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创新之探析

2020-01-07朱志勇

科教导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主教线下混合

朱志勇 曹 艳

([1]长沙学院计算机工程及应用数学学院 湖南·长沙 411101)[2]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1)

0 引言

目前在混合教学模式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下,如何引导老师除教学生基本理论外,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提高教学能力?混合教学模式如何进行科学引导、监管、激励?当前教学模式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如果用传统教学评教管理体系来引导教师的教学质量工作,存在着严重不足。新冠疫情,全国上下所有教师直播教学、录播教学等多形式混合教学,有些教师非常认真负责,有些如同放电影,部分学生反应教学效果很好,而有些觉得效果一般,因此如何构建混合模式的教学管理体系迫在眉睫。下面就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特点、机遇与现实困境,混合模式下的教师责任及新能力要求进行讨论,提出改革的建议性可行方案。

1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指的是线上直播教学,MOOCS 平台教学,线下教学,以上2 种或3 种组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当下,大部分高校是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室里进行黑板或者电子白板上讲授,学生们做笔记听讲,教师能实时监管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有一定的约束震慑作用。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MOOCS 教学平台更具有了大数据功能,监控与管理功能越来越完善、便捷,深受教师和学生欢迎。教师可以在平台进行录播,同时可以积累讲课视频,学生能重复观看线上微视频,方便做好预习、学习、复习。[1]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MOOCS 完成。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大纲中的重点教学,则依托线下教学实现。对于学生而言,线上教学资源是全国或者全世界名校教学资源优化利用,使学生有机会享受最好的视频课程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学生不再有“恐惧感”,教学由某主教老师与团队协作完成,老师与学生上课时间相对安排自由。微视视频课,时长一般为10-15 分钟,线上教学平台不局限在电脑、手机端使用,还可在ipad 端使用,学生学习的时间、地点相对灵活,有选择性地观看的任务点,完成知识的学习。线下的教学模式,教师主要是通过试卷考试或上课后作业情况来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了解对教学大纲要求下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把握学生阶段性学习状况。而线上直播教学,MOOC 教学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了解学生的每一个阶段学习,如学习视频时长,访问次数,任务点完成数,发贴讨论热度,作业,小测试,签到,随机回答等学习指标,依据学习记录提炼的结果,制定出个性化的分班分小组,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与教学进度表,实现差异化教学。老师利用平台学习记录大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类A、B、C组,一些自我学习能力不强,视频学习时长与次数少的学生,称之C小组,老师对C 小组专门制定教学进度,以线下教学或直播教学为主,采用直播教学时,主播教师应加强在线的互动与考核,适当增加一些趣味过关小测试,来加强对他们线上学习的监管。

2 传统教学模式向混合模式改革存在现状与挑战

混合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但从调查结果看,并不理想,笔者作为一线的计算机教师,在调查一些任课老师与学生的想法时发现,80%的教师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线下教学为主。访谈200 位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对线下这种单一陈旧的线下教学模式看法时,60%的同学认为,线下教学感觉很枯燥,在课堂上没有什么积极性,20%同学相互不理会,只有30%左右的同学会认真听课。

当笔者问及关于“有没有考虑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时,约90%教师一致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但有一定失败的风险,如本校教务管理制度,没有混合教学模式的排课系统,没有科学混合教学评价体系。显然,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往往是某课的教师团队互相协作的。一个主教老师也许就是直播老师,可能一个人对全校几千人直播上课,其余工作由团队的其他助教老师完成,他们有可能付出更多的工作量,如何界认他们的工作量?也没有混合模式的学习监督制度。同时教学经费,课时酬金,教学资源,校园网络服务等都是制约改革的因素。悲观者认为,也许十年后,或数十年后,混合教学模式都不会采用。

3 混合教学模式教师教学过程讨论及能力挑战

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技能与能力要求更高:首先要熟悉1-2 种适合本专业本课堂的教学平台,具有可靠的精品课的体系。每一种平台所拥有的资源不一样,选择哪个平台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摸索和总结;线上直播教学时需较强的教学能力与课堂掌控能力,线上教学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很有用处,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同学,学习10 到20 分钟后就会早退;选择中国大学摹课网、MOOC 中国、超星泛雅平台、九斗等平台时,虽然有优质课程视频资料,但是还是需要老师有资料维护能力。对于平台大数据,有资料处理与大数据分析能力。日常小测验、线上考试题库更新与设计能力。

4 混合教学模式体制保证

(1)学校经费上的支持。从硬件方面,应投资或改造校园有线网、无线网建设,使之在网带速度上不再卡顿,网络收费也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能力范围内,软件上,需要投资线上MOOCS课程,微视频资源制作。同时课程导师教学经费改革与日常工作量体现等方面都需要很大的经费支持。

(2)科学评教,加强课程为中心的团队建设,促进师生和谐参与。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老师任务较重,不但需要线上直播教学,还包括课程材料撰写、PPT制作、微视频录编、在线答疑、题库维护、过关小测试设计、作业评阅、数据学习记录分析与挖掘、学生分组讨论等。2013 年秋季,北京大学首批7 门MOOCS上线、运行、维护,需要13 名老师协作才得到实施。从13 位老师咨询中了解:“MOOCS 课程的阶段,需要老师大量的时间,例如助教老师每周还花费不少于20 小时进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回答论坛上的提问等。”[3]从访谈可知,MOOC 课程老师的工作时间长和工作压力大。因此,如果某门课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完成教学过程,设计整个学期都只由本校1 名直播主教老师,还要至少有1 名资料维护老师,2 到3 名助教来完成整个学校某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任职期间,有可能会有助教因为学校与学生只认可主教老师的社会地位与工作,自己工作辛苦,教学工作量得不到体现而选择辞职或者消极对待,这不仅会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给主教带来心理压力,影响这门课教学效果,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引起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学习的反感。基于对上述情况的考虑,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对进行某门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团队,应给予超过传统教学相应的课程3-5 倍的工作量来激励该门课的教师团队,教务处应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主教与助教教师进行评价,不应再局限主教或者直播老师评优。混合教学模式要求专门建立助教老师工作的考核体系,他们的工作更多在网上,不能单纯以在教室与办公室为地点考核,更多的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标准考核。总之,混合教学模式的考核与认定,是教学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如何挥好手中的指挥棒,当好混合教学模式的裁判,做到公平、公证评价教师的成果,是实施混合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提高学生创新性、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下,教务管理部门,主要考核老师是否有教案,有PPT,是否同教学进度表一致。评教一堂课好坏的时候,单纯考核知识点介绍是否清楚,黑板板书是否规范,课堂上引导同学是否有效,老师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是否正确等等。而混合教学模式,要求评价主教老师时候,更多的要考核他对团队的组织,对资料与本门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把控,着重考核主教老师所设计的知识点对相关后继课程的作用,考核知识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把控,考核该门课的知识在当前形势下的更新与拓展。

5 结论

当前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实地课堂的讲授型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深受同学与教师欢迎,但是如果推行,依然各方不看好。因此有必要构建新的教学管理模式,笔者提出团队协作,主教带助教合作教学,必然会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从体制保证经费支持,加强科学评教,正向引导。

猜你喜欢

主教线下混合
混合宅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不会祷告的土著人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中世纪英格兰主教档案及其史料价值
抽烟与祈祷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