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入、输出和互动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探究

2020-01-07

科教导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语料所学英语口语

陶 鑫 崔 晗

(沈阳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沈阳 110142)

0 引言

听、说、读、写一直是英语教学中需要重点教授的技能,在各项考试测评中,读、写能力被重点评估,而这五项能力中,口语能力综合了其他几项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的认知技能,因为它本身需要一种各种知识内化的一个过程,需要经过大脑整合、梳理再通过语言去表达出来。语言能力的考核,在各项考试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忽略言能力的表达,口语能力弱,导致在语言应用过程中,发音不准确,或很难流畅的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但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我们不仅要在书面上能够应用所学语言,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也要流畅自如。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习者英语口语方面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教师要深入地将输入、输出和互动理论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基于此,笔者将从输入、输出和互动模式下探究适合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方法。

1 理论依据

1.1 输入假说

20 世纪80 年代,克拉申提出输入假说这一理论,该理论成为了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克拉申认为,在学习者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点。即语言的输入要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理解而不是语言的形式,这就是这一理论中的i+1 公式。克拉申认为,理想状态下的语言输入主要有四个特点:(1)可理解性,指对学习者要输入可理解的语言;(2)有趣又有关联,指在语言输入过程中,输入的语言既要有趣又要有关联,这样学习者可在习得过程中轻松愉快的学习;(3)非语法程序安排,指的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不一定非要按照语法程序进行教学;(4)足够的量,指语言习得要有足够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即i+1。

1.2 输出假说

Swain 提出了著名的输出假说,这一假说是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的补充。她认为,语言的学习如果只依靠可理解性的输入,那么学习者并不能准确、流利地使用所学语言,要想掌握语言并灵活运用,可理解性的输出才是关键。单纯依靠输入不能够习得语言,语言的习得需要大量的输出练习。这一假说有三个主要内容:(1)注意/触发功能;(2)检验假设功能;(3)元语言反思功能。

1.3 互动假说

Long(1981)结合输入、输出假说,提出了互动假说。他认为与所学语言的本族者进行对话交流是二语习得的关键之处。Long(1996)提出的互动假说主要为三个部分:获得可理解性输入的机会、二语形式的反馈以及产生调整后的输出机会。

这些理论的研究指出了在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学习者要有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同时教师还应该增加在课堂教学中与学习者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所学语言的输出练习,在口语方面增加输出的互动练习,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独立的语言输入或者语言输出并不能起到最佳的语言学习效果,只有把输入、输出与互动良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对英语方面人才的发展也越来越全面,在运用能力上,听、说、读、写这几项技能要全面发展。因此,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也要成为教师们的关注点,笔者根据调查研究,将大学英语口语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2.1 学生方面

在日常的口语教学课堂中,学习者在说目标语言时经常会感到焦虑,不知如何开口去运用,在运用语言时经常会紧张、卡顿,不能流畅的说出口,甚至出现“中式英语”现象,这说明学生还不能将所学的语言进行灵活的使用。学生在课堂中习惯被动的输入知识,输出语言的机会不多,利用所学的语言互动少,就会造成知识存在于脑中却不知如何用语言正确表达出来的现象。在课堂学习之后,有的学习者并不会对所学内容进行输出或互动等的口语练习,那么学习的语言知识则会被很快遗忘。

2.2 教师方面

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教师为了完成授课目标,往往会忽略了对学习者口语方面的练习,利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语料的口语练习少,大多是对学习者的语言知识的输入。利用真实语境下的语料练习口语,能够对学习者的口语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文秋芳(2013)提出“就教学过程而言,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力更大,输出驱动不仅可以促进接受性语言知识运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欲望。”并不是所有的输入都能够被学习者很好的吸收,若不加以输出练习,则很容易被遗忘,因此,只有经过输出练习的语言知识,才能够被更好地被学习者内化吸收。

3 输入、输出和互动模式下口语教学策略

为了让学习者更好地习得语言,练好口语,教师应该提供恰当的输入材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输入材料的选择,要以大量可理解性的输入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真实有效的语料,利用语料真实的进行输出或互动练习,锻炼口语,提供真实的口语语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口语体验,实现真正的语言输入和口语输出。注意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设计课程环节时根据整体水平来设计。教师应当注意各种题材与体裁的选择,在训练学习者英语口语时,注意培养学习者的口语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习者对英语的语感,提高学习和的思维能力和文化交流的能力。除此之外,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真实的语言材料,把不同体裁的广告、新闻、电影、演讲等有机结合,也可借用COCA 语料库让学习者学习不同语境下的词汇、句子等如何使用。与此同时,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为教师提供了众多的语言输入方式,混合式学习,多模态等教学方式都可以为学习者获得大量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带来了便利。

在锻炼英语口语思维的时候,背诵和演讲是强化语言输入、输出的良好方法,教师可选择逻辑性强的文章或贴近生活的题材让学习者进行背诵、演讲。学习者在背诵、演讲的过程中,可掌握一些语块、语法,潜移默化地记在脑海中,并逐渐运用到口语交流中。

教师在给学习者进行语言输入、输出时,也要兼顾学习者的语言互动。语言的学习不是单纯的输入到输出的过程,最终落实到语言的使用上,落实到交际双方的交流使用中。学习者参与口语交流互动可提高自身对语言输入与输出时的注意,提升思考能力,触发大脑中的注意机制,调动所拥有的语料储备,形成系统的语言知识,从而提升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对此,教师可设计一些锻炼口语的互动活动,如英语辩论赛、情景对话等。大多学习者学完语言后不敢开口使用语言,怕发音不标准、怕说错,在这些互动活动中,学习者会突破自我,并且口语能力可达到很大程度的锻炼。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与互动,对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输入与输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兼顾学习者的语言互动,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合理的高质量的教学环节。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者为主体,不能一味的以自身授课为主,在保证授课目标的同时注意学习者的口语锻炼。输入、互动、输出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英语口语教学方面也是需要教育者们进行深入探讨的话题,需要研究者们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找到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好策略。

猜你喜欢

语料所学英语口语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英语口语课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应用
非所学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非所学
濒危语言与汉语平行语料库动态构建技术研究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