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州地区客家建筑的基本形态、历史发展和元素符号

2020-01-07谢瑜珠

陶瓷 2020年8期
关键词:门廊梅州土楼

谢瑜珠

(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 梅州 514021)

梅州市是广东省东北部的边陲城市。自西晋永嘉之乱以来,不断有中原汉族因不堪战乱,南迁至此定居,并逐渐发展成了今天的客家民系。长达数百年的迁徙历史,也淬炼出客家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溯本思源的精神。这些精神也渗透到了梅州地区客家人在建筑与村落的营造当中。

1 基本形态

梅州地区的客家建筑独特之处在于,一方面它继承了中原建筑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南北朝向等特点;另一方面为适应山区复杂地形,建筑立面更具层次。这正是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传承中原文化与适应地区环境之间的困境以及客家人解决困境的创造力的充分表现。

梅州地区客家建筑的基本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量大,二是相对封闭,体量大是为了方便族群聚居,相对封闭是为了提高防御能力,这都与客家人迁徙的历史有关。以这两种特点为基础,梅州客家农村建筑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态。

1.1 围龙屋

围龙屋是梅州地区最最普遍且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形式。

典型的围龙屋在结构上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为半月形的池塘和禾坪,禾坪既可晒谷,更多的是作为族群内的集散场地之用。中部主体为堂横屋,堂屋和横屋之间有些有伸手廊相连,有些则相对独立。后面部分则包括“化胎”、 “围龙”和“风水林”; “化胎”呈半圆形或弓形,位于堂屋与围龙之间,上铺鹅卵石,寓意子孙满堂。

围龙屋从池塘到风水林,依山就势、级级升高,构成椭圆形整体。既有“步步登高”之意,又满足了排水、通风的要求。

1.2 土楼

土楼包括方楼、圆楼、府第式方楼、五凤楼等,最常见的是圆楼和方楼。土楼由泥土一层层夯实筑就,身形庞大、结构坚固。

土楼和围龙屋同样是族群聚居的产物,但在形态上两者有很大的差别。土楼的围合特点突出,弱化了环境因素,强调的是防御功能与族群团结。

土楼在福建有大量分布,梅州地区的土楼也主要分布于靠近福建一带。如梅州最著名的土楼——花萼楼,就与福建省仅梅潭河一河之隔。

1.3 堂横屋

堂横屋又称为府第式,是围龙屋的早期形式,但在发展演化中因功能、建筑形式、元素等不同而形成了独立的发展体系。堂横屋多为独户人家及旁系亲属的民居。

堂横屋的基本结构一般为“正堂+横屋”。正堂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堂,其中上堂用于供奉祖先,中堂一般为议事厅,下堂为门厅。堂与堂之间以天井相隔。堂横屋的形式以堂屋和横屋的数量命名,如“三堂两横”、“两堂两横”、“两堂四横”等。

堂横屋的衍生形式包括四角楼、合杠楼以及中西合璧民居等。四角楼又叫四方楼、四点金,平面布局一般是三堂两横突出防御功能。合杠楼又称列杠楼、杠式楼,是将堂屋夹在杠与杠之中的民居形式,强化了“杠”,弱化了“堂”的尺度和高度。中西合璧民居主要是受到南洋各国特别是西洋文化思想的影响,在传统堂横屋的平面布局基础上加上西式装饰,增加阳台等。

2 历史发展

早在春秋时期,达官显贵家的住宅已具备中轴线、门廊、堂屋等结构。到秦汉时期,这种门堂式住宅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前堂后寝、左右对称的大型住宅,称门堂屋,这就是堂横屋的雏形。

随着家族人口的增加和人们对居住空间需求的不断扩大,便逐渐产生了多堂多横的堂横式民居建筑,有一堂两横、两堂四横、三堂六横、“九厅十八井”等形制。至此,堂横屋的发展已基本形成。

西晋末年至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长期处于战乱状态,中原汉族为躲避战乱,开始了数百年的南迁,客乡而居,因而称为“客家人”。生逢乱世的客家人,只能以各自的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为建造出体量足以满足族群聚居,且防御功能更为强大的住所,客家人在堂横屋的基础上,将两侧横屋逐层升高,并在屋前挖出半月塘,“背山为屏,前水为镜”,形成了客家人南迁后的早期建筑——五凤楼。之后客家民居的早期演变,主要是防御功能不断提高。

五凤楼之后的第一次演变,是府第式方楼。在五凤楼的基础上,下堂加高为两层楼房,并且取消薄弱的连廊,让楼房直接与两侧横屋相连,进一步加强防御功能。在府第式方楼的基础上,四周楼房升至相同高度,围墙高耸,屋檐四角相连,除唯一的大门外,整栋楼再无其他出口,五凤楼那种错落的美感彻底消失,形成防御功能达到极致的方楼,方楼而后又演变为更加易守难攻的圆楼。

与此同时,在粤东地区,客家人逐渐取得当地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匪盗和族群械斗减少,因此粤东客家民居防御功能逐渐弱化,由闭合的防御性布局,开放为马蹄形布局。在五凤楼的基础上,左右横屋由围龙连接起来,逐层升高的楼房也由化胎取代,保留风水塘,并在屋后种植风水林,建筑功能由防御向满足观赏性和风水玄学方面转变,形成围龙屋。

随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客家人对族群而居的需要也逐渐减弱,不少达官显贵需要更为独立的居住空间,中原时期的堂横屋再次兴起。同时,也有部分围龙屋开始弱化围龙部分,以围墙替之,保留化胎,形成围龙屋与堂横屋的中间形式,既简式围龙屋。另一方面,堂横屋的发展又包括四角楼、合杠楼,以及受西方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中西合璧民居等。

从建筑外形上分析,梅州的客家建筑随着时间的发展,表现出逐渐由封闭到开放的趋势,功能上呈现从防御、族居到建筑艺术性、满足生产需要等方面转变。客家建筑的演变,反映了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后,从根基不稳、受土著纷扰到逐渐占据主导优势的艰苦奋斗历程,体现了客家人勇于开拓,团结一致的精神。

3 元素符号

客家建筑由中原的堂横屋发展而来,其基本的建筑元素也与中国古建筑元素相似,包括柱、枋、梁、椽、桁、屋顶、山墙等结构。

梅州客家建筑屋顶主要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客家传统建筑中,宗祠书院、官邸庙宇等建筑使用礼制较高的庑殿顶和歇山顶,一般民居用造型朴素的悬山顶和硬山顶。

门楼是客家民居中最为人注意的突出于部分之一。客家民居的门楼通常包括大门、侧门、斗门三大类。大门是整个民居的中心。大门可大致分为凹门廊、凸门廊和平门廊。凹门廊是客家建筑区别于其他古建筑的重要标志,在客家建筑中最为常见。门廊进深小,面宽大,大门一般比门厅小很多。凸门廊多见于民国时期建设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平门廊则是省略了门厅部分,造型上相对简洁。侧门是客家建筑在弱化了防御功能后,为方便进出而增设的门,样式上较大门简洁。斗门是进出庭院的门,与房屋的外墙、围墙共同把整座民居、门坪、池塘等围成相对独立而紧凑的区域。

4 结语

梅州地区的客家建筑,从最初的强调防御性和宗族聚居,到后面慢慢弱化防御性,开始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与地理风水的关系,反映的是客家人南迁至梅州地区后,从初来乍到,到扎稳根基的历程。在这漫长的南迁历史中,客家人的创造力不断打破被迫客居他乡的无奈,才有了今天梅州地区客家民居,从方楼到围龙屋再到中西合璧式民居,各类传统建筑“百楼争艳”、大放异彩的景象,也奠定了梅州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梅州的传统建筑化已成为弘扬和宣传客家历史、客家传统文化和客家精神的平台。今后,梅州传统客家民居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猜你喜欢

门廊梅州土楼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美味”的土楼
神话般的南靖土楼
澳门梅州妇女会和澳门梅州青年会成立
The Watcher
思小云的诗
永定客家土楼
守望中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