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俄罗斯肉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0-01-06黄家伟

食品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肉制品中俄肉类

黄家伟

中国和俄罗斯在肉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合作基础良好、互补性强,肉类也是两国传统贸易的重要支柱。

2020-2021年为“中俄科技创新年”。农业和食品领域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俄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2020年11月19日,“中国-俄罗斯肉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会同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联合俄罗斯戈尔巴托夫食品系统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本次会议的召开促进了中国和俄罗斯肉类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强了双方肉类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中俄两国肉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中俄双方科技主管部门领导、肉类研究领域资深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俄双方肉类科技领域合作将持久而深远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伟、俄罗斯戈尔巴托夫食品系统研究中心主任Kuznetsova Oksana、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农业科学领域组织协调司司长Bagirov Vugar Aliyevich、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孙传范分别为本次会议致辞。

Kuznetsova Oksana主任在致辞中表示,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如期举办中俄科技创新年的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她希望这次研讨能够通过两国科学家的沟通交流,从而促进肉类行业技术开拓创新,引领行业加快发展。

Bagirov Vugar Aliyevich司长在致辞中提到,作為2020—2021年中俄科技创新合作年的一部分,中俄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合作的观点一致,这对两国具有战略意义。现如今,国际科学合作是发展“开放科学”的必要条件,“开放科学”使不同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共同面对现代全球性挑战和威胁。他相信,此次研讨会的参与者们将能够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为保持国家间的合作做出卓越贡献。

王守伟主任表示,这次中俄联合举办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两国肉类科技领域产业界以及饮食文化方面的交流,也希望以此为契机,持续为两国业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做出贡献。

孙传范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是中俄务实合作中最富前景的合作领域。俄罗斯在肉类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力突出,肉制品加工技术成熟,加工工艺与产品配方先进,特别是火腿、香肠加工领域和产品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中国和俄罗斯在肉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合作基础良好、互补性强,肉类也是两国传统贸易的重要支柱。

随后,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和俄罗斯科学院戈尔巴托夫联邦食品系统科研中心以中俄科技创新年为契机,就肉类领域科技创新开展长期合作,线上、线下共同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技术创新、标准制修订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持续深入合作。

剖析肉类产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会议期间,多位专家围绕中俄两国“肉类产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肉品科学研究热点、肉类领域前沿技术”“肉类食品安全现状、食品标准情况”等主题作了相关报告。

在学术报告环节,王守伟主任从中国肉类加工企业情况、中国肉类科技发展、中国肉类科技现状、中国肉类产业科技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对我国肉类产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详尽报告。报告中提到,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肉类产业经历了迅猛的改革发展,在关键科学问题攻关、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肉类产品安全控制、品质提升、营养保持、标准化加工和绿色制造等关键技术取得一系列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中国肉类产业正在经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Kuznetsova Oksana主任在报告中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俄罗斯肉类产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以及俄罗斯肉类进出口的相关情况。

聚焦肉品科学研究热点和肉类领域前沿技术

俄罗斯戈尔巴托夫食品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Semenova Anastasia在《俄罗斯肉类生产加工领域的主要科研方向》报告中简单介绍了俄罗斯戈尔巴托夫食品系统研究中心的简要信息以及该中心过去5年内肉类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主要研究覆盖以下几个领域:形成关于改变动植物来源的生物物体的组成和性质的科学知识体系,创造资源节约型技术,确保农业原料的高效深加工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先进技术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生产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各种功能性和特殊用途产品;通过对安全、质量指标的监测和建立高度敏感的农业原材料、已使用过成分和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方法,对食品原料和食品的生产和经营进行系统分析、预测和风险管理。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孔保华作了题为《健康肉制品-低盐、低硝和低脂肉制品的研究开发》的报告。孔保华教授表示,低脂、低盐和低硝酸盐肉制品的研发是肉类产业面临的新课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报告中介绍了低钠盐配方开发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猪油甘油二酯制备及低脂肉制品的研究、亚硝基血红蛋白制备及降低亚硝酸盐作用以及微生物适度发酵替代亚硝酸盐的研究。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孟少华在《肉类加工企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报告——以双汇为例》报告中介绍了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简要信息,并详细介绍了全自动火腿肠生产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等双汇独有的先进肉制品加工技术以及双汇开发的两款全新类别产品。

关注肉类食品安全现状

俄罗斯戈尔巴托夫食品系统研究中心技术法规与质量管理体系部高级研究员Kuzlyakina Yulia在题为《俄罗斯肉类工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化》的报告中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在肉类工业领域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法规,俄罗斯和中国在肉类产品国际标准化领域的互动实践,制定肉类和肉制品领域标准的发展计划和前景。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于肉类食品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由于肉类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肉类安全标准的制定。”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院长助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家鹏在《中国肉类食品安全及标准现状》报告中提到,自2007年以来,中国已建立了肉类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包含超过600个相关标准,其中29个为国家强制标准。

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李莹莹作了题为《中国肉类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报告,详细阐述了肉类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李莹莹表示,肉类食品的安全问题与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近些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逐渐加大对肉类食品的抽检力度,近3年肉及肉制品的整体合格率在98%以上。近年来,我国肉类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基于光学特性的肉品品质快速检测技术、肉品品质计算机视觉判别技术、肉品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等发展迅速,且新型检测技术的灵敏度、检测速度、便携性、选择性都在不断提升,部分检测技术逐渐形成标准开始推广使用。

在交流研讨环节,中俄双方针对肉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儿童食品标准和产品要求、营养健康肉类产品需求、肉类食品掺假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即将结束之际,俄罗斯科学院专程发来贺信祝贺会议成功举办,同时感谢所有参会者,并祝愿大家在科技工作中取得进一步创新,为世界和中俄两国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俄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已经成为双边关系最重要、最持久、最活跃的纽带之一。双方科技人员往来日臻密切,科研合作机制日益灵活,科技产业关联更加紧密,区域合作空前高涨。此次会议学术报告、交流研讨等环节气氛热烈,“线下+线上”的会议模式使学术交流、思想碰撞更加方便、快捷,虽然新冠疫情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科技进步、学术交流的脚步从未停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俄双方在肉类领域的合作将会更加深化。

猜你喜欢

肉制品中俄肉类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苏丹将扩大牲畜和肉制品出口市场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肉类加工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欢迎订阅2016年《肉类研究》杂志
GC-O风味分析及R-index法在发酵肉制品排序中的应用
肉制品致腐微生物溯源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