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陶瓷工艺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2020-01-07

陶瓷 2020年8期
关键词:陶瓷工艺文化底蕴文创

陈 蒙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沈阳 110034)

1 陶瓷工艺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收入、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传统的文化创意产品已经显得不合时宜,陶瓷类文化创意产品更是如此,目前在市场上不太被看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部分陶瓷文创产品主要在各大景点、博物馆等以纪念品的方式进行出售,虽然有足够的客流量作为消费保障,但是对于产品的创新挖掘力度不够,对于设计经费的投入力度也不够,造成这类文化创意产品往往粗制滥造,质量一般。

另一方面,一些美术馆、纪念堂以及艺术展览所出售的陶瓷工艺文化创意产品,往往投入设计成本较大,器型也很美观,同时具有深刻内涵,但这类文创往往定价较高,导致曲高和寡,同样购买者不多。

因此在进行基于传统陶瓷工业进行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时,必须既要兼顾设计理念的创新性,又要考虑到产品设计的适用性,才能探索出更为科学的设计理念。

2 怎样基于传统陶瓷工艺设计文化创意产品

作为中国的标志性符号之一,陶瓷的制作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而历久弥新,因此在进行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其与传统工艺的适配性,在保证陶瓷烧制尊重传统的同时,对产品的设计表达加以研究和探索,才能使陶瓷文化创意产品摆脱无人问津的窘境,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2.1 提取视觉元素与代表符号

目前大部分博物馆与艺术馆对于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大部分直接仿制文物器型与花纹进行一比一或等比例缩小复刻,由于投入不够,这样做出的文创产品只是空有其形,而又没有相应的底蕴。因此在进行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时,要通过探索与细致的思考,通过对参考物的形态、肌理以及颜色花纹等进行抽象化提取,使其既能展现中国传统韵味,又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而这需要设计师有一定的解构与提取能力。

以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最新推出的陶瓷文创产品为例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袅袅天风”香薰摆件的设计灵感是“明代白玉十二辰卯兔”,原件文物材质为白玉,文化创意产品则为白瓷,设计师通过对文物的线条进行抽象提取,同时将文物表达的意象卡通化,又用白瓷模拟了原文物温润如玉的质感。文物是一枚扇坠,而设计师根据玉兔与月宫的深层寓意将提取后的白兔形象做成香插,在插入檀香后兔子形态仿佛在捣药一般,加上焚香的袅袅云烟,更加有“天风吹玉兔”的意境和美感。

中国国家博物馆则以“狼噬牛纹金牌饰”作为设计师的灵感来源,推出“狼噬牛纹马克杯”。将文物的纹样进行艺术还原与艺术提取,并与陶瓷工艺的杯子相互结合进行创作。除了忠实于文物花纹,设计师还通过自己的设计将花纹变得对称美观。将金属质感与陶瓷肌理结合,花纹的金色与杯底的黑色相得益彰,同时将整个杯体的曲线进行调整,不仅还原了金牌饰的独特魅力,还通过与陶瓷工艺进行结合,使人们仿佛能通过这件文创产品领略几千年前的静谧月色下,匈奴草原上牛与狼群对峙的惊险局面。

2.2 挖掘文化底蕴,提升艺术境界

文化创意产品不仅要有创意,更要凸显出设计背后的文化底蕴。在进行设计时,应当时刻谨记创意是附加值,以文化作为出发点,若一个文化创意产品不能体现出设计师创作时挖掘的文化底蕴与内涵,那这件文创产品就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欣赏。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参考对象背后的时代意义,才能更加准确地赋予文创产品有底蕴的内涵。

例如荣宝斋的青绿山水陶瓷镇纸,在设计时以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作为设计灵感,利用高低起伏的山川形态作为搁置毛笔的凹槽,在设计时参考到了原作中山川的层次结构与颜色的叠加过渡,并利用彩陶烧制将其颜色完美呈现出来,加上釉面天然形成的粗糙肌理,仿佛原作中的山川中的树枝与岩石。虽然使用了千里江山图这个近年来热门的设计题材,这件镇纸的设计却没有落入俗套,并未从形似出发,而是将画作中的千里江山与国画用具镇纸与笔搁结合起来,在宣传时给人一种千里江山跃然纸上之感,无疑是一件文化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创产品。

除此之外,苏州博物馆推出的“青瓷莲花杯”,以传世名瓷、青瓷中的极品——“五代秘色瓷莲花碗”为设计原型,但是设计师并没有照搬照抄原作,而是在对青瓷进行充分考据后,模仿莲花形态,通过木质底托与青色瓷杯相结合,形成全新的青瓷莲花杯,虽然与文物不甚相同,却因为设计师的钻研与探索结合陶瓷工艺,实现了对秘色瓷“如冰似玉、无水似水”形态的模仿。

除了深度挖掘文创设计产品的文化底蕴以外,能够使欣赏者或消费者感悟到中国文化与传统陶瓷工艺的韵味,则是对于陶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另一原则,而产品只有具备了文化底蕴,才能使人感受并欣赏到作品背后的深层意味。因此一旦赋予了陶瓷文创产品文化底蕴,陶瓷文创产品就会显现出无以伦比的生命力。

2.3 拓展种类,注重实用性

在传统的陶瓷文创产品设计中,大多数陶瓷文创产品都以茶杯、碗碟等小型生活器皿作为呈现形式,因此在对陶瓷文创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时,应当主动探寻新的领域寻求突破,根据陶瓷的性质特点与消费者的取向要求拓宽陶瓷文创产品涵盖的领域,同时注重文创产品的实用性,避免文创产品曲高和寡。

除了杯碟茶碗等器皿,还可以设计出陶瓷灯具、陶瓷边几等生活家具,陶瓷屏风等摆件,以及陶瓷材质的饰品等等,关键在于要考虑材质与呈现效果是否适配。大英博物馆以古埃及“荷鲁斯之眼胸针”为创作灵感,加上陶瓷技术制作的“荷鲁斯之眼陶瓷手绳”是一个很好的模本,国内的文创品牌可以加以学习。例如瓷都景德镇就可以用青花瓷碎片或小饰品作为设计主体,设计出手链胸针等。

除此之外,在设计时要以人为本,要考虑到文创最终欣赏者或使用者是活生生的人,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充分尊重人体工学,从文创产品的曲线、接触面等进行革新,使陶瓷文创产品在被使用时能产生最佳的使用感。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设计中考虑到使用场合的因素,如陶瓷调味瓶,这类文创产品属于厨房用具,在设计时既要考虑到美观与舒适性,还要充分考虑到防摔、防漏等。

3 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加工制造业也在快速提高效率,而迅速进步的工业也使得现在的陶瓷文创产品停留在简单的加工复制层面,因此在进行陶瓷文创设计时,基于传统陶瓷工艺,围绕文化内涵进行设计,会使陶瓷文创产品更具匠心与生命力。通过将中国文化与传统陶瓷工艺的结合,深度挖掘产品背后的文化底蕴,在坚持探索的同时注重创新,才会让具有千百年历史沉淀的陶瓷与新时代碰撞出新的火花与魅力。

猜你喜欢

陶瓷工艺文化底蕴文创
数字媒体运用于陶瓷工艺的研究
陶溪川文创街区
Chinese Ceramics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一壶春秋”壶的创意设计和文化底蕴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雒三桂:文化底蕴下的优雅
铜系青蓝釉:开创陶瓷工艺美学新时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