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领域下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探究
2020-01-07孙德新
孙德新
(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职业技术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化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生本教育领域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探究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的,是学生在化学世界里成长不可或缺的一步。
一、围绕学生生活展开——丰富学生生活素材
化学生活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本化学课本,是一种实验现象,是一次实验成功的体验,是出现在脑海中的化学知识,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更是无处不在的[1]。教师应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学习资源,以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化学学习机制。但是,部分教师在采取生活化教学时,没能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学生看不到化学学习的意义,学习效率低下。鉴于此,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加入生活元素,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素材。
例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这部分内容时,要想使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使其掌握氧气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并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乐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火为人类活动做出了哪些贡献吗?你们用过火吗?为什么有的东西一点就着,而有的东西却不易点着呢?怎样才能使火烧得更旺呢?”从而使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对燃烧的条件进行了解和总结。学生在拿到问题后,会与周围小伙伴进行分析和讨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棉花、酒精灯、蜡烛、烧杯等实验工具进行实验操作,鼓励学生探索燃烧的条件。学生通过不同的小实验,可以发现燃烧不仅需要可燃物,还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同时也需要氧气。这样一来,学生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也很好地掌握了“燃烧的条件”这部分内容的相关知识。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教学,可以使学生看到化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获得充足的生活素材。
二、围绕教学情境展开——增加课堂教学活力
情境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为学生加入的动态教学元素,它可以增加课堂的灵动性,使学生看到不一样的化学世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因条件限制而无法获得的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部分教师在使用教学情境时,对情境没有进行筛选,导致情境使用效果不佳。鉴于此,化学教师在选择围绕情境展开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这样才有助于增加课堂的活力。
例如,在教学“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部分内容时,要想使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并能够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取新物质的实验步骤,加深对氧气的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视频,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分析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学生观看视频后,会对氧气的制取有初步的认识,同时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固体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等基本的化学操作步骤。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对药品的取用进行探究,能够掌握加热固体的技能,有效把握实验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完成实验操作,从而加深对氧气的认识。由此可见,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验的模板,使学生在实验模板的指导下,清晰实验的走向,从而增加学生操作实验的自信心,使课堂充满活力。
三、围绕学生合作展开——创设良好学习环境
合作,在时代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它让人们看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拓宽了人们的发展渠道。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满足市场经济社会对实践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打下更广阔的“江山”。但是,部分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不闻不问,甚至过于放纵学生,导致学生的合作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鉴于此,化学教师在学生合作时,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部分内容时,要想使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办法,了解其背后蕴含的化学原理,并学会使用实验室的基本装置,掌握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组织学生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解决出现的实验问题,不断推动学生的进步。学生分组后,可以先围绕实验进行分析和讨论,确定实验步骤和实验中需要考虑的情况,为实验奠定理论基础。在实验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并在沟通和交流中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闪光点。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不仅能够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学会对发生装置进行设计和安装,还能够明确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更多的化学原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借助沟通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
四、围绕学生实践展开——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
实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进步的保障,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后盾。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实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真理,把握真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技能。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强势压榨学生的情况,不仅没有将课堂还给学生,没有将学生视作课堂主体,反而挤占了学生的实践时间,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化学教师应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应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时,要想使学生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的化学精神,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新的化学技能,提升学习素养。在实际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铝片、铁片、铜片等不同的金属片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究,挖掘金属的物理性质;还可以利用稀盐酸或稀硫酸等探究铁片、铜片等金属片的化学性质,观察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分析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在学生实践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思维,巩固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可以看到更多有意思的化学原理,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实践展开教学活动,有助于使学生深入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增强其学习自主性。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围绕学生生活、利用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合作、鼓励学生实践等方式,对生本教育领域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丰富教学资源,增加课堂教学的活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