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视角下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研究
2020-01-07陈菊红房施恩
陈菊红,房施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国家治理也正面临深层次的转型与变革。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发挥其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引领和导向功能,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然而,伴随改革的深化,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社会价值观变动带来的意识形态问题与国家治理的要求之间出现了新的裂缝,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我国的一项根本制度,这是从国家治理和国家制度层面强调意识形态话语建设的重大举措,反映了党中央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阐释意识形态话语权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的重要价值,在厘清国家治理中意识形态话语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一、意识形态话语权及其国家治理价值
(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
“意识形态”概念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首次提出,《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则给出了一种描述性的解释:“意识形态是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1]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对包括自己阶级在内的一切社会成员提出一系列思想观念的总和。一个国家若是想要保证其统治的稳固并对外进行有力的战略输出,意识形态则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意识形态和话语权是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反映不同阶级的意志及利益,而要如何将其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则离不开话语关系的系统再现。“话语既是解释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也是掌握和控制世界的一种工具和武器。”[2]因此,话语权不仅是表达和运用话语的权利,而且也是运用话语表达意见,影响相关决策,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不管是何种社会话语,其形成必定会反映一定的思想形态,特定阶级或群体的意志利益也必然会借助话语或话语体系来表述、塑造和支配。现代意义的话语权不仅强调言语表达的资格和权利,而且更注重对国家发展影响深远的意识形态主导权。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国际视角看,俄国在20世纪初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吹响了建设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号角。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跨越,也使得其意识形态话语以磅礴之势冲破全球思想领域,对资本主义观念形态造成巨大冲击,并激发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改变原有制度的政治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及其意识形态话语得到进一步扩散,也迈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尽管给社会主义带来了巨大冲击,但这并没有阻止其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进一步发展。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肩负着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我国意识形态中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要保持思想定力和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强大的理论张力和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对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的重要价值
现代国家总是以多样化的国家治理形式来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并试图通过其最大限度的服务力度来缓解利益矛盾,从而维护与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利益。当国家治理的公共福利性缺失时,社会成员不但会怀疑当下国家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甚至还会主张变革。通过战争将统治权交给新的社会政治力量显然是统治者最不想看到的结果。因此,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必须保持其公共福利性,调解利益矛盾,并从观念意识上增强大众思想的一致性和凝聚性。既然是说服式的滋润,那就不能依靠强制性的国家公共权力,而是要依靠意识形态的引导溶解效应来捍卫国家统治的合法性。意识形态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理解,起到统筹作用,就需要通过话语的表达来实现,而话语权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它作为代表统治阶级意愿的先行标志,既为社会治理指明了统一方向,也为社会成员的行为动机提供了衡量标准,不仅维护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家调节社会矛盾的治理成本。可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意义重大,具体到我国而言,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对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统治阶级之所以如此重视话语权的建设,其目的在于将国家的总体目标转化为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通过意识形态话语的解释和渗透,凝聚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共识。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规范着社会成员的思维准则与行为准则,还在网络世界中悄然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应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使之更易于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内化到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中,在实现价值认同、凝聚价值共识方面有着其他意识形态话语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筑牢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升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思想引领和信仰支撑作用的必然要求,能为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前进方向。
其次,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评价尺度。创新国家治理是为了应对社会转型和克服传统管理模式而提出的,对全面深化改革、巩固党的合法性基础以及稳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具体的治理实践面临许多挑战,要保证国家治理的效能,必须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建立有迹可循的评价尺度,以便及时检验实践效果并弥补错误漏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维护思想形态、强化社会共识、坚守意识阵地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和终极价值目标的稳定存在,本身蕴含着民主、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可以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评判标准。”[3]
再次,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具有很强的价值规范和利益整合功能,因而,它能够通过构筑宏伟目标,确立共同价值规范,协调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将社会成员凝聚成一个有共同意志的整体,并界定社会成员的行为边界,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消解国家治理进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清除国家治理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仅集中体现了党在文化建设实践中长期积累的成功经验,也明确了未来指导我国国家治理的方针原则,是关系国家治理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和国家治理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国家治理进程中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思想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动,人们在一定时期对科学技术物质性的过度重视,多元价值观念和西方思潮的冲击,以及社会阶层分化带来的多样诉求,都对当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带来挑战,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一)对科学技术物质性的过度重视削弱了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国家治理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但与此同时,科技的运用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准则。一方面,科学技术以其客观性和中立性获得了人们的追捧,他们认为遵循科学技术“避开了抽象与不正当之处,避开了字面上解决问题”[4]。越来越多的人将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主要目标,更加关注具体事物本身的功用,而忽视意识形态对人的价值引领作用,放弃对意识形态终极目标的追求,这不利于意识形态话语的实践和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作为其工具的合法化,使人的自我物化随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加深,人的关系逐渐异化为物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合理性难以用来论证治理的正当性,更可能使意识形态遭遇集体遗忘。这对意识形态话语如何浸润人们的日常生活,占据话语权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国家治理如何坚持意识形态的引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多元社会思潮的涌现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力
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发展局面,使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遭到质疑。首先是多元社会思潮带来的冲击,其中不仅包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积极健康的思潮,还包括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在内的消极腐败思潮,对我国民众的观念行为造成了一定干扰,使得意识形态话语呈现出更加碎片化的状态。其次,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一些发达国家借此之势,加紧对我国的思想渗透。他们借全球化之便利,打着“人权”“民主”等幌子,通过学术交流、人员往来和文化渗透,向中国输入他们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甚至利用互联网媒介,传播大量歪曲党和政府的舆论,鼓动社会不良情绪,攻击我国的社会制度,严重威胁到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由于全球化的过程实质上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他们依赖于强大的资本和技术实力,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形态。这些价值观念的广泛传播,使我国社会文化环境更加复杂,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思潮同时存在,民族的与外来的思想相互碰撞,先进的和落后的观念交织,对国家治理导向的话语权构建造成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虽然预见了资本主义必然会灭亡,但并未预见具体时间,当前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新科技的运用和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短期内并没有走向没落,反而占据了新的制高点控制着全球经济的命脉。这些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留下了遐想空间,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不置可否的立场,极大地挑战着我国主流价值话语权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三)社会阶层的分化加大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整合难度
“每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阶层都以自己的利益诉求作为最终目的,并为此表达自己利益的思想意识。”[5]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市场体系和经济结构不断变革,社会分层现象无处不在,利益格局也进行着一系列的调整。从社会层级结构看,一部分新产生的资本阶层凭借其坚实的经济力量与权力阶层互相联结,使权力阶层逐步腐败以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尽管能享受到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政策性利益,但与权力阶层和资本阶层相比还相差甚远,某些群体甚至沦为社会最底层,成为新的弱势群体。从社会权力结构看,改革开放伊始,中国便选择了市场化方向,逐步进行放权让利的改革计划。通过对公民放权,对公司分权,对政治赋权,充分激发他们参与市场的积极性。而市场化改革取向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使得传统的一元式政治统治格局被逐渐打破,上层建筑的变革逐渐与社会和经济的变化脱节,意识形态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一旦意识形态开始丧失其原本的政治统治功能,其话语的支配权力也会随之降低。这些因素都冲击着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感,影响着国家的治理水平。
三、国家治理进程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路径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离不开精神力量的引领和支持。意识形态在国家治理层面上,具有重要的导向、引领和教化功能。针对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难题,需要在国家治理进程中,从环境营造、制度保障和行动落实三方面加快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步伐,促进其更好地为国家治理服务。
(一)国家治理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创造良好环境
国家治理能够通过政治和文化治理,凝聚社会共识,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营造良好环境。首先,在国家治理中应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的宣传阵地。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舆论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国家治理需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丰富和发展“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或媒介的内容,努力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服务,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凝聚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阵地,警惕各种社会思潮和西方错误言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威胁。及时应对网络舆情,消除不实言论,力求“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6]。其次,要做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活化工作。可以节假日或重大事件为契机,通过各种机会和场合,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把理讲“明”、讲“透”,将理论性的话语化解成群众能够接受的通俗话语,将理论的“虚”与工作的“实”结合起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通俗化。再次,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自觉,紧紧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仅要把中国的事情做好,还要把中国的故事讲好,积极向外推介中国优秀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正如习书记所述:“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思想理论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要让人们逐步形成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的观念。”[7]如此才能增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体现中国力量、塑造中国形象。
(二)国家治理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强化制度保障
良好的国家治理是一系列科学合理制度安排的总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可借助国家治理在制度乃至法治中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密切保持国家治理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一致性。一方面,各级党组织通过国家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引导人们树立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此外,在国家治理中增进人民群众的制度化参与和监督,有助于提高人们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推进治理工作的优化开展,进而增强对国家理论政策,以及党和政府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国家治理中责任制的落实能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提供又一制度保障。抽象的意识形态之所以具有生机和活力,关键在于它能与社会实践很好地融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确立和巩固,固然离不开日常制度的积极建设,但同样也离不开法律的强制规范和保障。“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8],这就需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着力解决意识形态工作不想抓、不敢抓、不会抓的问题,打造一支本领过硬、能打胜仗、敢于斗争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党和政府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
(三)国家治理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落实行动载体
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国家治理功能,国家治理必须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指导,而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需要通过在国家治理中构筑行动载体来落实。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获得,不能仅仅停留在生硬的说教、空洞的教育上,而应借助各种平台和载体来落实[9]。执政党对其意识形态话语的身体力行,是最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行动载体。作为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最关键主体,党组织应该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完善全党上下各层级学习制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政治形象,人民群众才会对其主张的理论真听真信。从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来看,对于自己所主张、宣传的理论,能否言行一致地遵守和践行,将直接影响到广大群众对其理论的了解和支持。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必须在国家治理的实践中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不断巩固和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努力使其理论成果所宣示的价值和目标成为真真切切的社会现实,以立信于社会、取信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