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纪念性公园打造延续古城文脉

2020-01-07罗炎彬

陶瓷 2020年8期
关键词:纪念性文脉古城

罗炎彬

(厦门都市环境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 厦门 361006)

本文通过搜索知网、维普期刊网等一些网站搜集并且整理一系列的通过纪念性公园打造延续古城文脉实证研究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和论文,进行归纳和梳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上的支持,对自己的研究找出突破口。内容分析法通过对于纪念性公园的打造,延续古城文脉的情况大概的分布情况作为一个把定向和定量集为一体的研究方法。情况和异同点以期对标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选取有代表性的公园作为长期观察对象,在不同的阶段相应地调整研究策略,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对比,并得出结论。通过纪念性公园打造延续古城文脉情况现状,通过了解延续古城文脉情况,及不断改进过程中的收获,总结出更为缜密的见解。[1]

1 苏颂公园改造背景

苏颂公园始建于2008年,分两期建设,于2009年6月一期竣工投入使用。园区以“舒展科学长卷,荟萃中华智慧”为主题,建成集文化、休闲与一体的文化公园。历经十年使用,公园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喜爱。同时也发现了公园建设中的不足,同安区政府希望通过本次规划提升,提升公园服务能力,优化景观环境,突出特色苏颂纪念主题。[2]

1.1 面临问题

历经十年使用,公园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喜爱。同时也发现了公园建设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公园内部设置的活动区及休憩空间不足,如儿童区,老人区等。公园局部水景水池高差达到五六十公分深且常年处于无水状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公园在文化方面设置过于繁杂,各个朝代都有,无法突出苏颂为主的纪念性主题文化。许多纪念性公园建设,都是一味的去追求别人的方案与方法,选取了并不适合对城市的方案与方法。并且在一些政策上,由于规划理念的不足,其所蕴含的生态效益降到最低。许多规划都是出于好看才设计的。没有遵循其自然景观,坚持植物群落的原则。也没有使其古城按照一定程度上发展,即使样子上看上去美观很多,但其带来的生态效益微乎其微。[3]这是不利于保护古城建筑的。所以在建设时应该根据城市的气温或者是土壤等各种因素的条件,结合出来,再进行一些特色纪念性公园的设计。其提出的设计也要根据其所在城市建设或者是古城文化特色相结合,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改造。

1.2 改造的必要性和意义

苏颂公园现状存在内部设置的活动区及休憩空间不足,如儿童区,老人区等;公园局部水景水池高差达到五六十公分深且常年处于无水状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公园绿化方面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乔木种植过度密集,分布过于均质化,造成无法提供市民游览参与停留和休憩,地被种植过密也容易带来养护成本增加等问题;公园在文化方面设置过于繁杂,无法突出苏颂为主的纪念性主题文化等问题。

苏颂公园是为了纪念苏颂而建造的,苏颂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和药物学家,其具有强烈的好学精神,是众多学者的典范,其含有 “舒展科学长卷,荟萃中华智慧”的主旨精神通过以苏颂为主题,讲述中国科学的发展史,以古城的文脉,以苏颂的故事为核心,突出其纪念性意义及价值,宣传科学精神与科学的文化,打造集滨河观光景观带、疏林草地保育区、康体运动区、旱溪生态体验带、苏颂历史文化轴功能分区为一体的特色纪念性公园。

2 通过苏颂公园改造凸显古城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2.1 精准定位纪念性文化主题,凸显古城文化

对于纪念性公园的古城文脉建设而言,公园在文化方面设置过于繁杂,各个朝代都有,无法突出苏颂为主的纪念性主题文化。所以在设计上,也应当精准对标古城文化,苏颂公园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苏颂而建造的。苏颂是宋代人,他在医药和科技方面有着巨大的成就,是古代渊博的学者之一,苏颂好学,是众多学子的典范,在苏颂公园的改造中,以“户外自然博物馆”为概念,设计几个不同形式水景,还有两条轴线的设计,一条科技轴,体现苏颂的科技成果;一条人生轴线,体现苏颂的人生经历和医药方面的成就。其不再是以一种单一的景观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而是将人生的寓意和古城的文化充分的融入到公园的建设当中。从古城发展看苏颂人生科技,通过古城的文化,来增强其纪念性公园的附加值与文化的意义。除此之外,其还打造了苏颂特有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节日,将“学究天人 理学先哲”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究天人,就是指苏颂知识的渊博,苏颂是理学先哲,在很早之前,朱熹就曾经评价过他 “道学渊深”,宋代的道学就是理学,而清代的理学家李清馥在《闽中理学渊源考》中,也认为北宋同安苏氏是理学世家,苏颂是其代表性人物。为了深层挖掘其文化思想,改建后的苏颂公园也将为一年一度的“全球苏颂文化节”提供举办活动场地。其不仅保护了古城的原有形态,又为其当地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效益。

2.2 以公众参与为目标的设计策略

而古城文脉的纪念性公园景观的设计目标,是游客在更加放松的状态,参与到公园所呈现苏颂“缔造”那段辉煌的历史文化场景之中,在苏颂公园改造中采用一些能够休闲且互动的项目。比如说增设了儿童区提供了以家庭为单元的亲子乐园。原有盆景园位置改造为老人区,提供老人集会、晨练、棋牌等功能空间的同时可感知到苏颂书法及诗词歌赋作品。并破除原有沿溪岸,利用退台台阶形成人们滨水休闲空间,大大丰富了公园体验感。这些点滴细节都是“苏颂文化”与现代城市生活的交融,古为今用的新生活方式。展现了古城文脉的中心思想,提高了其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加强了它的公众参与程度。[4]

2.3 以自然生态为基底的纪念性公园

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古城的生态效应,而在古城文脉的纪念性公园的规划中,需要打造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去弱留壮,就地移植”的改造原则,对现有平均分布的乔木进行梳理。与古城风光充分结合在一起,不仅发挥了生态效益,还衬托了古城的原生态环境,打造了绿色文脉。

3 结语

而对于具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而言,纪念性公园的打造如何承载这些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以现有公园自然的生态基地为依托,将纪念性人文主题文化的挖掘和展现作为第一要义,把处在自然中的公园当做区别于“室内博物馆”重要因素,以“自然户外历史文化博物馆”为概念,通过和自然亲近接触的过程中,体会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纪念性主题公园的打造,如何延续古城文脉。寻求探讨更加多元的视角、呈现方式和可能性。

猜你喜欢

纪念性文脉古城
从秩序感到纪念性:宗教建筑的空间构建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安居古城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在现代纪念性园林中的应用
春秋古城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