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意识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0-01-06邱清华邓绍云
邱清华 邓绍云
(1.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 广西钦州 535011;2.北部湾大学 广西钦州 535011)
引言
海洋意识是海洋文明和海洋文化的前身,是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的基础,有什么样的海洋意识将推动发展成为什么样的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海洋意识是人们脑海中对海洋的看法与认识,这种意识有潜在的,也有显露的,这种意识会促使人们对海洋采取相应的实践行为和措施。我国正处于战略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阶段,正式我国海洋强国梦实现的时期,因此研究中国海洋意识的有关产生、发展与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
对于我国海洋意识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人们才将研究视野放到海洋意识问题上,且发展极为缓慢,这有可能跟当时的国内政府导向有关。直到二十世纪末,人们对于海洋意识的研究才开始有了热情,成果开始翻倍增长,但每年趋势均衡,这种行情直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才开始较大幅度的增长。现在本文主要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主要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和总结。
(一)研究方法
我国海洋意识研究的方法众多。有些研究文献采用一种研究方法,有些研究文献采用的是两种或数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
1.概念定义法。该方法是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大篇幅的阐述,定义其概念,并赋予相应的内涵知识内容,且对其性质赋予相应的内容。如海洋意识这个概念的定义、内涵的赋予、性质的界定等等经历了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常见的海洋意识概念的定义和内涵赋予及性质界定等[1]。
2.陈述性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将所研究的对象的特征、性质和状态如实性地用陈述性语言加以描述,并从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和结果,以供人们参考。对于我国海洋意识的陈述性研究主要是陈述我国海洋意识现状、特征等。如张俏在其博士论文[2]中所陈述。
3.评论分析方法是对研究对象的某些情况、特性、状态及性质进行评论,分析得到某些结果或结论。其应用于我国海洋意识的研究中,则是我国或某地区或某一时期、时代的海洋意识的具体情况经调研后,详述其状态、状况、特征和性质及特点等,并加以叙述、评论和分析得出需要的结论,以便让人们对我国或某地区的海洋意识现状是否满意、提出建设的依据和建设方法、措施及手段等等。例如文献[3]所体现。
4.实证分析研究法是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具体事例进行分析,从中得出人们所需要的结果或结论。其应用于我国海洋意识研究中,则是从我国或某地区或某一时代与阶段海洋意识的现状、实例、案例进行分析,以便从分析的结果中得出有利于培养大众的海洋意识,增加国家海洋强国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紧迫性等等。例如,文献[4]中黄时进以中国航海博物馆教育活动作为实证进行分析。
5.文献综述法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研究方法,该种方法是在具备一定的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检索搜集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缺陷、存在的问题,提出希望或指明后续研究方向和切入点等等。如文献[5]所用方法。
6.原因分析研究法,如陈韶阳等在文献[6]中指出了当时我国国民海洋意识较为淡薄的现状,剖析了这种海洋意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国民海洋意识的迫切性和可行性,且探讨了提高国民海洋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7.调查研究方法,如文献[7]对2011年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总体印象进行了调查,陈述了当时国民的海洋意识现状,并分析了原因。有些用于调查分析某一社会群体中的海洋意识状况及其原因,如文献[8]中周伟等调查了当时那个时代近年来海南省渔民群体海洋意识状况,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8.预测研究方法是指对研究对象的一些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和发展动态可能性,进行一定性具有某种发展趋势和依据性的预测和憧憬的研究方法,如文献[9]中朱念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利用灰色定权聚类法对广西北部湾与珠三角的海洋经济生态文明程度进行预测性评价。
9.对比比较研究方法,该种方法是通过对所要研究对象的整体或某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或性质或状态或过程等等,并从对比分析中得出某些结论或结果。如文献[10]中余丹阳回顾了中国与日本两国海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认为可以看到中日两国人民心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海洋意识。
此外,案例分析研究方法在我国海洋意识研究也常用到。例如,赵明军在其硕士论文[11]中通过对河南省内两所中学为调查实例,进行案例分析了河南省高中生海洋意识现状及其培养策略。
(二)研究内容
1.海洋意识的概念及内涵
海洋意识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历史研究过程,人们对于海洋意识这一概念的界定和内涵的赋予经历过漫长的调整和修正过程。何绍雄是定义海洋意识最早的中国学者,但人们对其这个概念的界定和内涵的赋予存在不同的看法,后期一些研究者[12]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海洋意识概念和内涵。
2.海洋意识的确立及其历史
海洋意识在民众心中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对于中国民众更是如此。中国民众海洋意识的建立和发展与中国的历史演变息息相关,与当权者的政策导向密不可分。在古代中国因征服自然、发展海上交通与贸易的需要,人们已建立有良好的海洋意识,但明清时代因为当朝征服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从而导致中国很长一段时间海权沦丧,民众海洋意识淡薄。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国力逐渐提升,民众海洋意识逐渐构建和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强国梦,目前民众的海洋意识得到了空前高涨和加强。海洋意识又分国家政府海洋意识与民众海洋意识,民众的海洋意识一般来说又基于和被影响于政府海洋意识,我国也不例外[13,14]。
3.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
中国海洋意识因中国某些历史时期的积贫积弱,如明朝末期和清朝时期,闭关锁国,使得我国海上军事力量十分薄弱,海权沦丧,从而国民大众心目中的海洋意识脆弱淡薄,没有海洋意识,对海洋的概念空白,中国的经济为小农经济,耕种作物以求温饱,无海洋渔业、无海洋运输、无海洋外交、更无海洋主权和海洋意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发展我国工农业生产,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与航海事业,建设港口、码头和航道,发展对外贸易,制定和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发展战略,历经毛泽东艰苦奋斗年代海洋守卫阶段、邓小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年代海洋发展阶段、江泽民三个代表深入改革年代海洋开拓阶段、胡锦涛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阶段、习近平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和强国梦阶段。文献[15,16]阐述了党和政府的宣传及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中国海洋力量增强的现实,让中国国民海洋意识也经历了相应的从无到有、从淡到浓、从弱到强的一个觉醒演变的过程。
4.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的关系
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海洋意识是海洋在民众脑海中的存在、显现和体现的物质,而海洋文化则是民众海洋意识的提升,是民众海洋意识的外在表现和集中体现的外在形象和体现载体。海洋意识是海洋文化的最初阶段和个体海洋文化的潜在表现,而海洋文化则是海洋意识的集中体现和集体海洋意识的升华,是得到提升和提炼的整体海洋意识的凝练和浓缩及其外在显现。海洋意识是没有具体的形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海洋文化是要通过文字、图形、图片或物体等传递信息的载体来体现,文献[17,18]都有详细的论断。
5.海洋文明与海洋意识的关系
海洋文明包括海洋精神文明和海洋物质文明,海洋精神文明与海洋意识有很密切的关系,而海洋物质文明虽然与海洋意识没有直接联系但存在间接的联系。海洋文明的内容包括有民众的海洋意识内容,海洋意识是海洋精神文明的主体内容,海洋文明是个体和整体海洋意识的总体体现,是一个时期海洋意识的升华和凝练。某一时期海洋文明的建设必然包含民众的海洋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及增进、增强等等内容。
文献[19]中,高雪梅等指出海洋意识在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灵魂作用,是我国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历史要求、战略需要和核心动力。海洋意识的建立与培养集教育等等也是海洋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及重要内容,高校是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结构,高校特别是涉海高校在国民海洋意识的培养与教育中角色极为显赫。如何发挥高校的作用,采用何种方法、方式和手段是值得人们探索和研究[20]。
6.海洋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中国海洋意识现状研究发现,中国民众的海洋意识现状并不乐观,很值得忧虑和深思。值得深思的地方有,中国国民特别是西北地区的一些农村群众根本没有海洋意识,一生也没有见过大海,更不知道中国海域范围和海权所在,因为文化程度低,所接受的教育极为有限,而又因之从网络和其他媒体接受到的海洋有关知识和有关我国海洋权益等信息的获取和消化及接收极为有限,故中国国民整体海洋意识还是较为低下和微弱,这种状态是不适合于很好地配合党中央所提出地海洋强国梦的实施和落实实践。因此,这需要大力改善和修正[21,22]。
7.海洋意识的教育
我国对于海洋意识教育的研究较多,研究人员也较多,研究成果也多,普遍提出如下观点[23-31]:
1)我国海洋意识教育现状的研究,海洋意识的教育,众多学者主张越早越好,对于孩子们的海洋意识有关教育,最好是能建立在幼儿园,甚至更早。
2)我国海洋意识教育方法研究、海洋意识教育对于不同的阶段的教育方法不一样,幼儿阶段海洋意识教育主要通过幼儿园的海洋图画让孩子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洋;而小学生的海洋意识教育则通过《自然》课程中的模块知识加以教育;中学生的海洋意识教育则通过中学地理课程中的海洋知识模块来进行教学教育增长学生的海洋意识;大学生在相对要有所减弱海洋意识的教育,学者们主张通过各种灵活的方法和途径来加强大学生们的海洋意识教育。
8.我国海洋强国梦
海洋强国梦是中国国民在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树立给国民最美好、最健康、最高尚的中国国民海洋意识,海洋强国梦是多少年来,多少代中共领导层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的梦想。这个梦想也只是在当今中国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中国国防军事力量得到大大加强,中国海军建设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中国捍卫国土、维护海权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上升时才公开提出。可见,中国海洋强国梦的提出,党中央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考虑到条件已经成熟,也是我党十八大提出的强国梦和强军梦内容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一系列新观点、新思维、新战略,系统地形成了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党的海洋强国梦主要内容有依海富国战略思想、以海强国战略思想、人海和谐战略思想及合作共赢战略思想[32],实现海洋强国梦,必须稳定西北经略东南[33],并要求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上下齐心付之以行动,才能早日实现,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应该担负起更大更重的担子助力于我国的海洋强国梦的实现[34],此外点工作应该在于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有限海权[35]。
二、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我国海洋意识的研究时间并不太晚,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成果不少,这与我们历史的发展和国力经历漫长时间得以恢复和强盛有密切关系。但深刻剖析海洋意识的概念及其形成历史过程和内涵地赋予及内涵与外延关系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做到系统而又有条理剖析清楚海洋意识内容体系的文献有所欠缺。
对于海洋意识教育的研究内容较为片面地集中于在校学生(小中学生、大学生),而对于普遍大众或更高层次的研究生阶段的海洋意识教育却有所欠缺。这需要进一步弥补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如何提高海洋意识教育的成效更是值得研究者探索和分析。
在研究方法方面,对于海洋意识的研究所欠缺的在于没有能利用心理卫生神经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应用理工科生理生化研究技术方法研究人们的海洋意识的建立及属性和特征等方面的文献有待于后来者填补。
此外,对比比较研究的方法应用较少,特别是对比比较我国国民海洋意识和他国国民海洋意识的差异与联系内容的研究文献欠缺,有待后来研究者探索研究填补。最关键的也是最为重点的是如何加强海洋强国梦这一海洋意识的普通大众教育培养及其方法、方式和措施与效率的相关研究有待于后期人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