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丧文化”的新媒体素养教育研究
2020-01-06林旭
林 旭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福州 350007)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交际语言,广泛传播于网络空间,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它以娱乐化、平民化的特点得到了广大青年的青睐” 。近年来,由于新媒体呈现娱乐倾向、多文化多价值观层出不穷,网络“丧文化”渗透生活,表情包斗图、佛系大学生、心灵毒鸡汤等成为大学生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网络“丧文化”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群体“网络丧文化”表征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普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量运用网络。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诸如“葛优躺”“小确幸”“佛系青年”等网络词语的层出不穷,一言不合就斗图也是常态;打开手机电脑,网上社交是大学生主要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游戏是他们的主要消遣方式,叫餐、点外卖、网购也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意志力比较薄弱的大学生开始沉迷网络,对自我要求降低,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网络“丧文化”正在日益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丧文化主要指的是流行于青少年群体中的、与自身惰性思想相符合的一种自嗨、自讽、自娱自乐的负能量。“网络丧文化”指的是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青少年群体通过网上社交、网上游戏等种种网络使用行为来表达自己消沉、颓废和悲观等心理的网络亚文化。艾柯提出,“我建议把符号定义为任何这样一种东西,它根据既定的社会关系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从这一角度看,网络“丧文化”已经脱离了原来人们对“丧”字的刻板映像,“丧”字成为一种新的符号代表,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除了词典中的“丧生”“出丧”“丧气”等意思,涵盖更多的现实情况。[1]
二、“网络丧文化”流行的原因解析
(一)丧文化传播现象中,新媒体的助推作用
“在今天的Web2.0时代,互联网的重心正在转向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有两大特征: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二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 网络丧文化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风靡整个社交网络,毋庸置疑新媒体起了主推的作用。新媒体的主要传播方式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类似于QQ、微信和微博的各类型社交软件的出现、快手和抖音等表现自我的视频软件的盛行以及各种以网站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类产品的诞生,都为丧文化的迅速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进入大数据时代以后,每当出现一件新鲜事物,几乎都可以用“盛行”一字来形容。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主角,只要你的想法观点、你的图片视频、你的“新闻事件”足够吸引眼球,随之就会有一群追随者,经过多次转发、评论后开始传播,以至于自诩成为主流。以“葛优躺”为代表的表情包的产生就是典型代表,图片中葛优的表情生无可恋,穿着随意,姿态萎靡不振,有网友截图并配以“不想去上班”“感觉身体被掏空”等字眼,“葛优躺”表情包横扫网络,新媒体无疑成了“帮凶”。[2]
(二)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青少年群体的宣泄方式
一种文化的产生和流行,依赖于特定的社会背景,网络丧文化其主要赖以生存的手段就是以青少年为主的固定群体思想特征的表征。社会心态反映了特定时期和阶段人们的特定利益诉求,它是一种情绪、态度和看法,而且网络流行语、口头禅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心态的典型表现和情感流露。 所以,网络丧文化成为与大学生群体建立情感共鸣的一个契机,当代大学生群体面对学业、就业、恋爱、住房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网络丧文化因为自身颓废、悲观和自谑等的特点,受到大学生群体的青睐,这也是丧文化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丧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以颓废和沮丧为主要基调的文化,也是大学生群体释放压力、展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博尔赫斯说:“我们不能够真的完全相信快乐与成功的结局,或许这就是我们时代的悲哀。” 从这个角度出发,网络丧文化是大学生群体亚文化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唯新表现形式,反映出当前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焦虑不安的情绪、慵懒自嘲的心态,除此之外,也是大学生群体对当下自我现状不满的“无力”的反抗。[3]
(三)青少年群体价值体认的缺失
青少年群体年龄区间在16~28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自我意识的发展处于主导地位,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群体集中表现为拥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凡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容易受群体的影响随波逐流,加之他们处于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于网络丧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使得网络丧文化能迅速得以传播;另一方面,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少年群体,对自我发展的关注度提高,面对巨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诸方面的压力,以及来自内外的残酷竞争,对自我的定位不够清晰,产生了焦虑的心理。当他们走进社会以后,猛然发现现实的残酷,竞争的无情,很容易产生一种无力感,内心也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这种情况下,青少群体通过与别人的对比,发现自己并不幸福。这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挫败感,需要找一个新的发泄出口。于是,他们开始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着手解决自我的两难矛盾。网络丧文化抓住这一契机,引起了青少年群体的强烈共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给予青少年群体更多的话语权,他们通过网络丧文化的传播方式,一半自谑,一半发泄,其中还间杂着几许抗议,便产生附和他们这一特定群体的主流价值观以及主流文化,内心的声音被放大,被认同,被传播,被共享。[4]
三、新媒体素养教育对于网络“丧文化”的意义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不仅加快网络“丧文化”的传播与影响,而且催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也在帮助大学生如何在各种新媒体文化的大潮中辨别与取舍。媒体素养简而言之是一种正确认识和使用新媒体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大学生认识、运用、分辨新媒体信息的能力。大学生每天通过新媒体接触了海量信息,他们对这些信息的筛选能力、领会能力、怀疑能力、评价能力、思辨能力等都属于新媒体素养的能力范畴。新媒体素养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于信息可以从独立和批判的角度来解读媒体资讯。
因此,针对网络“丧文化”现象,新媒体素养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对大学生的发展与指引有着重要的作用。[5]
(一)提高学生批判思考和辨别能力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形形色色的各种信息让学生眼花缭乱,无法分辨真假是非。网络“丧文化”借由新媒体的平台,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大,传播内容多、繁、杂,非常容易让学生在晕头转向中迷失自己的辨别力,从而从众随大流,盲从网络文化,一不小心就沉沦于网络“丧文化”。新媒体素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加强学生的判断力和选择力。在纷繁复杂的网络大潮中,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文化,学生能够保持理性与清醒,从而针对性地选择与自己耦合的积极文化,满足个体发展需求,避免落入网络“丧文化”的圈套。
(二)提高学生传媒信息的解读能力
网络“丧文化”的表征形式和平台载体多样,价值观呈现也多种多样,其广泛传播得益于网络的传播以及内容的趣味性。“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虽表现形式各异,但都是某一青年群体在“风格”领域内对主流意识形态采取的抵抗形式。青年由于自身的特点,处于社会的边缘位置,相对主流群体而言,他们的生存空间和话语权利不被人重视。青年力争通过“风格”标榜个性,与主流文化进行“抗衡”,从而寻求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也就是说,对于网络“丧文化”所传递的信息与呈现的内容,当下的学生不能仅仅只关注于内容表面的趣味、好玩或有趣,不能只追逐、满足于浮于外表的图片、文字以及语言等等,而是需要通过新媒体素养教育,提高解读这些内容背后所传递的精神内涵的能力,懂得如何取舍与甄别,而不是囫囵吞枣。
(三)提高学生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的能力
网络“丧文化”的特点决定了我们要善于抓住本质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公众对心灵鸡汤类文字审美疲劳,丧文化另辟蹊径,传播负面情绪,内容新鲜,令公众“耳目一新”;丧文化多以表情包的形式传播,由于表情包极易制作,提高了受众参与度,增加了传播趣味性;丧文化传达的内容多与当前中国青年群体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关,贴近受众心理。” 网络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影响深刻,因而针对网络“丧文化”的传播特点,新媒体素养教育需要学生在辨别、思考和解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充分参与获取信息的过程。[6]
四、新媒体素养教育下网络“丧文化”现象的引导对策
网络“丧文化”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对大学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对网络“丧文化”进行积极地指引,以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一)甄别信息,弘扬主流文化
新媒体给当下大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自主选择的平台,立足于如此丰富的阵地,我们可以借助博客、微博、论坛、QQ、微信公众号、思政工作APP 等形式,发挥新媒体传递正能量的作用,让大学生时刻感受到主旋律的熏陶,时刻接收到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甄别不良信息,弘扬主流文化,扩大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帮助学生正向、积极发展。
(二)师生合力,促进引导
由于新媒体平台鱼龙混杂、参与门槛低,学生的辨别能力有限,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新媒体素养教育因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面对网络“丧文化”的冲击,师生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指导与指引的作用,服务学生,对大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感兴趣的现象与事件予以分析,帮助学生辨别与保持清醒。在师生合力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启发,最大程度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师生从而获得共同成长,促进新媒体素养教育发展。
(三)依托心理,树立正确价值观
强化网络思想引领,关键在于立足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不断创新教育引领的方式方法。新时代下的新媒体迎合了大学生的口味。教师要启发大学生主体思考,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客观地认识世界。因此,新媒体素养教育要依托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对各种网络信息要有基本的辨别能力,认识、剖析隐藏在“丧文化”背后的信息,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审视网络“丧文化”隐含的积极因素
网络“丧文化”中的“丧”带有娱乐自嘲,脱离了“丧”的字面意思。这里的“丧”不等同于负能量,与纯粹的抱怨与丧气不同。大学生通过网络亚文化进行自我释放与调节,从另一种层面来说,这样的“丧文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地发泄与倾诉。但是,如果长期沉浸于网络“丧文化”,把偶尔排忧解难、缓解情绪的动机本末倒置,那么对于学生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新媒体素养教育就是在帮助学生提高选择甄别的能力,对其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合理的利用,以此让学生在颓废的亚文化中找到合适的方式激励自己前行,从而让“丧”文化成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积极文化。[7]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丧文化”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思想教育。它与主流文化互相渗透、互相交织,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并存,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浪潮中极易迷失自己、失去判断力。因此,要认识活跃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丧文化”,这就需要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充分认识新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推动丧文化等亚文化现象的合理传播,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传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