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防教育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意义探析

2020-01-07邝家旺王明兴

科教导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精神人文

邝家旺 王明兴

(海南医学院 海南·海口 571100)

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在国防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挖局与利用国防教育的相关知识来培养与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医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文基础,为医学生更好的从业与就业增加非常重要的砝码,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更全面、更持续的成长与发展。

1 人文素质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的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发展的程度以及所具有的综合品质。人文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具备的人文知识、理解的人文思想、掌握的人文方法、遵循的人文精神等。人文知识主要是在人类精神生活领域或者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道德、宗教、语言、哲学、艺术、法律、政治、文学以及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人文思想则主要是支撑人文知识的理论及其逻辑。人文思想的意识形态比较鲜明、个性色彩比较鲜明、民族色彩比较鲜明。人文方法则主要是指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实践方法和认识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产生、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人文素质中,人文思想是其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人文精神是人们价值观、世界观的前提和基础,其是最基本的人文思想、最重要的人文方法。人文精神能够将人类文明或者文化的真谛进行更好地诠释。从根本上来讲,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是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人文素质中,核心与基础就是人文精神。在对人与文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必须要以人为本,重视人人平等、相互尊重,重视生命价值的体现、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原则的展示。在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过程中,重视对哲学、艺术、思想、政治、历史、文学以及语言教育活动的开展,将具有民族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理念与精神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出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得个人与社会之间能够相互认同。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与教学,而是文化教育、意识教育的重要体现。通过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学会与自然、其他民族以及他人等进行和谐相处,并不断塑造人的信念、信仰、人格、修养与精神境界等。

2 高校国防教育助推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意义

2.1 以国防教育为媒介,塑造医学生良好的精神素养与道德品质

在高校的国防教育课程中,国防教育知识从国家、从民族、从人民的角度与方面剖析了民族性、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这对于培养与塑造高校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与良好的精神素养是非常有利的。

(1)有利于塑造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德育角度与方面来看,国防教育中涵盖着民族精神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等等。通过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得医学生对国家、对党与人民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能够有效的培养高校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献身的宝贵精神与情怀,能够让高校医学生更加清晰的懂得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使得学生逐渐养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荣誉感与责任感,促进国家或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得到更好地增强。与此同时,通过国防教育相关内容的挖掘与利用,能够引导高校医学生转变局限的思维,更好的从国家、民族的角度与高度去思考与分析问题,能够在医疗卫生专业领域中发挥出救死扶伤、为民除病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国防教育知识的深化,推动医学生优秀品质与道德素养的更好塑造与提升。

(2)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人文素质的培养当中,爱国主义情怀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在高校的国防教育内容当中,战争是国防教育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对象,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的安危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民族或者国家的生死存亡、兴衰荣辱密切相关。在高校中开展国防教育,能够更好的激发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得高校医学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领域的有生力量,在自己的医学领域充分发挥出爱国主义精神与敬业精神,增强医学生的人文品质。

(3)有利于培养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与人生价值观。在高校的国防教育内容当中,涉及到很多与无产阶级相关的方法论、战争观以及国家观,能够有效地塑造医学生对人民、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但是很多高校医学生由于价值观念、政治立场的不坚定,很容易受到西方分裂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社会上还有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自身成长会产生很大的威胁,也会带偏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使得高校医学生产生偏激、自私的心理,这对于高校医学生长远发展、更好的就业与从业非常不利。高校在组织国防教育课程时,能够将正确的国家观、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怀等更好的传播给医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更好体会与感悟到了国防教育的重要性,更好地培养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与人生价值观。

2.2 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自我创新的意志与品质

军训是高校国防教育的第一课,也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军事训练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和开展各式各样的军事训练,能够更好的磨砺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训练学生的体魄。高校医学专业学生未来要从事的医疗卫生相关的职业,需要高校医学生具备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需要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很多医学生从小娇生惯养,由于受到父母的过渡保护和溺爱,缺乏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生活习惯。在高校的军事训练时,一般高校军训时间都是安排在8 月末至9 月初,此时正处于天气炎热的时期,在军训中有一些走正步、站军姿一站就是一小时,学生的脸有晒爆皮的,有汗流浃背的,有受不了炎热而中暑的,在军训这样的国防教育第一课上,很多医学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磨砺与挑战,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升,坚强的意志得到更好的磨砺与塑造,锻造和培养了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生活习惯,学会叠军被、整理内务等,同时也能够从军人教官的身上学习到更多宝贵的精神品质,促进高校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得到更有效的培养与提高,对于高校医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精神的培养与塑造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的素质教育内容,这与培养学生优秀科学品质与人文素质密切相关。高校的医学专业本就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或者学科,医学生要具备不断实践、反复实践与创新的精神,这是帮助医学生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通过国防教育掌握相关军事知识,能够更好的培养与挖掘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打破医学生传统的思维定势,引导与鼓励医学生更好的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增强创造能力,促进高校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精神的塑造,提高和丰富高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内涵,推动高校医学生在医疗卫生领域更好的发挥爱岗敬业、术业有专攻的专业精神、创新精神和职业精神。

2.3 国防教育能够培养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沟通能力

目前,高校医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内容都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实践相融合的机会和空间。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国防教育中军事技能训练来强化对医学生的实践教学。在多种军事技能训练活动中,培养高校医学生合作互助、团结向上的精神,还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更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强高校医学生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与此同时,在高校的国防教育实践课程中,集体意识与精神、团队意识与精神的培养都是国防军事训练非常重视的。高校医学生未来从事救死扶伤的职业,需要与医生、护士、病人之间进行合作、沟通与交流,如果医学生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与团结的精神,在未来的从业执业过程中很容易碰壁和失败。基于此,在高校的军事国防训练中通过开展军事斗争与团体的对抗性训练,能够更好地培养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与精神,更容易激发和培养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荣誉感,并在不同的军事技能训练实践活动中培养医学生竞争意识、协作观念、集体主义精神、团队互助精神以及革命英雄主义情怀,丰富高校医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医学生的精神素养,使得高校广大医学生在学好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宝贵的精神品质,不断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医学人才。

3 结束语

在高校的国防教育课程中,结合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和特点,不断挖掘和利用国防教育中的教育内容与教育优势,不断培养高校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优秀的道德品质,促进高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更好、更全面的提高,为医学生毕业后更好的从业与就业、更好地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医学生更加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医学生人文精神人文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