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①

2020-03-02梁巧玲王华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1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检疫实训

梁巧玲 王华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伊宁 835000)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的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历史悠久,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和变化,坚持职业岗位对学生专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持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实行产学研结合与校企融合办学,培养学生技能和综合素质,专业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50多年来,学校培养出了大批的植物保护一线专业人才,他们遍布新疆各地,现已作为推动新疆农业林业行业、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2014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特色专业,2015年植物保护教学团队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通过近几年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我校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养明显提升,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水平和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1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路及目标

1.1 专业建设思路

立足于服务伊犁区域经济,校企共建,目标是培养农业生产、建设以及一线管理服务的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突出学生的能力,工学结合,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考核模式改革,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学校学习和终身学习对接,立足伊犁,服务新疆,打造“区内一流,特色鲜明,成果突出”的自治区特色专业。

图1 “生产需要、项目结合、分段施教”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1.2 专业建设目标

以服务伊犁区域经济为宗旨,结合伊犁州农林业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完善工学结合、校企融合、顶岗实习,教学中实施“生产需要、项目结合、分段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特点,以能力为贯穿,重新建立课程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利用各方面资源,做到校企共同育人,实行第三方评价,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使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的竞争力强、三农服务的质量高、科研成果丰硕、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新疆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支撑新疆农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

2 专业建设的内容

根据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及目标,主要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研能力创新、社会服务能力等五个方面开展建设工作。开展植物保护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邀请植物保护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参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根据新疆及伊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培养方向;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对应岗位能力和要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据,以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设计理念,按工作任务岗位要求建立课程体系,设置提高职业能力的专业学习课程,针对工作岗位对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各岗位确立相对应的学习课程;通过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下企业锻炼等方式,提升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开展教学改革,实施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和植保实训室仪器设备更新,积极联系合作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3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

3.1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3.1.1 形成了“生产需要、项目结合、分段施教”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满足行业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适应并融入本专业的社会服务工作[1]。通过专业调研,校企共同制定了根据农业生产的周期性,以高职教育的规律、学生职业成长的规律以及新疆植保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依据,面向农林业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等职业岗位,以3~8月农资销售以及3~10月病、虫、草害的发生时期为主要工作阶段,课程教学模式以课程教学任务与生产任务及教科研项目相结合、教学进度与农时相结合为特点,服务新疆的农林业生产,提出了“生产需要、项目结合、分段施教”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3.1.2 建立了以模块为单元的课程体系

以高职学生技能培养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理论教学要以“必须、适用、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要以“真学、真做、顶岗”为基本原则。以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通过教、学、做合一,理论、实践合一的教学形式,突出体现技能、区域和社会服务。建立了以模块为单元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由技术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拓展能力四个模块组成。

其中技术基础模块包含有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分析化学、农业气象、田间试验与统计、有机化学等课程。核心能力模块包含作物虫害诊断与防治、作物病害诊断与防治、农药应用能力、农田杂草及防除、农资营销等课程。核心课程都安排有顶岗实习。综合能力模块包含作物病害诊断与防治、作物虫害诊断与防治、农林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种子生产与检验等课程,其中的实践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综合素质以及培养质量都起到了促进作用[2];综合能力培养模块还包含有农作物中级植物保护工技能鉴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调查等。拓展能力模块包含农业微生物、作物栽培、农业推广、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等课程;在职业拓展能力培养模块中加入了人文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我校“品正技强”的办学理念。

3.1.3 教学改革取得较好效果

(1)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课程体系中开发了《农林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课程,主要针对新疆特色林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增加了近年来新的外来检疫性的病害、虫害、草害内容。针对我校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需求,在《农药应用能力》讲授中,重点讲授国内外农药新品种及国家对于农药的新政策法规、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和仪器的使用。

(2)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授课,电子阅览室、利用网络资源等。我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农林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网站,上面有课程标准、专业授课计划、电子教案、自编教材、实习指导书、课程案例、试题库、常见病虫草害图片库、职业技能训练和技能鉴定题库等。

(3) 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习实训基地,针对学生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3],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互动式”“趣味性”和“现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小组为中心,设置任务或提出问题,形成师生互动,学生相互合作的学习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动手能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目标的设置要求对学生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教学过程始终以病害、虫害及草害发生的真实案例为场景组织教学;在班级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科研兴趣小组、昆虫小组等兴趣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考核方法改革。

在岗考评的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在岗考评是指在行业企业生产岗位一线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进行考评,是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一种新尝试。在岗考评的形式有现场答辩、现场操作、座谈会等。根据行业、企业发展规划及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建立校企融合、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由行业、企业选派技能大师、技术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校外指导老师,学生的论文选题要和行业、企业及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关。校企共同组成答辩考评组,由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考评组组长,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任教师共同担任考评组成员。

3.2 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应用型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有应用型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求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4],我们采用把团队教师“送出去”、把外面专家“请进来”的办法对教师进行培训。近几年有多名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和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和业务培训;在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完成了传、帮、带;青年教师能积极参加自治区和学校各种类型的教学比赛,大大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加速了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每年利用寒假暑假,结合校企融合、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安排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合作研发,强化了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了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了100%。

3.3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专业[5-6],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在特色专业建设期间,我们完善了校内的植保实训室,新增了植物病虫草害标本、仪器设备,增添了病虫草标本陈列柜,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功能;在校内温室实训基地增设了相关的植物保护仪器设备;在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园实训基地增添了一批仪器设备,为病虫草害的识别与防治教学提供了便利,同时能够承担一定社会功能;增加了3个校外实训基地,并且与“金山葡萄庄园”、“伊宁市达达木图乡和平冬瓜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全方位合作。

3.4 科研创新

我们加大了对本专业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支持力度,给他们提供资源信息平台,为青年教师搞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氛围,在特色专业建设期,教学团队主持和参加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项,制定地方标准3个。

3.5 社会服务能力

以面向三农、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充分发挥植保专业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团队优势;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及农林有害生物研究室等科技服务做平台,服务伊犁地方经济,服务“三农”。根据植保行业、企业需求,充分利用专业教学资源,通过新技能和新技术培训等方式,面向种植大户、农民、农资企业、乡镇农技人员等举办农业新技术培训班,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培训,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和种植能手。寒假农闲时节组织教师参加“三下乡”活动,送科技到农村,解决农民生产难题;培训植保技术员和农牧民1000人(次)/年;培训行业和企业职工200人(次)/年,技能鉴定100人(次)/年。

4 存在问题及思考

(1)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存在有一定的差距。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没有完全结合行业、企业实际的岗位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

(2)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教学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推进。

(3)实习实训条件有待完善。

学校现有的实习实训基地和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专业各课程学习的需求,相对应的各类管理制度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4)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待开发。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建立用人单位、家长、学生及学校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出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人才的质量。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开发还有待开展。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检疫实训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