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2020-01-06陈意通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50期
关键词:烧水审题题目

陈意通

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不单单表现在认真细心读题,更多的是一种思维能力的体现,培养良好数学审题习惯对提高小学生阅读思维是一种好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战略举措。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审题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审题方法的掌握和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是需要教师着意训练的。它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合体探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在数学课堂上,大多数成绩中上的学生虽然都能够较好地掌握数学的各知识点,也能将作业完成得相当好,但在课后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或考试,往往患得患失,不是这里看错就是那里做错,也就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但只要教师重新读题,指点要点,立刻能够做对。于是,我们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给学生扣上粗心、马虎的帽子。其实不然,这些学生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是学生审题能力薄弱。而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解题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能力素养。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而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审题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成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在多年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发现小学生审题不清,总结如下:

二、审题不清的原因及对策

(一)注意文字能力水平,文字是思维的窗口。文字能力掌握对学生审题至关重要,一定要先认识题目的文字,理解题目意思,增加阅读量,并把字典带身边,把字典当成不单是学习语文的帮手,还是学习数学的朋友。斯托利亚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可见,阅读对数学的重要性。

案例一:在里填入数字,使两道算式成立,并且竖着看是一个成语。

(+-×=

上    面    牛     花    拿

÷ ×+ =

下      方     毛    门    稳

文字方面欠缺的一些学生,看到题目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产生胆怯心理,逐渐变成学习不够积极,结合一些成语第一反应是七上八下、四面八方、九牛一毛、五花八门、十拿九稳套进去检验,结果如下:

(7+4-9)×5=10

8÷8×1+8=9

(二)新课标理念下,教学模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或教师的满堂灌了,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模式。教师从事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让学生不仅仅学会课本知识,还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所以教师不仅仅配教材,更关键的是配自己的学生。农村学生总体素质有待提高,就要从基础严抓,待提高认识后再逐渐由浅到深。同时班上学生成绩也参差不齐,平时布置作业也要因材布置,层次分明。学生是教育的客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也受到学生自身特点的制约。没看清题目、按老印象思维定势去完成或是没注意关键性字词,例如,画出下列图形所有的对称轴,很多学生只画一条对称轴,没有看到所有。只有让学生實践操作,如此重复,才能深刻理解其中含义。

(三)认真领会数学特有语言,挖掘其隐藏信息,使题目信息容易化解。数学阅读理解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数学中的语言总是非常简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隐藏的、含蓄的。小学生在阅读数学题目时,常用到“加法”方式来通过自己的教学知识,补足或扩展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意义才能充分理解。

案例二:8078008546从右向左数,第1个8在(    )位,第2个8表示(      ),第3个8计数单位(    ),看似简单,其实3个问题都不同,第1个问的是数位,第2个问题是意义,第3个问题是数值,一定要对3个问题学会区别。

(四)生活中注重语言交流,把数学审题思维用在生活中,激发学习数学兴趣,使数学思维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案例四:沏茶、烧水:8分,洗水壶:1分,洗茶杯:2分,接水:1分,找茶:1分,沏茶:1分,家里来客人要烧水沏茶,至少要多少时间?大部分学生会做成,洗茶杯(2分)→找茶叶(1分)→洗水壶(1分)→接水(1分)→烧水(8分)→沏茶(1分),当然14分是能沏好茶的,“至少”包含了最少时间。能不能少于14分就能完成沏茶,能不能同时完成一些事情?

洗水壶(1分)→接水(1分)→烧水(8分)→沏茶(1分)

同时完成

洗茶杯(2分)

找茶叶(1分)

烧水的同时完成洗茶杯、找茶叶,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数学问题,节省了3分,1+1+8+1=11(分),抓住了隐含信息,问题迎刃而解。

(五)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把数学当成兴趣,日积月累,水到渠成,会养成严谨、认真、细心审题的习惯。

案例三:某学生家里喜欢吃烙饼又喜欢钻研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在“烙饼”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并激发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3分,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尤其现在高速发展社会,时间非常宝贵,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如何节省时间呢?普遍学生做法:方法一①一张饼2面,3个人每人一张饼就是3张饼共6面,①正②正③正①反②反③反3+3+3+3+3+3=18(分),也就是每次只烙一张饼的一面。

方法二一张饼2面,3个人共3张饼6面,但每次只能烙2张。

【①号饼正面 ②号饼正面】3分

【①号饼反面 ②号饼反面】3分

③号饼正面 3分

③号饼反面 3分

方法一太过于浪费时间,每次才烙1张饼,方法二 ③号饼是独立烙的,能不能有更优化的方法呢?结合学生生活中经历,煎鸡蛋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再优化:

①正②正   ①反③正 ②反③反      3+3+3=9(分)

实践证明,把数学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数学更加感兴趣,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所谓学以致用,用了才不会忘记。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教师,也是培养数学审题最基础、最连贯、最有效的方法。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会指引学生时时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审题习惯。

猜你喜欢

烧水审题题目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烧水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烧水神器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去游泳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