很神秘,很深奥,想去学习,又存在着自卑和畏惧心理,怕出错引来别人的笑话。这样,他们在入学时就显现除了较大的差异性,他们对知识的需求程度自然也不一样。

课程教学目标的预设有可能与课堂实际情况不能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进行灵活调整,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任务,最大限度的面向全体学生。

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从学生出发,分开重难点,考虑到学生的操作水平,根据每个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同进行布置。任务设计做到难易程度不一样,设计一些要求简单的任务,布置给基础薄弱的同学完成,包含相对较少的知识点,让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如果一开始就给他们有难度的任务,他们完成起来比较吃力,这会打消他们对计算机的热情,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可以自己去追求更高的进步,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对于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同学,就可以让他们深入探究,甚至可以发挥自己的水平,去创造一些改变。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给学生更多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彼此之间充分合作,使同学们共享任务解决的成就感。

3.3 任务要结合知识点,使学生能够串联知识

任务的设置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每个章节都有完整的教学内容,都能设计一个完整的任务,这个完整的任务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但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要从零散的知识点开始学起,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把任务分成一个个小块,从掌握小节知识点,慢慢积少成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最后汇总完成每一个章节的完整任务。

总之,任务驱动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变为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去学习、吸收知识,教师则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保持学习的兴趣。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基础知识驱动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清律的基础知识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掌握基础知识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