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蜿蜒流淌古城伴水而生京杭大运河之通州
2020-01-06邱璇
邱璇
人如画中,天地合一
时间定格在清乾隆年间的某个寻常天,乘船游览在大运河北京通州段的潞河(即通州至天津一段河道古称)、通惠河,经过东浮桥(现通州新华大街东端的东关大桥处)和北浮桥(现通州城北关外北关闸处),一片漕运盛景。船渐行渐缓,向码头靠近,这码头非同一般,是漕运的专用码头,是专门用来验收北京通州国仓的漕粮,叫石坝,在不远处还有另一个叫土坝。每年漕运期间,人们将粮食等重要物资先运到临河大光楼(又叫验粮楼),由户部官员在此验查漕粮质量。而后,由通惠河转运入京城,一晚上通常要运3万石,而另一处的土坝一晚上则要运5万石。此外,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在石坝码头处号房即临时粮仓外,还有一处露天粮囤,是存储应急用的粮食。这么大的吞吐量,要多大的船队阵势才能将漕粮等物资运送到京城呢?转身,望见河面大小船只150余艘,有官舫、漕船、驳船和客船等。打听后得知,官舫是漕运粮储的机构——户部坐粮厅的厅丞冯应榴所乘坐的船,而漕船则是朝廷所用的运粮船,还有转运漕粮的驳船和客船。随船而行的是分工不同的船员,有船夫(摇橹撑篙驾船者)、纤夫(岸边引船前行者)、浅夫(疏淤排浅者)、标夫(插上标示以警示浅滩或漩流处者)、脚夫(码头处扛运漕粮或其他货物者)、篙夫(撑篙行船者)、轿夫(抬官员富商所乘轿者)、运夫(用车辆或牲畜运物者)、贩夫(在河边流动出售饮食或用品者)、匠夫(在河畔手工制作或修理器具者)、村夫(当地居民)以及官员、衙役、士人等各阶层800余人,可见漕运在当时的发达程度。
千年運河上的书院文化和饮食文化
下船回到陆路,启程沿大运河两岸逛逛古迹,看看风土人情,了解运河一带的文化。多年从事运河航运的船家、码头工和拉纤人一代又一代地在运河上劳作、生息,形成了运河人家生活的独特风情。位于大运河北端的通州,著名的漕运码头所在地,明清两朝均在此设立仓场总督。这里商贾云集,是北方地区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经济发展水平相当高,因此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商贾、旅人都在沿河城市定居,形成了运河文化带。
明清时期,先后共有五所书院应运而生,即明朝的通惠书院、杨行中书院、闻道书院、双鹤书院和清朝的潞河书院,这些书院多和大运河关系密切,且都坐落在大运河北端西畔。它们与通州文庙和通州贡院,共同成为大运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潞河书院对大运河沿岸的文化教育影响较大。由于潞河中学比较有名,所以一提起潞河书院,不少人觉得它就是潞河中学的前身。其实不然,经考证通州还曾有一座同名的潞河书院,它们都用潞河命名,但却是两座独立的书院。最早的潞河书院是官立的,由坐粮厅借出450两库银,买下居民的房屋作为书院,请人来讲学。后来,因为坐粮厅亏损,潞河书院房屋便被抵押出去,关停。之后,这所官立的潞河书院一直因为经费的问题命运多舛。直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潞河书院不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学生数量,都是创建以来最大的。后因学生太多,书院建筑不够用,又扩大规模,之后在书院内设“鸿文社”,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通州官立小学堂。
而另一座潞河书院,则是潞河中学的前身,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通州创办的学校。开始叫潞河男塾,招收穷苦子弟,给予衣食和教育。到了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潞河男塾升格为大学,改名为“潞河书院”,同时附设中学一所。1919年,原“潞河书院”附属中学改为私立潞河中学。所以,前者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书院,后者则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产物,相当于教会学校。
从“画中游大运河”中醒来,走进如今的潞河书院——潞河中学,别有一番韵味。校园环境清幽雅致,学校的主楼名叫“谢氏楼”,1903年建成,是由灰砖砌成,砖墙上爬满青藤,有钟塔一座,外形有点儿像教堂,它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叫“红楼”。主楼后面有湖泊小山,古树成林,地上野草丛生。我们沿湖畔曲折的小路散步,潞河中学的老校门便掩映在湖畔中,好像西方古城堡大门,校门两侧有白色大理石,石上刻字,分别是“潞河中学校”和“基督圣教会”。校门不大,然而灰墙白石,字体庄严,自然有种恢弘伟岸的气度。
在饮食文化方面,著名的“通州三宝”,即小楼烧鲶鱼、大顺斋的糖火烧、万通酱豆腐,它们的形成就是运河文化的直接产物,走大运河水路转道通州的官民商旅就非常喜欢“通州三宝”。大顺斋的糖火烧是明代末年南京人刘刚研制而成,形成了符合南北方人口味的糖火烧;万通酱豆腐所用的坯料就来自绍兴,经由运河运抵通州;而小楼烧鲶鱼的鱼就来自北运河。
流淌了千年的大运河,还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运河的通州段有面人、风车、毛猴等民间手工艺,还有漷县龙灯、运河号子等民间艺术。
悠悠古运河漕运通济之地
通州为何会这么繁华?我们还得从历史谈起……
金朝开辟的潞水漕运河道,被元、明、清三代沿用,成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称白河,明称白漕,清称北运河。自金代起,通州便是北运河的北端;自元代起,通州就一直是大运河的北端,其漕运通济之战略地位不言而喻。然而,通州是漕运通济之地应该追溯到秦汉时期。早在秦始皇统一后,为了充足供给守卫长城官兵的食用,朝廷委派众多官吏到近海富庶的黄垂、瑯琊等郡去征收粮物,或车或船运到今天津海河处,再由北河即白河(今北运河)用船转运到今通州城外,然后用车陆运至北边长城一线。可见,现在的通州在2000年前就已成为漕运通济之地了。
金天德三年(1151年)建设首都燕京,大批粮物需要从淮河、黄河流域征调,沿永济渠故道水运到丁字沽(今天津),再沿潞水(今北运河)运至潞县(今通州)城东,然后陆路转运到首都建设工地供用供食,遂“漕运通济”之意,将潞县升置通州。贞元元年,首都建成,金朝将都城自今黑龙江省阿城迁至燕京,改称中都,这便是先有通州后有首都古谚的由来。
元代朝廷为快捷而充足地将江淮流域的物产运到大都城,先后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将隋唐时期的大运河截弯取直,将西绕洛阳的河湾裁掉抛弃,再重治白河,最终形成了京杭大运河。同时,为了改善大运河北端通州(包括张家湾)到大都城之间的转运问题,元朝廷又先后开凿了坝河(通州永顺镇北马庄至大都城东门光熙门,即今东直门外)和通惠河(今通州张家湾城址至大都城内积水潭),由京杭大运河运到张家湾、通州的大量粮物,再由通惠河、坝河转运入大都。
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为迁都北京做准备,开始分遣大臣去四川、江西、湖广(今湖南、湖北)、浙江、山西采木,建筑北京宫殿。自江淮流域地区采伐的大批珍贵木材,都各自沿河运至大运河中,再顺大运河运到张家湾。因为当时大运河通州至张家湾间河道水浅滩广,不能行船,所以南方往来的各种船只与木排不能一直运到通州,只能运到张家湾上岸存储,所以在此工部设有木材厂,来存放皇家建筑木材,而称皇木厂,今张家湾镇皇木厂村即因此形成故名。后在嘉靖七年(1528年),直隶巡按御史力排众议,坚持并主持重修通惠河工程,将该河河口由张家湾北移至通州城北,同时将通、张间大运河道加以治理,运河船只可以直达通州城下,缩短京通间陆路转运路程,如此工部又在通州城北大运河西畔设置一处皇木厂,形成村落后亦以厂名为村名,至今尚然沿称。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于通州城东大运河两岸或河中治河施工中,曾经出土10根皇木,有金丝楠木、铁梨木、鸡翅木、格木、硬合欢木,均为四扒皮枋木,长7至12米不等,横截面边长45至70厘米不一,皆尚坚硬不朽。另据潞城镇郝家府村民邓玉等多位老人描述,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于村东南运河中捕鱼时,曾站在斜沉而翘出水面一端的皇木上撒网,现该木依然在河中;又1998年在南运河内探找沉船时,于近北岸处曾探知一根皇木。据上述皇木被发现地点,再读《明史》所记“大水将皇木厂皇木漂尽”之况,可以准确推断在通州城东大运河底,必定沉有无数皇木。因皇木质坚而重,着水增重而顺洪水流之不远便沉于河底,旋被沙淤而定。
除木材外,北京皇家建筑還需要大批砖石类建材,也多由南面各地制造、开采,经由大运河运至通州存储,再陆路转运到北京皇家各建筑工地使用。嘉靖七年通惠河重修后,工部所设砖厂亦同皇木厂一样北移到通州城北,城砖与金砖分设两厂,以金砖厂著名,形成村庄后便以之名村,今永顺镇新建村内金砖厂即是。现今梨园镇砖厂村东南不远处,便有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前大运河河道,那里设有一座码头,称中码头。因上游有一座码头(今张家湾镇上马头村东口外)、下游张家湾有一座大码头,此码头居中游故名。由此可见,遍布北京城的皇家建筑的木材、砖料等,全部由大运河运到通州,再转运到北京城内使用。
北京通州的漕运文化底蕴之丰厚,不论是物质的或非物质的,都丰富多彩。再看看张家湾古镇,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大运河漕运文化的重要体现。张家湾古城墙遗址,位于大运河北端水路要塞张家湾城南门外码头,来往于京城的各国贡使、南北客商、各色人等都会在这里水陆换乘,真可谓车水马龙,百货珍奇集于一地。如今再看张家湾,我们只能从通运桥上坑坑洼洼的车辙遗迹来感受在这里留下的历史印痕了。当时因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修建碉堡把城垣拆毁,使这座具有重要军事地位的张家湾古城毁于一旦,只剩下残垣断壁,这段仅存的百米城墙,还是因为早年通县粮食仓库占用围墙才保存下来。而今,这里要还原建设张家湾公园,适当保留园内村落肌理,营造古街村韵,再现水巷茶棚的历史风貌,展示水镇的特色景观,将再现昔日运河上漕运通济之地的繁荣景象。
古运河上传圣火画卷
2008年7月8日晨,农历六月初六,通州大运河畔,一艘典雅的巨大木船坐在岸边黑色气垫上,通体铜黄色,船头船尾各镶龙凤。人们在船首前案子上恭敬地摆列上寿桃、糕点,上香祭拜,祈求大船顺风顺水。锣鼓声中,“安福舻”渐渐滑向水中,船头离开船台最后一个支撑气垫时,站在船头的船工向水中放生了一条鲤鱼,鲤鱼是吉祥的象征。随后“安福舻”主机被开动,缓缓驶向不远处的游船码头,与在此停泊的漕舫船和漕船会合……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水上传递奥运火炬打造了“安福舻”仿古船。运送奥运火炬经大运河通州段送至北京,总长11公里,水上火炬传递的火炬手所乘之船为“安福舻”仿古船和两艘漕船。“安福舻”仿古船的原型是史料记载的乾隆沿京杭大运河六下江南所乘的龙船,其气势恢宏,船上有亭台楼阁,船中央竖立一面绘有巨龙的大帆。船长29米、宽6米,舷窗上的花纹、图案参照故宫的门窗花纹雕刻。乾隆南巡,其排场之大,耗费之巨,前所未有,仅御舟拉纤的河兵就需3600人,需船千余艘。这样豪华庞大的船队行进在运河上,首尾相接,旌旗蔽空,蔚为壮观。
至此,在古老的大运河上,“安福舻”仿古船和两艘漕船完成了它们特殊意义的一站——奥运圣火在运河水上的传递……
古有通州八景 今为城市绿心
了解了通州漕运文化的脉络和古运河上奥运圣火传递的情景,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大运河边上的通州城吧。
记得2019年9月,通州大运河畔呈现了一场美妙绝伦的大运河灯光秀,在北运河大桥设置了一幅中国最大幅宽的桥体水幕,来呈现“通州八景”。“通州八景”首次出现于明代嘉靖乙酉年(1594年)刊刻之《通州志略》创刊中,我们所说的“通州八景”,依次为古塔凌云、长桥映月、柳荫龙舟、波分夙沼、高台从树、平野孤峰、二水会流和万舟骈集。
游走在“古塔凌云”间……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说的就是通州运河码头边的燃灯塔,燃灯塔是通州的标志,也成为了大运河明朝之后最北端终点的标志。行走在大运河北端西岸,不知不觉来到此塔前,由于疫情,没有开门,只好远观。据了解,燃灯塔全称燃灯佛舍利塔,始建于北周,唐贞观七年复建,辽代重建,元大德间、明成化间均予以维修,故有“古塔”之言。
塔内藏有数百颗粟粒大小的舍利子,颜色是淡黄色、红色,像宝珠一样,被拾到后保管在佑胜教寺。这座塔经历过两次地震和多次人为破坏,后来在须弥座上重建,形制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塔,由须弥座、塔身与塔剎三部分组成,全高56米,是当时北京最高的塔。砖瓦、拱门、佛像、装饰等非常精美,且全塔砖表涂白,故有“冰虬峭立倚云霄”之句。在每椽和每角各悬铃一枚,共悬铃2248枚,为全球塔上悬铃数量之最。
沿大运河南下,来到大运河的南岸——城市绿心,它相当于3.8个颐和园的大小,西边以东六环为界,南至京塘公路。依据清朝《潞河督运图》中的运河文化带的绘制内容,在这里设置了传承运河文化的一故道、两柳堤、三景区、八节点,置身“绿心”犹如画中行。
走,去看看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踏進公园南门,只见星型园路,主干道两侧铺满了很多赏心悦目的花草,能认得的有雏菊、月季、鸢尾。在主干道北侧,有一座古建筑风格的敞轩,回来查阅资料,得知是单檐悬山式建筑,采用传统的四梁八柱的建造方法,糅合了廊、殿、亭、阁楼的风格,建有红柱灰顶,融入了万字福、团花墙等中国古典庭院的元素,从这里可以开始欣赏绿心的别致景观了。向东望去,一座青石点缀的广场被葱郁的树林环绕,可谓一松一画,一石一态,如诗如画。回到主干道继续前行约500米,可见一座纯木结构搭建的短廊,是青砖灰瓦的建筑,从大木立架到苏式彩绘,绘出了通州当地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
北赏樱、南观湖是它的一大特色。也就是说,按照规划,北侧依山体地势,种了大量的樱花,待到山花烂漫的春天,来北京游玩会又多一个观赏樱花的打卡地了。站在北侧樱花小山的走廊中不必移动,又可以赏到南侧的湖水景观,俯瞰清澈的湖水,湖边、栈道、滨水平台、湿地应有尽有。走在六角形的环绕公园道路上,分别铺设了8米宽的骑行道和3米宽的步行道,全长5.5公里,中间有休息岛,两边是银杏树,可以边逛边欣赏美景。继续往公园中心的瞭望台走,登上20米高的瞭望台,于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和大运河尽收眼底。
“春赏桃李,夏伴梧桐,秋染银杏,冬见苍松”是对这个城市绿心最贴切的描述。
大运河上每一个科学成就都不会是孤立形成的;每一处遗产,或多或少都可找到传承的印记;每一种文化现象又都具有沿岸的普遍性。这流淌了2500年的河水,远远不只是积淀了各种文化,更是流动着的文化。大运河北京段横跨六区,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巨变,为北京烙下了古老的文化印记,“文化”和“现象”的汇合,构成了共通的认同感和价值观。其实,我们,都是大运河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