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①
2020-01-06孙雪沙琨
孙雪 沙琨
(海军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海军卫生信息中心 上海 200433)
所谓“互联网+教育”就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大规模远程授课的新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习已经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了。“互联网+教育”下打造智慧校园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1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育发展现状
就当前情况而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其一人才培养模式,其二革新教学理念和思维。首先,就人才培养而言。传统教学方式的人才培养相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而言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直在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步伐,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就更加的不利。而高校办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是跟随社会步伐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提升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其次,“互联网+”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和改革,对革新教学理念和思维有很大的益处。“互联网+”在教育改革中的渗透对高校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向合理化发展的革新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符合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这一教学模式的发展也是在逐个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的束缚和学生地位的改变。因此,“互联网+”改革模式对于高校教育而言是一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事,如何占有优势就看各高校如何把握。
2 “互联网+”教育在高校课堂中的优势
2.1 “互联网+”的共享性和灵活性
众所周知,“互联网+”有一个独特的特点就是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联网+”的这个特性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结合一些电子资源就能实现资源共享的特性。在这个基础上,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优秀教学成果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和电子资源传播,而教师和学生就可以通过移动网络享受以及相互学习优秀的教学资源。而且,“互联网+”在学习中的使用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电子资源和移动网络进行学习。当然,学生还可以在数据库中找到困扰自己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方便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答疑解惑。
2.2 “互联网+”的多元化和轻量化
就目前而言,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会发现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需求。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相对而言对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很好的课堂教学方式把所有学生拉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是不利的。然而“互联网+”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就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他们就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课程来学习。而且,目前“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向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就可能在最短的时间更快速地传递知识,而且教学内容更加集中。
2.3 “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平等性
“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能体现便捷性。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如批改作业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利用互联网创建一个教育平台,学生通过客户端上传作业,而教学平台进行自动处理以及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将结果反馈给老师,这样的检查方式不仅便捷而且会更加精确。而且在还联网的条件下,师生的交流互动会更加的简单没有压力,学生也更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主动性,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会更加地顺畅,对学生和教师双方都有利。
3 “互联网+”环境下存在的教学和改革问题
3.1 “互联网+”环境下潜在的教学问题
虽然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优势存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可规避的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或者是在线教育,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线教学,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学生利用一些移动互联网终端学习往往都会因为缺乏自制力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还充满诱惑感的互联网,学生就更难集中注意力,学习也很难专一,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习效果不理想,没有从分发挥优秀教学成果的效果。其次,在教师方面,由于互联网条件下的教学技术要求往往偏高,而且互联教学的技术更新也快。再加上在长期的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一些教师长期养成的教学习惯很难去使用互联网环境。这样需要教师放下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跟上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步伐,这是需要很大的时间成本的,特别是一些教龄较大的老教师,这些老教师对于网络技术本来就不太熟练,更加加重了教师难以快速适应的状态。最后,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时间更碎片化。也因为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时间碎片化的原因,造成了教师对教学素材、内容和设计等的教学要求也相应提高,在短时间内如何设计教学重点且重点详略突出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挑战。当然,能完胜这个挑战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非常有帮助的。
3.2 “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互联网+”教学未能建成统一的机制;其二,高校教师对网络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其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首先,受当前还联网科技的影响,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互联网教学体系和机制的建立还不完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会出现紊乱现象,还能影响到传统教学课堂,大大降低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不健全的体系和机制,造成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在实际授课中存在一定矛盾。因此合理的教学改革也需要一个健全的和良好的体制为基础。其次,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于对自身教学评价的提高,进而有利于他们进行职称评选,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课堂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性,造成教学效果大大折扣。最后,教师在使用互联网教学的过程中未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就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在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的情况下完成教学过程。
4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课堂改革的应对措施
4.1 “互联网+”环境下潜在教学问题的应对措施
由于在“互联网+”环境下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利于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的教学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对“互联网+”的四个要求如下:首先,教师要以适合互联网环境发展为基础,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个性化强、自由度高和便捷性强的特点,在互联网教学中将素材和教学内容以方便和互动的方式引入,设计更合理更有特点的教学过程,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完成教学的最终目的。其次,互联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目的是为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引入教学中移动终端的教学质量也要不断地对其展开评价和改进。根据在教学中学生的成绩反馈不断地改变和更新教学素材和方法,尽可能地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传播有效的教学内容,实现改善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目的。最后,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开发一些辅助性的教学系统来帮助老师完成像批改作业这样的机械性的工作,采用辅助作业批改系统并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向老师进行反馈,节约教师时间,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
4.2 “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方式改革的措施
针对“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方式改革的措施提出以下几点:第一,对学生而言要形成科学的分层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实现了不用去教室也能学习和上课的目的,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化的影响导致网络课程的开展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能对不同阶层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调整。第二,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影响。一方面,在利用网络带来便捷的同时教学在筛选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不能生搬硬套和照搬照抄。而是在注重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丰富、拓展以及延伸。这样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理解,也能呈现更清晰的知识框架,增加学生对知识吸收的能力。
5 结语
就当前而言,高校教学中对互联网的引入是非常普及的,而且互联网的教学优势和便利也已初见端倪。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改革是未来高水平教学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