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所有制给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启示

2020-01-07

陶瓷 2020年8期
关键词:所有制办学现代化

陈 宇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南昌 330200)

前言

推进混合所有制建筑的院校现代化发展,不仅是为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为社会经济转型与升级培养大量建筑类专业高质量技术技能型合格人才,更是为实现建筑类院校全面深化改革,为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而践行的。所以,应如何正确把握混合所有制价值优势,稳步推进我国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是文章重点研究的内容。

1 混合所有制内涵与建筑类院校建设背景解析

所谓混合所有制,指的是由多种概念相同、内容相似、目标相近的所有制成分结合在一起,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混合所有制形式。从产权开放的层面来看,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应立足于国有企业,吸引民营资本、外资与国有资本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瞄准国有企业的“国企改革式”模式,发展与“民企发展式”,实现者协同发展。从产业开放的童年来看,混合所有制应明确“三不破”与“三破”主导思想,并明确国有资本控制底线,在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垄断性行业开放,促使其做到规范运作、一视同仁。

2 混合所有制给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启示

2.1 启示着建筑类院校要为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与转型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首先便是启示我国建筑类院校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以为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与转型,培养和输送更多建筑类专业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精准定位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才有助于建筑类院校内涵式发展,有效解决传统建筑类院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满足其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发展的同时,提升建筑类院校教育质量。其次,混合所有制在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中的践行,从一出场便带有明显的目标烙印,即注重满足行业、企业对建筑类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技能水平熟练度的需求,重视提高广大建筑类这样的青年人的技能学习与对口就业,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升级与转型。

2.2 启示着建筑类院校应以国有资产控股形式为主,而非盈利产业

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建筑类院校中的渗透,要求建立在明确办学目标的前提下,解决如何“混合”问题,即建筑类院校的归属权归谁所有问题,而大多数学校的归属权归谁所有问题以及所有权的大小,大多数是取决于投资方的入股成本和资金比例的。混合所有制的提出,认为我国建筑类院校的办学方向,应以国有资产控股形式为主。而认为我国建筑院校应以国有资产控股形式为主,而非盈利产业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建筑类院校属于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首位。而刚好实现建筑类院校国有资产控股形式的办学方式,能够把握建筑类院校的办学方向,促进其办学目标的实现及学校的良性发展。其次,建筑类院校作为培养优秀专业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场所,只有国有资产控股,才能将人才培养目标放在首位。

3 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研究

3.1 加强建筑类院校现代化政策的完善与立法制定

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法律要求,同时也是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依据,成为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理念和策略。但是,由于混合所有制是属于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刚处于初步建成阶段,所以基于混合所有制发展到建筑类院校,其自身的现代化办学体制与运作机制上缺少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因此,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的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应加强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增强其对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与混合所有制渗透的重视力度。然后协同政府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制定“混合所有制建筑类院校办学指导意见”,为混合所有制建筑类院校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依据,并为下一步的法律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3.2 完善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内部治理结构

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建筑类院校现代化的发展,首先应带动相关政府部门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将传统的管理观念转变为治理理念,即将自上而下的行政权为管控活动转变为综合的、多方面的、多主体的、多元化的持续协调与服务过程。然后再通过立法、规划、信息服务、执法监督等形式治理能力,真正的实现政府部门与建筑类院校的管办分离,将办学自主权还给建筑类院校,帮助其构建有利于混合所有制建筑类院校健康发展、现代化发展的办学环境与信息化服务平台,努力推进建筑的院校现代化发展。其次,完善建筑的院校现代化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运行关系,比如学校实行董事会负责制度、董事会负责学校规划发展、筹措资金等宏观事宜。所以在组成现代化建筑类院校的董事会成员团体时,应适当增加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以及家长代表,增强建筑类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确保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内部治理结构所下达的管理决策符合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办学方向的现实需要。

3.3 依据现代化行业企业需求,遵循教育发展自身规律办学

首先,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的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应明确认识到混合所有制的建筑类院校,其办学目的就是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培养适合现代化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建筑类专业人才,促进建筑类行业企业现代化发展与转型升级。然后在建立此基础上,以如何培养现代化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将建筑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为现代化行业企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重新规划学校发展方向、招生规模与结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计划等。以此来确保建筑类院校的现代化发展,既能够遵循教育发展自身规律办学,又能够按照现代化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其次,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的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还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办学特色,然后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到建筑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协同行业企业共同培育具有自身竞争力的专业集群,以其为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与行业企业现代化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水平得好,高技能型建筑类专业人才支持。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类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基地,肩负着培养一线产业大军的重任。所以,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实现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提高其办学成效,应科学的把握办学方向、精准定位办学目标,构建有助于混合所有制建筑类院校现代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才能为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与现代化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所有制办学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所有制结构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