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史料,增强历史教学深度

2020-01-06庄品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50期
关键词:史料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庄品祥

【摘要】史料是研究历史现象的重要辅助工具,若能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将有助于增强历史教学深度,使学生更为清晰、全面地了解到当时的史实及背景。基于此,教师应重视对史料的选择,明确史料的应用时间,真正发挥出其优势。因此,本文从史料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史料补充,完善思维体系;史料练习,巩固学习效果三方面对如何巧用史料,增强历史教学深度展开了探讨。对史料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历史史实之间的距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学思维,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

史料在历史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也同样发挥着积极影响。史料的种类和内容多种多样,所起到的作用也有着诸多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前提准备,以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借助对史料的有效应用,还能够让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更深的信服感,使大家对史实研究也产生兴趣,这对于强化初中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和能力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史料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史料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使学生针对所选史料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探索兴趣,继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史料进行导入,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发展。但是,为了建立史料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在选择导入所需的史料时,既要保证史料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又要确保史料能够在导入中起到激疑和增趣的作用,如此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学习新的历史知识,这对于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以及听课效果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教学为例,为了将学生引入到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中,笔者非常重视教学前期的导入。所以,在教学之前,笔者便选择了合适的史料,以借此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思考与探索。为此,笔者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段史料,具体如下: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汉书》史学家司马迁。

在展示史料的同时,笔者还播放《张骞通西域》视频,借二者之间的呼应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讨论,并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从“凿空”这一说法中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产生了兴趣。之后,笔者还安排大家分享自己从史料中所提取的信息,从而在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借助史料导入这一过程,学生快速进入到对该课知识的学习中。除此之外,笔者还借助其它史料的展示,带学生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使学生逐步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并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史料补充,完善思维体系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本身就起到了一定的补充性作用,非常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脉络。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相关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前提准备,要有意识地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搜集相关史料,并进行有效的整理,以借此完善学生的思维体系,使学生能够遵从“论从史出”的体系,在探究和分析史料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有效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当然,在借助史料对课程知识进行补充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性、独立性理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以《盛唐气象》的教学为例,该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阶段的繁荣景象。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体验到盛唐的繁荣经济、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等内容,笔者决定借助史料进行补充,并引导学生在分析史料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维体系。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播放一段表现盛唐景象的影视剧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高度的繁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笔者将学生进行了分组,并要求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对课程内容展开合作与探究,进行初步的总结,从而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与融合中促进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对该课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笔者将提前准备好的史料分发给了各小组,并要求大家进行史料分析,明确史料是如何展现盛唐繁荣的,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维体系,促使学生在课程知识与史料补充的双重引导下对该课有更为深刻和广泛的认识。

三、史料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相较于其它学科而言,历史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做到融会贯通,且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借助史料练习来达到这一目的。通过对史料的应用和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对学科知识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把握。为此,教师要精选史料内容,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展开史料探究,引导学生将史料与课程知识相结合,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灵活运用史料的过程中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进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清朝经济发展与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笔者非常重视对史料的应用,并借此为学生提供史料练习的机会,以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笔者借助相应史料依次带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三大内容,并展示文字、图表等多种史料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在史料练习中加强学生对该课知识的理解深度,进而逐步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有效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同时,史料练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与探究的过程,学生往往能够在分析史料的过程中形成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直观性认识,从而有效巩固学习效果。

总之,史料在初中历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史料的有效应用,引领学生在分析史料的同时能够将其与课程知识相衔接,从而深刻理解新知识。在这一基础上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必将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并实现对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堂.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28):306-307.

[2]廖石金.探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细节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234-235.

猜你喜欢

史料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