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生态圈构建
2020-01-07
(盐城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我国高等教育当前正面临着教育链与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衔接脱节的新困境。高校传统教育的实践教学目标忽略了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仅限于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的表面协作形式。高校毕业生就业时也因为所学理论与企业实践脱节、缺乏创新和思辨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不强等原因屡屡遭受挫折。在此新形势下,政府层、高校层、企业层、师生层之间的跨系统通力合作则显得尤为迫切。政府迫切需要应用型人才促进和驱动社会经济发展;高校创新和转型的关键在于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企业营利和竞争的动力则是拥有人力资本,即应用型的优质人才;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胜出的核心要素是在双师双能教师培养下具备企业所需要的综合性技术技能。这四个层次共同构建了一个产教融合的生态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人才要兼备专门知识与专业技能,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较高的劳动者。”[1]教育部也在2016 年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提出“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2]。因此,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一个良性生态圈的举措是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从而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突破口。
一、国内外产教融合现状综述
国外一些国家高校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比较典型,也各不相同:美国构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工学交替”型,学生在校学习理论、深入企业实践、再回校学习理论交替进行。学校为学生安排实践企业,企业给学生支付相应工作报酬[3];英国构建了“三明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按照学校规划白天到指定企业实习,晚上回校上课接受理论知识的培训[4];德国构建了“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对应企业基于经济发展和企业自身需求共同拟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学校承担学生理论课程的教授,企业负责学生专业技能的传授,学生既是学生,也是学徒[5];澳大利亚的 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学院则是构建“教学与经济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6],学院经费来源于政府的支持,学院的课程体系编制由企业行家、政府人员和学院老师共同承担,学院的教学质量接受政府监管[7];法国构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徒制”型,独立的学徒中心代替传统学校承担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学徒毕业时将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其效力等同于全日制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
国内学者对产教融合的理论研究成果极为丰富,众多学者主要从产教融合涵义探析、产教融合模型构建、产教融合可行途径开拓等不同层面和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一,产教融合涵义探析,王丹中等认为产教融合有机结合了实践性学习、学习性实践、实践性教学和实践性生产[8]。孔原认为产教融合是由学习活动、生产实践、理论素质提升、实践能力提高、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共同组成[9]。王玲玲认为产教融合是由学校教学流程与企业性实践流程共同构建的链系统[10]。第二,产教融合模型构建,主要有浅中深三个层次,校内实践型、综合教育型属于浅层次,上岗实践型、工学交替型、教训共建型属于中层次,企校项目联合型、校企合作型、产教融合型属于深层次。第三,产教融合可行途径开拓,方春龙认为可通过企业开设匹配学生能力需求的培训岗位、校企联合研发项目、成立双师双能导师团队、高校融入企业培训等途径实施产教融合[11]。王淑涨等认为可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校企整合资源、校企共同牵头进行校改和技改等途径。[12]
通过梳理,国外高校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可以被归为三类:第一,企业主宰模式,突出代表有澳大利亚的 TAFE学院“教学与经济融合”模式和德国“双元制”模式。在企业主导主宰模式下,企业实践培养为主,而学校理论教学培养为辅,优点在于企业能有效满足自身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弊端在于学校过于依赖企业,缺失了特点与独立性。第二,校企共建模式,突出代表有美国的“工学交替”模式和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在校企共建模式下,学生既能提升专业理论知识,也能锻炼应用和动手能力,优点在于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职业素养能平衡发展,弊端在于学生精力过于分散,不利于深入挖掘综合能力。第三,企业主宰模式,突出代表有法国的“学徒制”型模式。优点在于学生从时间走向实践,减少了培养环节,缩短了培养周期,弊端在于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薄弱,不利于其综合能力的提高。
国内高校的产教融合文献主要集中在:第一,对产教融合的研究对象主要为高职类院校,而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综合性研究尚且有限。第二,不少学者多从政府、企业和高校的视角来制定产教融合评估体系, 却鲜少从师生的角度分析高校与企业产教融合的利弊以及评估指标。第三,不少学者多从利益获得者角度出发探讨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关系,缺少客观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因此,以产教融合理论和生态圈理论为根基来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好的适切性。
二、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的理论基础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过程必须植根于产教融合理论和生态圈理论体系。
(一)产教融合理论
产教融合的两大载体是“产”与“教”,两者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赋能。“教”的核心本质就是知识属性,而各类高等教育部门则是职能实施主体,在遵循知识传授规律基础上实施包括综合培养人才、开展学术探讨、提供社会实践、转化教研成果等职能,以上职能均归属为知识属性,是知识转化后的丰富形式,目的是要达到知识资本的升值。“产”的核心本质则是经济属性,而各层次企业是其主要载体,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实施其主要职能,即有机整合人才储备资源、经济资本价值和智识转化资源等,力求获得经济资本的最大值。
“产”与“教”能够有效融合的首决条件是两者有同质需求与交叉点。“产”与“教”的同质需求主要表现为:以协同育人为理念共享有效资源、以培养应用能力为指引共同创新知识、以获得最大利益为目标共同转化科技成果。
“产”与“教”的交叉点则主要表现为:第一,就人才资源而言,“教”旨在培养有能力推动和承担企业经济良性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与“产”选拔并构建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库的需求相耦合。第二,就科技成果转化角度而言,“教”的优势在于能够在长期一线教研中开发出蕴含丰富理论的科技成果,但缺少资金支持和产业机构来提供将其商业化的途径。“产”的优势在于充分具备产业性和商业性,有能力将新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并促使其产生核心竞争力,但长期处于一线实践中的企业恰恰缺少研发技术成果的能力,因此,“产”与“教”在科技成果转化角度上也是耦合的。
(二)生态圈理论
生态圈是由地球上一切物种、种群、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通过能量循环和物质互通而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交互依存性、持续发展性和动态平衡性等特征。基于生态圈理论,政府各职能机构、各层次企业、地方本科高校、高校学生群体共同构建了一个产教融合生态体系,主要表征为政府平台生态圈、高校教学与企业实践对接的生态圈、学生践行生态圈,具有整体合力性、交互关联性、融合均衡性等特性。
每个群体都充当了生态圈中的主体,区别在于:政府各职能机构是统筹规划和协作沟通主体,不仅通过减税或财政补贴为高校师生入企提供平台和保障,还通过建立法规为企业引进高校科技成果提供保障;各层次企业是开展实践主体,遵从政府宏观调控为高校师生提供实践基地;地方本科高校是培育人才主体,对接企业需求培养人才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完善建设学校激励、考核、评价制度;高校学生是践行应用能力主体,在政府宏观制约下串联着高校和企业,从提高实践能力需求出发学习课程内容,更在实践过程中再生出理论成果,反哺高校。各主体相互依存制衡、互惠互利、和谐共生。
三、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剖析
从生态视角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症结主要在政府、企业、高校、师生四个层面。
(一)政府职能缺失
无论国家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没有把其行政职能真正发挥到位。
第一,在产教融合的政策层面,政府没有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制定产教融合的政策法规,而现存的政策法规缺乏科学严谨性、完善性和可操作性,导致政策运行机制瘫痪,无法引导、激励和敦促产教融合深入发展,也导致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市场流动不畅。
第二,在产教融合的经济层面,政府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给产教融合提供经济保障和运行动力,导致企业在缺乏利益驱使的情况下消极合作,也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输出大批无法适应经济需求的人才,造成人才浪费。
第三,在产教融合的宏观调控和监管协作层面,政府没有为校企双方搭建有效平台,任由校企双方自行沟通和决断,在缺乏政府的有效监督和协调的情况下,双方一旦出现问题便使得产教融合难以再推进甚至直接中断,而政府毫不知情。
(二)企业内驱力缺失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缺乏积极主动参与地方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的内驱力。
第一,企业得不到政府职能部门在政策法规方面的倾斜和激励,如减免税收、实施信贷优惠、增加资金支持等,因而缺乏与高校合作的热情。
第二,企业被要求无条件接受高校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并保障其人身安全,增加了其管理成本。学生实践效率低,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增加了原材料损耗和返工费用,因而缺乏盈利动力。
第三,企业接纳高校师生进入企业实训,更多的是为了增加一条储备人才资源的途径,并不是关注高校人才培养规划,因此,企业与高校合作的需求并不强烈。
(三)高校与企业对接机制缺失
地方本科院校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与障碍。
第一,高校产教融合合作战略意愿薄弱。高校深知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必然要走产教融合之路,也有能力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储备和产业技术支持,并且能够实现校企间科技成果的交互转化,但因为缺乏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导致与企业的合作只流于完成联合培养任务的形式,大大衰减了产教融合的深度和效率。
第二,高校与企业在内涵对接上有偏差。高校教学内容是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和相关教材制定的,构建的仅是理论知识框架,未能有效对接企业的实际岗位设置。高校双师双能型师资力量薄弱,多数教师缺乏与其专业相关的实践经验,更不具备岗位实践技能,难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教授理论知识又训练应用能力,导致教学流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无法对接。
第三,高校与企业在合作运行机制上存在桎梏。高校积极争取多层次多类型的企业进行广泛合作,但双方合作规划、合作及运行机制、收益支配机制及模式、应用人才培养理念等都不够深入透彻。高校仅满足于为学生联系到实践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形式和结果重于内容和过程,没有紧密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建设师资和开展课堂教学,也就无法构建起产教融合的生态体系,也缺乏负责统筹和践行各种机制的学校专门机构去推进产教融合。
(四)师生双重困境
高校师生也不可避免的处于两种典型困境中。
第一,从宏观角度看,政府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人才培养战略意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指向不明晰。此外,市场经济发展不太均衡,以及人才市场服务系统不那么完善,缺乏对人才的聚焦和辐射能力,导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都无法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和企业的人才规划,并且学生毕业后在缺乏职能机构的正确调控和引导情况下自主择业难免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从而出现人才无法找到合适的岗位,而企业找不到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第二, 从微观角度看,高校设置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以及教学规划并没有凸显校企合作双方明晰的职责范畴和分工,也就无法协同育人。学生在前两个学年在学校接受通识教育,教师教学设置属于闭门造车,学生主修课程大多为理论基础类的,而在后两个学年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但也只是服从学校的安排进入相关企业实习,实践过程仍停留在浅层次了解学习阶段,动手能力依然没有提高,加上高校教师缺乏指导实践的经验,或是企业员工疏于指导和监督,实践者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生态圈构建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政府平台生态圈、高校教学与企业实践对接的生态圈、师生践行生态圈交互共生,和谐发展,秉承以学生需求为本、以综合能力培养为重和校企与政府协作育人的全新理念,构建起可行性强的产教融合的良性生态圈体系。
(一)政府平台生态圈建构
建构产教融合生态圈的首决环节在于政府职能部门的有效担当。
政府应明确划分职能部门:国家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属于宏观部门,负责统筹修订产教融合的配套政策法规;产业协调机构或产教融合推介机构属于中观部门,负责引导高校革新应用人才培养方案,引导企业加强产教融合的推进工作,构建校企双方产教融合的信息服务平台,并将校企双方产教融合的合作交流现状随时反馈给宏观组织,为宏观组织法律法规的修订提供最新依据。
作为宏观机构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调控并引导建构产教融合政策平台与有效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第一,提高高校与企业双方的产教融合的主观意愿和战略意识。政府与教育部门可采用适度的减税优惠、财政补偿等政策杠杆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到产教融合中,如优惠政策与企业接受入企实践的高校师生人数紧密挂钩,与企业设置的产教融合措施成效挂钩,为高校师生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创造有利条件。政府为鼓励高校深化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投入资金并提供合作平台,如以企业的名义鼓励高校师生申报科技服务创新项目并提供基金资助,项目结项后,校企深度合作研发科技成果可以共享,并都得到相应资金和积分奖励,达到互助互益。第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直接调控和干预校企双方产教融合全过程。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台权威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和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责任义务和享有的权利。例如,规定企业拒绝或消极对待高校师生入企实习将处以企业年收入1/3的罚款,反之则可以获得相应奖励。规定高校每年如果无法实现与企业的深度对接将处以削减年度教育基金的惩罚,反之则加大基金投入和项目资助。
作为中观机构体系,产业协调机构或产教融合推介机构引导高校和企业尽力凸显双方优势,力求共同提升和协作双赢。高校在中观机构的指导下可以遵循企业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推进与企业产教融合的方式,如规划上岗实践、工学交替、人才定做、科技研发、实体协作等,力求赢取企业的参与支持,为形成深入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奠定良好基础。高校还可借助自身学术科技资源优势,主动协助企业开展人员管理培训和攻克科技难题等,为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出谋划策。企业也应以实际行动回报高校做出的努力,可在中观机构的指导下结合企业本身科技升级需求、产业模式创新规划和产业规模拓展计划积极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利用自身产业基地和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接纳高校师生入企实践锻炼,并与高校合作对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校教学与企业实践对接的生态圈建构
建构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关键环节在于高校与企业在深度合作策略上的有效对接。
第一,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岗位配置紧密对接。高校首先应广泛调研地方经济辐射各产业和企业的岗位配置,特别要关注与高校各专业匹配的技术岗位设置、技术类工种范围、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等,力求找准企业市场的需求点,以调研结果为依据并且诚邀企业参与设置对口的课程专业和培养计划,兼顾稳定性和机动性。
第二,高校课程安排与企业职业要求紧密对接。高校课程内容应以企业的职业要求为标准,囊括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实践体系,由具有职业技能证书和产业经历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执教,企业可以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将生产流程置换到高效课堂内,让师生在模拟场景中真实体验生产环节,在师生具备基本技术技能基础上吸纳其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才能形成双方共建共享、互补双赢的人才培养生态模式。
第三,高校文化素养培养与企业文化标准紧密对接。高校对应企业文化标准,在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内容中融入企业多元文化,如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着力培养具有积极从业态度和行为规范以及良好社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第四,校企各自的内部评价与政府的第三方评价紧密对接。高校的内部评价包括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个评价维度,主要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转化度、就业生能力的社会认可度、师生入企实践的满意度、学校对教研成果的支持度等进行客观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及时调整。企业的内部评价包括科技成果、企业贡献和人才资源三个评价维度,主要对科技成果的更新度、企业贡献度和应用人才储备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实施战略性的革新措施。政府的第三方评价包括地方经济、企业和地方本科院校三个评价维度,主要考查产教融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学生就业趋势和满意度、企业产教融合的配合度、企业产教融合收益的满意度等,并依据客观性考核实施合理的奖罚措施,从而实质性地引导、激励、监督和规范产教深入紧密的融合。
(三)师生践行生态圈建构
建构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决定环节在于地方本科院校师生提升自身素养的举措。
高校师生应全面提升四个方面的素养:
第一,技术践行素养。作为全能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者,高校教师决定着输出的人才质量,因此,教师先要提高开展实践教学的意识,实施理论与实践并重式教学,再要实现应用型科研转向,如深入企业展开横向课题研究或是入企挂职实践,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累积实践经验,然后汇总反思实践教学的不足,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主力军,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坚持自主实践,如可自主取得企业认可,通过进到企业一线调研观摩、专业实习、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等多途径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真正实现学术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匹配。
第二,科技研发素养。“科学研究是大学的核心功能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性质和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性前沿性理论性研究、应用开发性研究以及综合性研究等。”[13]科研能力是衡量师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是师生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准的综合体现,高校师生只有把握科技新动态并处于科技研发的前沿,才能在向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的过程中赢得更多产教融合的机遇。
第三,人际协作素养。产教融合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和高校师生在内的所有参与团队的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实现,如共同建设科技项目课题、共同承接生产业务、共同攻关技术和创新科研,都离不开团队合作与协调,高校师生在此过程中应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分工明确、服从调控、共享成果、合作共赢。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创新发展和谋求新出路的迫切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应走出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13]。因此,从生态视角出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一个由政府平台生态圈、高校教学与企业实践对接的生态圈、师生践行生态圈交织成的产教融合的良性生态圈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突出问题,从而促成地方本科院校的真正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