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化构建探索

2020-01-07倪洪江

关键词:育人思政素养

倪洪江

(杭州师范大学 党委宣传部,浙江 杭州 311121)

在移动互联时代,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喜欢,传播效果好的网络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是不断推进和创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的有益探索,是网络思政工作的重要着点力。特别是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高校要深入课堂主渠道,寻找育人有效途径,逐步占领思想教育制高点,让网络素养教育工作更加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稳步得到落实。

一、数字化时代高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内生动力和客观需求

(一)移动互联时代高校网络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互联网时代,具备一定的网络素养已成为公民的必需素质。李·雷恩尼和巴瑞·威曼在2012年的著作《网络化:新的社会操作系统》中就提出,人们应该具有的新媒介素养包括:图像处理能力、导航能力、信息的组织和联通能力、专注能力、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增强。相关调查显示,网络素养教育开展需要依托的载体除常规图片文字外,还有各类视频、音频、游戏、电商、购物等等,更趋丰富多彩。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较2018年底增长3391万,其中短视频用户6.48亿;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6.08亿,较2018年底增长3229万;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94亿,较2018年底增长972万[1]。大学生是上述用户中的主力军,他们充满好奇心,对新生事物愿意探索,这决定着我们在高校开展的网络素养教育内容必须形式多样,有趣多变。在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内容应包括:

1.使用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常规技能。如基本的数字化学习技巧,运用搜索工具进行网上知识的寻找、比较等。相关调查显示,中青年是搜索引擎的主要用户群体。50岁以下用户在搜索引擎整体用户中的占比为90.3%,其中20-29岁年龄段占24.6%,在各年龄段中占比最高[2]。2.对网络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处理等能力。如网上虚假信息辨别,网上理性表达观点等。3.网络沟通交往中应该遵行的法理、伦理等。如网上冲突涉及问题的法律应对、诚信教育等。4.基本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能力。如防网络诈骗、校园套路贷陷阱防范、基本病毒处理、如何保护个人网络账号隐私等。5.较好使用、运营互动性强的自媒体号。如微信公众号、个人微博、抖音号、快手、头条、B站等。

(二)数字化门槛提高是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的内生动力

随着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的深入拓展,大学生学习生活已进入数字化时代。选课、上课、评课,均可在移动端完成,食堂吃饭、图书馆借书也进入刷脸时代。即使是哲学人文类见长的文科高校,数字学习也成必然。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面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将来同样需要掌握一些大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技术,逐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对各类社会问题展开分析研究[3]。

数字化学习时代让高校网络素养教育门槛进一步提高。一是技术性门槛。如熟练运用知网查询资料,运用知乎进行信息交换,熟悉基本的图文转换软件运用,掌握一批交互性强的在线教学、翻译软件,了解信息安全、病毒防御技术等,这些都有一定的技术门槛,需要深入的学习才能掌握。二是认知上门槛。当前网上传播内容更趋复杂性、多元化,大学生网民理解、分析与判断能力差异较大,在互联网的裂变式传播中,如果任由遨游,很容易被网络双刃剑弄得“头破血流”,甚至深受其害。大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网络法律知识、网络安全防范知识、发帖评论技巧、真假信息辨别能力等来保护自己。

(三)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挑战是深化网络素养教育的客观需求

00后大学生思想工作深入难、引导难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青年学子通过移动端随时随地获取、发送信息,同时在移动流量场景化背景下,通过虚实交互融合虚拟场景,时刻体验、参与网络应用,开展舆论回应与内容参与,体验与参与的广度、深度和强度前所未有。蔡志强认为:单纯依靠组织力量净化网络意识形态环境,本身就极不确定。如何在完善的法治框架内形成有效的交互沟通形式,避免简单的思想和舆论强制,可能是当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4]。

在这种挑战面前,高校呼唤着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传统思政工作经验三者深度融合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平台出现,这个平台首先应基于资源的学习,符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能满足他们的学习生活需要,甚至一定的精神需求。其次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正向迁移,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预期目标。

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素养教育内容正日益满足上述条件。从学习者而言,学生有主动学习诉求,接收内容快;从技术而言,其流通能够有效解决信息障碍,凭借自身的魅力,向大学生各个层面作精细注入和自然漫流,进而形成有说服力的思想工作机制,如搜索工具的使用技能、防各类网络诈骗、防隐私泄漏等信息安全问题等,在使用与满足上对青年大学生更有吸引力;从学习内容而言,网络素养教育中的对大千信息真伪辨别、理性表达观点、遵守网络社交中的法理伦理等,均与思政工作息息相关。总之,网络素养综合课程教育可以实现网络技术和思政经验的深度融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焕发新活力的重要生长点,可以成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良好载体与有益探索。

二、网络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化构建需求和“课程思政”育人导向

(一)网络素养教育的课程化构建需求

当下关于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正在国内高校逐步开展,但总体雷声大雨点小,偏单一化。高校网络素养教育仍存在偏活动化、偶尔化现象,相关课程开设较少,与教育的持续性、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式的特点不吻合。浙江某高校在关于“在学校曾修过相关网络素养的课程或类似活动讲座”调查中,24%的大学生表示听说过没参加过,44%的大学生表示没听说过[5]。在福建某高校调查中,73.7%的大学生觉得学校在网络知识及技能教育上不够重视,81.9%的大学生觉得高校有必要进行媒介素养的宣传、开设相应的课程和讲座[6]。在河南6所学校的本科生及专科生作为抽样对象的调查中,同样高达78.5%的大学生表示没有接受正规的网络素养教育[7]。

因此,当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应该通过系统性的课程、一定的教学时段来实施。目前大多数高校相关课程开设较少,依旧存在缺规划(全国性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没有形成)、缺师资(专业老师仍旧缺乏,社会相关师资介入更少)、缺教材(市场上相关培训教材较少)、缺案例(具体可操作方法较少,教学相关实践还是集中在校内)、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协同性不强等问题。

(二)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导向

大学生网络素养课程体系构建应该在“课程思政”的育人思路下来开展。“课程思政”要求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主渠道作用,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教师育人职责[8]。“课程思政”提倡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

这个有机“融入”的特点为下一步实施高校网络素养课程“课程思政”奠定基础。从教学内容来看,包括使用网络(含各类自媒体)的基本知识和常规使用技能;对网络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处理等能力;网络沟通交往中应该遵行的法理、伦理、诚信教育、道德修养等等。上述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新闻传播学、信息学和教育学等内容相互交叉,还融合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从教学目标来看,应该是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素养课程,逐步增强大学生网络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和再创造能力,同时为大学生未来具备弘扬网络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能力,成为又红又专业的接班人打下基础。这种复合性教育课程,既有较强的专业性,又充满了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为“课程思政”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网络素养课程体系化构建路径与评估探索

(一)师资、课程、教学的复合化集成探索

高校网络素养课程在构建中,可以在“课程思政”思路的指导下,实现复合队伍、复合课程、复合教学的有效集成。

一是师资队伍集成。应注重“又红又专”,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选择相关学科中业务能力好、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通过集体备课,推进课程的“集成”,共同探索出一批有效的网络思想教育教学案例。这样的多学科综合队伍,高校容易汇齐,个别不足的师资,可以兄弟院校互相抽调,甚至从社会上借来政治素养高的网络大V。省市网信部门、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训基地等外单位可以提供有力支撑,校内外一起,共同形成网络素养教学研究联动工作机制。

二是教学内容的多模块组建。课程应该在进一步明确思政教学目标下进行构建,既要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网上正能量;又要传授好信息技术知识,突出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努力钻研、耐心专注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还要通过文明上网、网上伦理教育等内容教育,促进学生形成网上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核心授课内容模块应该包括:数字信息的获取、理解、再创造能力培养;如何预防网络攻击、防御等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相关法律学习及保护;文明上网的伦理修养;自媒体的认知与运用等等。由于教学模块较多,应该通过相对较长的一个周期来完成教学任务。

三是教学方式方法集成。应拓展课程思政渠道,构建教学互长、实操性极强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内容要直面社会问题,特别注重把学生在网上的所思所想、社会网络热点、国内外形势等导入教学内容,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不断增强课堂吸引力。以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为例,可以开设“通过防范网上兼职中的诈骗套路分析”“防范网络中与色情视频相关的诈骗”“如何保护个人账号隐私”等课程,请相关网络安全专家、企业人士前来授课、直接帮助大学生提高防范网络欺诈的水平,逐步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进而主动思考,如何为清朗网络空间、传播网上正能量发挥作用。教学环境应该是开放式、讨论式,通过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师生在教学互长中共同得到提高。

(二)努力实现教学效果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网络素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解决学生的知识传授问题,更要帮助学生应对网络上的各种困惑,提高动手能力,进而在知识传授、能力提升过程中实现网络育人的功能。这样的教育效果,就应该实现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教师要带着学生一起理性地观察、分析我们时刻面对的网络环境,寻找网络舆论背后的真相,帮助学生树立文明上网、依法上网、主动积极地网上发言等意识。

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应建立动态化评价模式,一是问题导向化评价。比如通过“网络暴力的危险性”“微博的日常维护与评论组织”等模块课程,实现课程育人效果。二是模块化评价。教学内容由多模块嵌入,每个模块的内容、案例及教学效果,既应该分别评价,但同时又可以互相比较,互相借鉴。三是综合性动态评估,由校内教务处、党委宣传部、科研处、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团委等校内部门和校外的网信部门、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训基地等共同组成的网络素养教学研究联动工作小组,需要定期开展听课评课和专项研究,对课程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调整,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培养要求,推进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四、结语

建议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高校通识课程,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高校牵头,社会网络组织协作的通识课程体系。可以先行选择部分综合性大学,挑选相关学科优秀教师共上一门大学生网络素养通识课程。师资中可以吸纳部分社会网络组织的优秀成员,提高课程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课程的效果,开展相关实证研究进行调查与反馈,当课程体系相对成熟后,可在各高校铺开,实现师资共享,教材共编。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素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