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政治生活化教学研究

2020-01-06王金玲

人物画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政治学科教学实践高中生

王金玲

摘 要:政治学科是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随着社会政治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政治的重要性。现在老师也在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政治课程的教学随着改革而不断深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逐步将生活化的因素融入进去,使生活化的因素贯穿高中政治教学的每一个阶段。

关键词:高中生;政治学科; 教学实践;生活化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高中政治学科社会属性更为鲜明,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及爱国情操等多方面的发展。由此,政治教师要严格把好教育关,以切实提高学生思想节操为根本目标来展开具体的教学,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将学生日常的生活体验有选择性地引入教学中,拉近高中政治学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将政治教学真正融入学生生活中,并带领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及方法理解和感悟生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高中政治学科相关知识的学习。

一、生活化教学的定义

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政治,使政治与生活二者交融。这也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政治教学的时候,要联系实际,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政治的理解更加强化,本来学习政治就是应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化这个创新概念,可以使学生激发学习政治的激情,提学习效率。更深入地讲,可以让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的方式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质的提升。

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课堂教学氛围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能够促使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有效落实。因此,教师应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认可,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在开展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前,先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保持足够的耐心与坚定的决心,为学生树立榜样,带动学生不断进步。

(二)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

政治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提升学生自主参与性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师生间应逐渐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良好的关系建立前,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平等待人。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改变以往形象,保持和蔼、幽默和宽容的态度,可采取问答、小组讨论以及情景模式等方式,改变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民主性。如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课教学中,教师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经济、政治三者间关系,并掌握使用马克思辩证观点对相应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相关资料,改变以往直接讲述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展现文化、经济和政治的相关图片与视频,结合视频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我的家乡茶文化盛行,经常将茶当作药、粥或者饮料使用,你们的家乡文化有什么特点呢?”此时课堂氛围明显更加活跃,加入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回答过程中,学生会纷纷列举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文化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吗?不同文化发展中有何共性?”然后,教师可以在多媒體中引入“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等关键词,将生活化内容与课程联系起来,并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通过联系家乡文化生活,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接受度。

(三)构建“生活化”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高中政治课程评价体系中通常涵盖政治学科的方法、能力、技巧及相关知识、价值观等方面。虽然覆盖的方面很多,但是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完善。由此,教师需要将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内容融入具体的教学评价中,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实践及成绩等多方面的内容添加到整体评价体系中,从而对教学的整体效果做出最为全面客观的评价,这有利于高中政治教学的改进和完善,能够实现对学生实践及学习能力的双重考核。

利用生活化评价体系可以将教学评价与学生的具体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评价标准的规范下,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思想变化进行关注,及时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实施生活化教学目标

与生活脱节的教学内容是缺乏活力的,也难以吸引学生的目光,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实施生活化教学目标,以生活主题为基础,将政治理论知识融入生活主题之中,体现出时代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新课之前,可以引入生活中的故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将生活中的相关内容如“黄金上涨投资者高兴不已、股市下跌股民非常伤心、农民工拿到工资喜极而泣、贫困学生交不起学费满面愁容”等,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呈现一系列图片之后,教师可以马上提出问题:“是什么让他们的神情有所不同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金钱。”这时,教师可以引入货币和商品的相关内容,最后提出“金钱是不是罪恶的根源”等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金钱。人们在生活中都会用到金钱,它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金钱本身没有错,关键看怎么得到和怎样使用它。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正确地看待金钱,不要不义之财,获取钱财要合乎法律、合乎道德。可见,生活化教学目标的实施,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热爱政治课堂,并且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霞. 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构建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 v.4(05):48.

[2]宗敏.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之我见[J]. 中华少年, 2018(4).

猜你喜欢

政治学科教学实践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初中政治教学应当强化思想教育引导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政治学科教学体系构建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多媒体信息工具在政治教学中的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