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2020-01-06李巍
李巍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艺术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培养了成千上万的艺术人才,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艺术教育先导根据社会需求,逐步完善艺术门类和艺术专业,促进了艺术教学模式的发展与改革。在传统艺术教学模式下,以工作室教学为基础的艺术教学模式日趋完善。2000年以来,讲究“艺技”并重的实验教学模式逐步成为艺术院校主流,同时也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如何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的优势,成为现代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工作室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平台
在艺术院校中,实验教学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艺术教学模式,特别是2008年以来,各个艺术院校逐步建立了国家级艺术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和实验教学模式在各高校推广。如何将实验教学模式与工作室教学模式结合,是当代艺术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
工作室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其强调“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原则,开创了各类工作室,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对现代艺术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国内以工作室为基础开展的艺术教学出现在1960年前后,是由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开设的,以导师为主体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它的建立,开辟了中国艺术教育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导师制工作室教学模式为中国艺术教育开创了一个新天地,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师傅带徒弟”的单一教学模式,以艺术研究方向为主导,由多位教师共同培养,注重学生的多样性发展,在丰富艺术教育模式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高校扩招、各学科专业新增,国内艺术教育也步入了高速发展期。上世纪80年代,各艺术高校纷纷开设新学院、新专业(以设计类专业为主)成为时代缩影。上世纪90年代,工作室教学模式迅速在全国各高校推广,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当前,艺术高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命名普遍分为两大类:一、在传统导师制工作室基础上,以专业研究方向为主导的分类法,如国画专业的花鸟工作室、人物工作室、山水工作室等,以及油画第一、第二工作室等。该类命名普遍存在于八大美术学院的美术学科中。二、以专业为基础,以创作材料或媒介为基础的工作室划分法,如版画中的木版工作室、铜版工作室、石版工作室等,以及工艺類陶艺工作室、漆艺工作室等,该类工作室主要设置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
艺术类实验教学模式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艺术教育出现了较大转型,从“纯美术”扩展到“实用美术”,设计类专业孕育而生;从装潢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到后来的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等,中国艺术教育迎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发展空间,工作室教学模式也伴随设计类专业的发展而变化。
随着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逐步推广,与工作室教学模式息息相关的实验教学平台也建立了起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成为各艺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法之一。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各高校投入数亿元资金(中国高校扩张期)用于加大实验教学设备购置与实验平台建设,艺术院校也将“实验教学”的理念推广到各个教学环节。2008年,教育部开始建设艺术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实验课程和考核机制,实验教学体系成为艺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教育的特殊性让人很难定义实验教学范畴。从广义上说,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利用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引起实验对象的变化,通过观察、测定和分析,获得知识与发展能力。现今,该教学模式已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广泛应用,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验证书本知识,更着重于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从而具备测试、调整、分析、综合和设计实验方案、编写实验报告等能力。①根据教育大词典关于实验教学的定义,结合艺术教学特点,特别是结课方式,可以说多数艺术课程可界定为实验课程。艺术教学在讲授完基础理论知识后,学生通过一定的实验设备(如版画、雕塑、工业设计、陶艺等)来测试、调整、分析自己的知识理论,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
从这里可以看出,实验教学在艺术教学中具有唯一性和重要性,实验教学平台既有教学服务建设的基本要求,又有艺术教学“研与教”的职责。
工作室教学模式与实验教学模式之间的关联
目前,各艺术高校的实验教学平台有两个明显特点:设备多、规模大。很多平台已成为世界一流实验教学平台,但艺术高校实验教学还有一些不足,如部分实验室或实验设备利用率偏低、专业之间交融较少、实验课程规模较小,大部分艺术院校没有形成一个行之高效的实验教学体系。
经过对众多艺术院校专业、专业方向、实验室设置进行分析后发现,造成这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实验室设置与专业设置不匹配。二、实验教学模式与现有教学模式不匹配。三、实验管理人员、实验技师不足。三个因素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实验教学模式与现有教学模式不匹配,即实验教学与工作室教学的不匹配。
工作室教学模式作为国内各高校最普遍、最基层教学的组织形式,承担了理论教学、实验研究等教学环节,已运行多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而实验教学模式属于后来产物,因历史发展原因,多数人把实验教学模式简单概括为平台建设,忽略了实验在艺术教学中的作用,这也是造成两者不匹配的关键所在。如何做到二者有机统一,是很多艺术院校未来教学改革的重点,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要将实验教学与工作室教学有机结合、统一看待,即以工作室为基础开展实验教学,或以实验教学为抓手开展工作室建设。
艺术类实验教学模式的建设策略
任何教学模式都会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在当代艺术教育中,基本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要融会贯通各类知识,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了解人文精神、前沿科技、社会需求,“通才”教学理念已成为发展趋势。中国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已实行多年,而实验教学模式是近15年才逐步兴起的教学理念,从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来看,实验教学更符合现代艺术教育发展需要,特别是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实验教学能将专业课程中涉及的材料、工艺、过程等知识引入教学,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转换、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验教学模式是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延续,它的建设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实验课程建设和实验平台建设。两个建设的依据都建立在工作室(教研室)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对工作室(教研室)教学特点、需求的分析,结合专业发展,从而制订实验教学模式建设方案。特别是在课程建设中,要细化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據专业教学需求确定实验课程目标,以完成理论指导实验、实验检验理论的教学效果。
建设实验教学模式除了有利于专业教学发展之外,还可以解决艺术院校实验教学人员不足、管理困难等问题。首先,实验教学的教师由专业教师、实验技师两类构成,从理论上讲,专业教师负责理论知识讲授,实验技师负责设备操作。由于艺术教学的特殊性,多数专业教师具备基本实验技能,能完成基本的实验教学及实验设备操作指导。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可以根据这一特殊性,依托工作室教学模式,组建工作室制的实验教学团队,让专业教师一专多能,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让专业学习在实验操作中进行,在教学互动中完成创造,这既便于学生主动认知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利于实验设备的实用,还有利于解决艺术类实验技师人员不足的问题。其次,实验室设施建设以专业为基础,可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平台。平台建设可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校级实验教学平台、院系级实验教学平台、工作室级实验教学平台。三个平台统一由校级管理平台协调运行,将不同级别平台的实验课程、实验设备、实验成果进行资源共享,实现知识互通,达到“通才”培养,可以更好地做到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工作室教师团队为基础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模式可有助于当代艺术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在培养学生技艺、思维创新、知识融合、团队协作等方面具有唯一性和重要性,以工作室教学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模式建设,不仅能有效解决实验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还能形成大而全、小而精的实验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专业知识的“互融”与“互补”。
注释:
①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潘耀昌.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M].第一版,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9.
[2]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第一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7.
[3]〔美〕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M].邢莉,常宁生,译.第一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