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教育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必要性研究
——评《水污染控制工程》
2020-01-07廖蕙兰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骆 蕾,廖蕙兰(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需求量大幅提升,但受不健康发展观念等的影响,各地均面临程度不一的水污染问题,加之我国淡水总量有限,人与水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因此,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成为当前一大重点社会问题,各高校也将“水污染控制工程”列为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3版)由彭党聪主编,系“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环境工程专业规范(草案)中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基本内容”,在《水污染控制工程(第2版)》的基础上修改和补充部分内容而成。通览全书,有如下三大特点:
一、 内容全面,覆盖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应用
对于环境管理、环境工程等专业而言,水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在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目前国内外都面临着水污染问题,学习水污染控制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掌握水污染处理的常见方法与技术,对于学生的就业或进一步深造等能起到重要作用。
该书详细阐述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全书除总论外,共有8篇24章,分别介绍了不溶态污染物、溶解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利用化学、生物技术转化污染物的方法,废水的再生利用与排放,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污水处理厂(站)设计与水环境区域综合防治等。
另外,编者对水污染控制领域涉及的主要专业术语都给出了英文对照,便于读者查阅,以及在读者阅读外文资料时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二、 重点突出,体现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新政策与新思想
随着科技的进步,水处理技术、水污染控制方法日新月异,这就需要加快相关教材的更新速度,补充最新的理论与技术,让读者更快地了解、掌握新技术与新方法。
该书在保留第2版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近20年来水污染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力求全面体现各种新政策、新思想、新工艺和新方法,使读者在掌握水污染控制基本理论的同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第二篇“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为例,编者详细地介绍了“重力沉降法”“混凝澄清法”“浮力浮上法”“阻力截留法”及“离心力分离法”“磁力分离法”等6种方法,对每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对象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与分析,使读者能够通过学习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同时,编者在各章末均设置了习题与思考题环节,便于读者更好地掌握该书内容。
三、 思路创新,明确了水资源保护教育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必要性
随着国内各高职院校的发展,招生数量及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城市的用水大户,并且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使得将水资源保护理念融入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用水观念极具必要性。实际上,新时代水资源保护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紧密相连的同时,又高于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表现出传承价值相同、导向价值相同的特点。
该书编者通过介绍水环境的污染与防治知识,告诉每位读者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只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才能真正从源头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减小水污染控制的难度。实际上,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融入水资源保护的内容,能够让每一名学生都认识到水资源保护不仅仅是自己的义务与责任,更应当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在爱护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资源,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水污染控制工程》一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思路创新,既可以作为各高等院校环境管理、环境工程等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还可以供从事环境管理工作的人员、厂矿工程技术人员自学或参考使用,是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