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观确立的逻辑前提
2020-01-07王逢博丁三青
王逢博,丁三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进入新时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跃动着一个显著特征:创新创业作为一种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方式日趋成为引领就业新时尚的社会潮流。从创新创业的本质和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和导向来看,创新创业既是新时代生发的新型就业方式和就业形态,也显现出充满活力的现代就业精神和就业文化。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渐化为就业的新常态,大学生亦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和排头兵,在创新创业中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就业张力。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处在市场经济场域中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容易受到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中非公平正义因素的左右,当这种因素成为诱发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倾向的滥觞时,就会导致创新创业的本真意义被遮蔽。要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需要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也就是说大学生创新创业观的确立必须要明确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的逻辑前提,亦即在创新创业中既要认同和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又要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与“利”的结合。
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文化认同下的行为选择。文化认同即文化主体接纳自身所处的文化,是自觉行动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创业是个人价值观念、管理技能、经验和行为的组合体,其中个人价值观念是核心,来自对时代文化的认同,最终表现为一系列的创新行为。从历史发展中不难发现,资本、劳动、技术、自然资源等都是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而对时代文化的认同所形成的创新创业精神则是激发这些要素的核心。这一点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所证实,如同有学者认为的那样:“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制度变革释放和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创新和创造热情。”(1)李政:《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作用与激发保护策略》,《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1期。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要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就需要明晰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内含在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并以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性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价值取向。具备这一逻辑前提,才能充分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张力,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大潮中迸发出耀眼的青春光芒。
从本质上看,创新创业不是一个事件、活动或模式,而是一种新型的人类存在方式。人们存在于创新创业之中,既是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进而构成一个崭新的文化世界,同时又表达着一种持续的对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认同与遵从状态和价值目标追求,使根植于内心的人之为人的修养转化为文明世界的构成物,所以创新创业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孕育于对时代文化的认同。但是,并非任何时代都孕育着创新创业精神,更不能不加选择地认同任何文化,只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人自由发展的存在方式相适应的文化才能孕育出创新创业的价值观念。
首先,创新创业必须具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认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要求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出发解释社会意识的生成与发展。文化认同在形式上表现为主体对某种文化模式的选择,但是从本质上说,对文化认同状态合理性的判断依然取决于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因此,创新创业文化偏离经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会导致主体精神家园的崩塌以及社会秩序的紊乱,必然会形成文化认同的危机。基于此,我们必须关注创新创业活动的文化内涵,适时对创新创业进行价值引领,依据新形势作出发展理念的调整,与新的时代价值充分融合并形成文化认同,以提升自身蕴含的文化基因,充分彰显理性、进步、发展、奋斗等时代精神,实现对保守、封闭观念的摒弃。
其次,创新创业活动必须具有与人自由发展的存在方式相适应的文化认同。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视野中,文化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体现的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映射,满足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因此,考察创新创业活动的文化认同,需要将创新创业活动的文化属性与人的生存状态紧密联系起来。对这一联系的判断一方面需要考察创新创业活动所认同的文化是否蕴含着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内容,包括内生其中的价值精神、思维方式等是否有助于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看文化认同的程度是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是否能在保证自身文化独特性的同时展示相对的包容性。
所以,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创业活动,离开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认同都不会有高水平、可持续的发展与繁荣,大学生个人的创新创业也就只能沦为偶发的、短促的社会事件。随着创新创业成为时代主题,大学生作为新生社会力量理应成为创新创业的关键主体,但就目前的实践来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尚局限于物质层面的理解,缺乏精神层面的文化升华,主要原因就在于多元文化冲击之下的选择困境。
二
虽然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就业理念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大学生作为我国创新驱动战略依赖的宝贵人才资源所蕴含的创新创业动能尚未得到充分释放。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鉴》显示,我国大学生创新力不足,自主创业率远低于西方国家。创新能力低下所折射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创新创业存在文化认同的偏离,小农意识的实用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的狭隘利己文化严重制约了良好创新创业精神理念的形成,大学生内在创造力难以发挥。
首先,保守主义与创新精神的矛盾带来了创新创业的“两难”境遇。传统文化中诸如“学而优则仕”等观点,趋向于引导人们选择较为保守的就业理念,稳定的工作成为重要的价值评价标准。公务员考试的热潮更是凸显了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倾向性。据统计,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从1994年的4400人增加至2014年的152万人,20年间涨了344倍。招录比例也由1994年的9∶1,提高至2014年的77∶1。这一数字的迅猛增长直接表明了公务员是大学生就业的第一选择,也反映出传统文化的保守一面对青年大学生的深刻影响,这势必造成创新创业活动在实践中的文化阻力与发展危机。新时代的大学生正面临着在自由与规制、平稳与挑战之间做出选择的矛盾与困惑。面对新形势下浩荡的创新创业风潮,作为新生力量和主力军的大学生陷入了“两难境域”:是选择相对稳定的传统生活方式,还是投入到创新时代的大潮中开创全新的生活;是选择朝九晚五的工作,还是在创业中实现自我的升华。这不仅是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现实困境,更是凸显了保守主义与创新精神两种文化特质的尖锐冲突。
其次,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限制了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意识,“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荀子·大略篇》)但西方文化思潮在“破除了中国传统的群体本位的价值观念,带来了自我意识的觉醒”(2)窦丽萍:《西方价值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传承》2008年第18期。的同时,个人主义对个人利益的强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集体主义形成了一定的冲突。创新创业的内在是一种担当精神。优秀的创业者都具有家国情怀,愿意负责、勇于担当,不仅是需要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发展负起责任,而且他们应该意识到自身、企业的发展也要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事业有成,亦即承担起社会责任、国家责任。如注重社会整体的进步,协助解决贫困人口问题,注重环境保护和国计民生难题等。但个人主义的思潮使许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异化为资本和人性的投机,创新创业被理解为单向度的追求个人利益,钻营之风、赌徒心理弥漫,个人主义所宣称的对“个人利益和幸福”的追求,一度造成了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的式微,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很多都是昙花一现,最终只能是勉强谋生或庸碌无为。
最后,物质主义与理想信念的冲突异化了创新创业的价值内涵。不可否认,创新创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要务是可以理解的。但正如市场经济必须是道德的经济一样,当急功近利的物质追求窄化为创新创业的唯一目标时,创新创业蜕化为“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3)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也就走向了自我实现的反面,人变成了以“利己主义”为前提的“经济人”,“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页。。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看来,人的存在观、人的本质观和人的发展观共同构成了“现实的个人”,离开了精神的一面,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也只能满足最低层次的物化生存而非真正意义的生活,也就丧失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本真。
三
新时代的创新创业必须从时代精神中汲取文化资源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泉和价值基础,也都内含着对创新创业精神的肯定,我们需要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文化认同感的,能适应时代发展、引领时代进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
一方面,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5)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02版。其中系统阐述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培育出来的历久弥新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四个伟大’精神准确勾勒出中国人民富于创造、敢于奋斗、团结一心、追求梦想的特质和禀赋,是民族特质与时代特征的统一”(6)赵静:《论“四个伟大”精神的历史内涵与实践价值》,《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第3期。,这也正是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来源与精神动力。
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赋予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开拓进取的文化内涵。中华文化之所以流传五千年,其生命力就在于具有革故鼎新的开创精神,能够创新、变通以适应历史变化。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创造精神,历史上,中华民族创造出科技成果、文艺作品、伟大史诗和伟大工程。传统哲学把世界看作是不断发展、持续运动的,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就是“变通”的理念,促发了中华文化的创造性思维。今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只有继承这一伟大精神才能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
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赋予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顽强拼搏的文化内涵。任何创新创业都必须经历不懈探索,通过不断克服艰难险阻的实践才有可能实现。奋斗精神就是一种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执着信念,展示了干事创业的坚定理想,是创新创业的行动范式和实践基础。特别是对刚从学校走出去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奋斗精神是最需要培养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7)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02版。曾经有美国学者研究表明,坚持力和不断累积的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这就是奋斗精神。
中国人民的伟大团结精神赋予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协同合作的文化内涵。真诚合作是创业者的必备素质。中华民族是守望相助的大家庭,中国哲学强调仁者爱人的价值追求,讲求谦虚中庸的处事智慧,主张天人合一,具有强大的文化整合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除了要具有勇闯天涯的独立性品质之外,还应该继承和发扬团结合作的伟大精神,汇聚大家的力量,这是创业成功的实现条件和保证。当然,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还要有更高的视野,具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气魄,将个人的创新创业变成国家、世界的创新发展。
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精神赋予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勇于追求的文化内涵。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8)赵强:《乔布斯给青少年的人生忠告》,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年,第14页。中国传统世界观里深深埋藏着梦想的基因,正因为有了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才能在一次次磨难中浴火重生。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希望,他们的创新创业应该是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是需要不断创造历史奇迹的创新创业,只有具备梦想的能力才能让他们的创新创业插上理想的翅膀,走过长路,到达顶峰。
当然,上文中也指出了传统文化中存在着“重士轻商”“重农轻商”等对创新创业的限制性文化内容。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需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挖掘和梳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遗产。只有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认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才能真正扎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发展中。
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职业的选择不仅关乎个人的事情,而且同整个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其内在的理论诉求是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生命形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既是一个长远目标,也是一个现实过程,是人的发展的理想境界和最高追求。同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又是人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以及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也就是说,当我们把创新创业活动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理解为现实的人的解放过程,那么这种活动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属性就与现实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首先,创新创业活动在本质上体现的是现实的人对自由自觉活动的向往。当我们立足于实践发掘创新创业的内在精神,就会发现创新创业是对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框架的消弭,彰显的是人的“智慧之光”,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性与创造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有无主动意识”是区分人与动物生命活动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人的解放首先表现为对自然属性的超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先将动物的“生存”与“繁衍”理解为适应自然的本能的活动,但是这种活动仅仅表现为动物对自然的被动的适应过程,这种生命活动在本质上区别于人的实践活动,或者说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超然于自然界,并不仅仅是所谓“意识”的力量。人不断按照自己的“需求”改造着自然,同时也改变着人本身。这一过程促使人从被动的适应自然转变为“自由自觉”的现实活动,从而在本质上实现了人对自身自然限度的不断超越,创造出区别于自在自然、饱含人的创造性的特殊的存在。
其次,创新创业本质上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生命形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根本价值引领。创新创业活动意味着对“自由”的向往,这种向往体现为自我创造的原动力,绝不是被动适应自然的“奴性”,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强加于人的所谓“职业规范”,而是促使原本沉睡的“自由”摆脱自然的压迫,摆脱异己力量的剥削。这种活动是通过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展示出来,这种对象性的活动本身就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的彰显。因此,创新创业活动就意味着不再是默许西方文化价值前提的谋利活动,而是像马克思所期望的那样,追求“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不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天然具有现实意义,工作不再是囿于个人私利的功利行为,不再是某种屈服于社会规则的畸形发展,不再是被强制固定在某一领域的片面的个体,而是以人的价值与自由作为驱动力而生成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的复归,是对资本主义以及一切私有制社会劳动形式的全面超越,这种实践活动所蕴含的生命体验,体现了对自主、自由、自觉的现实追求,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
四
离开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文化认同的选择上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危机,创新创业绝不应该是纯粹对发家致富式的个人利益的单纯追求。正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源于市场意识的创新创业精神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框架下才能真正实现对社会主义和中国现实的文化认同,才能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建设,并最终促成个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普遍关注多数聚焦于技能和方法等“创业通识教育”的训练与培养,忽视了对创新创业精神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引领。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面临的问题,如果创新创业失去正确的价值引领,就不可能形成合适的文化认同,就有滑向唯利是图甚至不惜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能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新创业,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9)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01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增强社会主义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也是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不仅影响着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虽然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率持续攀升,但功利化、肤浅化和非规范化等问题所导致的创业退出率却一直保持在60%的高位,只有加强引导,让大学生从创新创业的意识萌动和实践起步伊始就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之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使命意识和目标追求,才能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机结合,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依托。
新时代的大学生既要在不同文化差异之中寻求某种共识实现创新创业,又要在不同文化之间拥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立场,进而获得实现自身发展与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指明了方向,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与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文化内涵在践行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和竞争的作用,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诚信、友善、法治、敬业等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心”不谋而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孕育这些创新创业品质、确保育人方向的思想指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全社会形成仁爱、诚信、正义的良好风气。”(10)鲍艳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研究》,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体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的价值。创新创业文化的价值内涵包括理想道德的积极向上、精神生活的健康愉悦和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爱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驱动力,敬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保障力,诚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命力,友善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引力。”(11)段海超,蒲清平,王振:《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17期。高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上去认识创新创业文化,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需要上去理解创新创业文化,从而获得对于创新创业文化的深刻认知,建立创新创业文化的信念,坚定创业发展的人生信念,同时在根本上缓解社会发展存在的价值冲突以及个人成长面临的价值困惑。在新时代的社会阶段,创造性的工作将代替“异化了的劳动”,这正是创新创业文化所要追求的终极价值理想。
在此基础上,要以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担当优化创新创业的文化认同。
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担当精神推动了大学生认同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创造人类社会未有的历史,改革、冒险、创新是发展的一部分,意味着不走寻常路,失败的风险就非常大,不经历一次次挫折很难取得成功。改革、冒险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冒险精神就会导致社会主义事业停滞不前,只有具备使命担当精神的价值取向才能抓住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机遇。因此,具备使命担当的价值取向就会促使大学生努力培养自己敢闯敢试的冒险精神,使大学生认同敢于挑战困难、出手“亮剑”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担当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勇挑重担的拼搏精神。社会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社会主义事业是具有风险的开创性活动,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价值赶超活动,更是一个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融入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势当中,在为社会做贡献、担责任中认同坚韧不拔、勇挑重担的拼搏精神。这种文化认同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够长久地持续发展下去,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本质精神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学生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这也就意味着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民生大事,以创新创业为立足点,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契合学生就业发展的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须一以贯之。诚如前文所述,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的桎梏、创新创业主体的缺位,当前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观念、存在方式、实践形式等方面的文化认同还存在偏差。因此,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认同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创新创业发展成长于市场经济,却不等同于奉行资本主义价值,中国“双创”理念的提出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战略。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制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深化创新创业价值的认知与认同,注重创新创业人格的教化与养成,实现创新创业文化的传承与创生,已成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生成的应有路径。只有如此才能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展现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实现自我的良好态势和有机统一,奋力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与时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