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阳市职业教育立交桥现状和问题剖析①

2020-01-07王成云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1期
关键词:立交桥衡阳市职业院校

王成云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职业教育立交桥是指专门针对职业人才培养所建设的教育衔接、互通桥梁。虽然职业教育立交桥理念的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但是在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滞后性的问题。毕竟多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衡阳市对于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建设十分重视,作为衡阳市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名教师,在亲身经历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的同时,通过开展职业教育立交桥研究,对于衡阳市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1 衡阳市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建设现状

职业教育在衡阳市教育体系内属于重点项目,在衡阳市本科层次的高校仅有6所,而且其中有3所是民办本科,只有衡阳师范学院、南华大学以及湖南工学院是公办本科。除此之外,衡阳市有4所专科院校,即高职院校,分别是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商职业学院。另有中职院校40所,其中有29所是公办院校,11所是民办中职院校。可见,衡阳市作为湖南省第二大城市,其内部的中高职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本科层次的教育资源虽然没有名校,但是也为当地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打下了重要基础。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衡阳市较早开展了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1 政府部门重视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

就当前来看,衡阳市政府部门对于开展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十分重视,特别是在经过了前期的职业教育立交桥理论论证之后,衡阳市教育局经常举办中高职院校衔接沟通会,并积极推进中高职院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快推进中职院校学生能够继续到高职院校中进修。特别是在本科院校扩招之后,高职院校的生源遭受到一定的冲击,加强中高职院校的衔接还可以解决一部分高职院校招生问题[1]。

1.2 中高职专业衔接取得一定成果

在2019年初,衡阳市教育局在我校举办了“中高职衔接专业共建推进会”,通过前期的不断努力,衡阳市有18所中职院校签订了合作意向表,并且初步有47个专业形成了中高职共建合作意向。这对于衡阳市中高职立交桥的建设来说是一次重大突破,而且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其有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和多路径的成长通道。就此来看,中高职衔接更重要的是由高职院校“打开大门”,为中职院校提供相应的上升通道[2]。

1.3 建设了一批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在近几年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衡阳市各中高职院校也积极建设了一批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打下了相应的基础。比如笔者所在院校就建立了多个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有的培训基地是在校内建设的,有的是在校外与企业合作建设的,目的就是既能够让学生在校内得到技能上的锻炼,又能够让学生和企业形成密切的联系,为其日后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与本院合作的中职院校也有机会能够使用这些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从而实现专业的有效衔接[3]。另外,像湖南高铁职业学院今年还建立了驻泰国高铁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了职业教育立交桥的跨越式建设。

1.4 融合企业积极推进职业继续教育

在开展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建设中,企业也可以为推进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提供一定的支持,在一些技术型企业中,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职业院校就是其免费的人才培养基地,很多衡阳市本地企业都与衡阳市内中高职院校有一定的合作,目的就是保障企业岗位人员的重组。但是企业想要获得更优秀的人才,也必须提供一些相应的人才教育指导[4]。在衡阳市近几年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建设中,有不少企业为此提供了支持,在企业内部建设相应的培训场所,为职业院校的实习学生提供培训,逐渐也形成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场所。

2 衡阳市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政出多头影响职业院校统筹规划

衡阳市有40所中职院校,在对所有中职院校展开管理时会发现,不同的主管部门以及不同的行业院校想要进行统筹规划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其中29所公办中职院校中,有3所中职院校属于央企和省行业来创办的,具有比较好的资源和就业优势,在办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模式和体系,而衡阳市政府牵头创办的中职院校有6所,这6所院校统一归属市政府及市教育局主管,相对来说容易统一管理。另外,还有市行业部门创办的9所中职院校,这9所中职院校主要面向本市相对应的行业部门来进行对口就业;衡阳市下设的区县创办的中职院校有11所,这11所院校主要面向区县本地进行招生和就业输出。虽然公办院校都受到市教育部门的监管,但是不同创办单位情况下,中职院校在发展规划和政策方面存在不同,想要在短期内进行统筹规划并不容易。再就是还有11所民办中职院校,这些院校存在较强的自主性,并且为了扩大生源,很多学生都是从外省招来的,生源就业很不稳定,缺乏本地归属性。从2016年起,衡阳市对于本地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就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并且指出,要有序将衡阳市公办的29所中职院校进行资源整合,对一些办学条件差的学校以及就业率不高的行业院校进行淘汰,甚至包括对衡阳市内的普通高中进行压缩或者是改办成其他类型的院校。就当前来看,衡阳市的中职院校已经有所整改,部分院校被淘汰,大部分院校正处于积极整合的过程中,未来在开展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时能够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2.2 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资金存在不足

衡阳市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建设并不是单纯从理论上实现职业教育的沟通,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样、更高层次的教育选择,这也需要当地教育部门划拨出一部分的建设资源,为推动中高职教育资源的沟通、本科院校试点的建设提供支持。但是单凭教育部门的资金来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衡阳市很多中职院校的成立时间比较早,很多中职院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不同中职院校学生所能接受的教育存在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实现中高职的顺畅衔接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除了政府部门、学校自身之外,也有必要吸引相应的社会资金,并构建衡阳市职业教育立交桥专项基金,形成专管专用。

2.3 职业教育立交桥本科教育通道难开发

就当前来看,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建设比较容易实现的是中高职教育立交桥建设。一直以来,虽然中高职教育之间需要通过一定的考试才能实现学历层次的上升,但是高职院校一直乐于向中职院校开放相应的教育通道,只是高职院校面向中职招考的学生数量有限,大部分招考是直接面向高中学生的,但是在衡阳市开展了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之后,中高职之前的衔接日见密切,而且高职院校可以辅助中职院校加强专业的优化开展,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职毕业生,这样,高职向中职开放教育通道便更加顺利。但是除此之外,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之间的立交桥建设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本科院校招生直接面向高三学生,基于高考成绩来进行招生,而且并非所有的本科院校都能够接收专升本的学生[5]。加上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与职业院校存在较大的不同,职业本校和本科院校之间立交桥的建设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4 部分高职院校之间存在生源及就业竞争

就当前来看,衡阳市高职院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生源和就业竞争,虽然不同高职院校的招生侧重点不同,但是在很多专业上还是存在重叠的。衡阳市高职院校开展招生以湖南省和衡阳市的生源为主,在有限的几所学校之间,自然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在学生到了就业时,各高职院校会优先与本地企业合作,对于岗位资源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因此,想要实现各高职院校的合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之间虽然也存在就业冲突,但是在本质上,中职院校希望挂靠高职院校,从而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6]。所以,在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中,中高职院校之间的衔接相对容易,但是高职院校之间想拧成一股绳打开本科院校的上升通道则存在一定的困难。

4 结语

综上所述,衡阳市在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笔者所在院校近几年的时间中都在积极推动中高职教育立交桥的建设,希望有更多的职业院校学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当前,衡阳市职业教育立交桥已经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未来,在吸收更多资金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统筹规划来加快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建设。

猜你喜欢

立交桥衡阳市职业院校
立交桥下不宜锻炼
衡阳市德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衡阳市德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宜毕高速陈贝屯互通立交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衡阳市启动“双百工程”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衡阳市茶叶产业发展之思考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