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佛教在北美道场的建立及其影响研究*

2020-01-06

关键词:法师寺庙佛教

王 敏 琴

(湖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 北美”是一个政治地理学概念,主要包括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美国的夏威夷州也被归为北美的一部分。[1]佛教自印度传到中国以后,面对根深蒂固的儒家和道家思想,佛教先是借用道家的思想来表述自己的修行理念,利用儒家思想尤其是“ 仁爱”“ 孝”的思想来赢得中国人的认同,最后大乘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一,反过来又推进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并且走出中国的大门,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这些国家也是大乘佛教传入欧洲与美洲等地的通道。虽然朝鲜佛教、日本佛教和越南佛教都属于汉传佛教,但我们主要讨论中国佛教在北美道场的建立及其影响,不会涉及日本佛教(另文阐述)、朝鲜佛教和越南佛教在北美道场的建立及其影响研究。

一 美国最早寺庙的建立

中国人首次来到加利福利亚中部沿海的具体时间无从考证。中国的捕鱼团队在太平洋南部海滩非常出名。19世纪50年代的早期已有捕捉鲍鱼的团队出现在加利福利亚的贝加(Baja)地区。早在1854年,在蒙特里(Monterey)的中国渔民也许已经沿着海岸南进(Wey 1988)。[2]1860年,San Luis Obispo县的人口普查没有中国人登记在册,但是,到了1870年的人口普查,有49个中国男人登记在册,其中一个来自于勘普瑞亚(Cambria)的13岁男孩。到了1880年有61人登记在册,其中只有3个女性(Greenwood 2010:274)[3],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习俗并不主张女人走出家门。中国人主要以捕鱼、采摘海带为生,也有因为“ 淘金热”而在矿区、铁路做劳工的。由于中国移民的到来,美国本土主义情绪的高涨,以及害怕竞争,导致了一系列排华法案的产生和实施。1868的条约(the Burlingame-Seward Treaty)支持不允许中国人成为美国公民的决定,成为禁止中国人和其他亚洲移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依据。1869年,《洛杉矶新闻》警告美国中产阶级亚洲劳工的到来“ 会将他们打回到残忍的、仅仅是身体的存在状态去 ”,因为这些移民“ 生活太节俭、工作效率太高、太吃苦耐劳了 ”,美国人无法与他们竞争(Zesch 2008:126)。[4]1875年的法律(The Page Law)旨在阻止妓女进入美国 (Tsai 1983:19)[5],但是这个法律的实施也暂时阻止了女性移民的进入(Sandmeyer 1991:81,85)[6],其后果是妨碍了家庭的形成和中国社区的扩大(Joyner 2005:67)。[7]由于不允许中国人在旧金山的医院就医,中国人于1892年请求建立自己的医院,但是未获批准,因为健康董事会认为这个机构将“ 对其周围的邻居造成威胁”(Chow et al. 2007:72)。[8]在以下这些年份1882、1884、1885、1888、1893、1917、1920、1921、1924皆有限制移民和排华的各种法案,直到1943年中美成为二战中的同盟,情况才稍有好转,其它许多限制移民的法律直到1965年才陆续终止(Greenwood 2010:276)。

在孤独无援的异国他乡,作为乡人集会、互助、祈福的场所,1849年,第一座华人寺庙——“ 北溪庙”(Bob Kai Mui)在加州沙家缅度以北的马里斯维尔(Marysville)建成(吴琦幸2003:106-108)[9],供奉“ 北溪水神 ”,两侧供奉观音、关公、圣母娘娘、门神尉迟恭。 四邑会馆(the Sze Yap Company:台山、新会、开平、恩平)于1853年在旧金山的威夫里大街(Waverly street)建立了第一座寺庙“ 天后庙 ”,1854年其竞争对手“ Ning Yeong”公司建立了第二座寺庙“ 关帝庙”。这两所寺庙都建在公司总部的顶层,这种形式在老唐人街的寺庙中仍可见到。1875年之前,旧金山已有八个寺庙。到1900年,美国西海岸多达400个寺庙,经常是小棚子或是家庭寺庙,只有少量留存至今。这些寺庙将儒家祖先祭祀、道家修炼、佛教净土宗的修行融合在一起,最先将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其他菩萨信仰带到了美国(Seager 1999:159)。[10]

勘普瑞亚(Cambria)寺庙是早期八个寺庙之一。根据Roberta S. Greenwood 的描述,寺庙“ Chinese Joss Ho”是一间只有一个门,两个窗子的红色木质平房。笔者认为,根据音译,供奉的应该是“ 中国药师佛 ”,是早期中国移民平时希望得到健康而对佛菩萨的一种真诚的呼唤,生病时或危机时得到佛菩萨的治疗与关怀的恳求。这是对1892年美国法律拒绝中国人去当地医院就医,又不允许中国人开设自己的医院的一个证明。一位年长的居民回忆说,佛龛有红色、蓝色和金色,架子上供着金色的佛,其上的墙壁上还有图片,其前有长条形的拜凳,整个房间充满香味(Greenwood et al. 2001:31)。[11]2001年,勘普瑞亚寺庙受到加州政府整修,通过合理使用的方式来保护其文化资源。

与加利福利亚的五个其它有多个房间和阳台的寺庙相比,这个寺庙因为使用的人较少,相对来说简朴一些,也不那么精致。而洛杉矶、蒙特里(Monterey)、圣克鲁斯(Santa Cruz)的寺庙都有两层楼。奥罗维尔(Oroville)、威弗维尔(Weaverville)、门多西诺角(Mendocino)和马里斯维尔(Marysville)的寺庙更加精致,有两个入口,颜色鲜艳,标志醒目,而且都强调风水,有的坐西向东,面朝河水(Greenwood 2010:281)。值得一提的是,1863年春,清政府和华人矿工共同出资,在奥罗维尔(Oroville)修建了“ 列圣宫 ”,供当地万名华工祈福,殿内正中供奉关公,观音娘娘、神医华佗分列两侧。原庙已毁,现存的庙宇重建于1935年(吴琦幸2003:116-122)。

随着中国移民的到来,佛教修习的实践也被带到了美国。但此时佛教还只是中国移民自身的精神支柱,是中国人在异地他乡求得帮助的一个希望。虽然中国早期移民还没有主动地传播佛教,但他们的修行实践已使早期译介佛教理论的美国本土知识分子和大众耳濡目染,迫切地想要亲身拥抱佛教实践,见证佛教理论。所以,随着1893年“ 世界宗教议会”在芝加哥的召开,一批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佛教老师纷纷来到美国,在20世纪中期掀起了美国佛教学习的新高潮。在这次高潮中,中国佛教道场纷纷涌现,成为北美洲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 檀香山“ 观音庙”与“ 虚云禅寺”的建立

据说中国人最早在1788年就有第一批华人抵达夏威夷,从事檀香木贸易。据《(美)侨报》(1997:(10)25)报道,“ 华人移居夏威夷,始于1794年。当时夏威夷食糖工业发达,华人多同食糖工业公司签约,为期5年,期满自谋生路。到19世纪50年代,在夏威夷的华人已有4万多人”。徐作生根据他在夏威夷“ 中国多文化博物馆”所购买的一本英文版馆藏档案《夏威夷历史丛谈》上的记载[12],“ 有确切史料证据表明,在公元1792年至1832年之间,就有大批的中国沿海青年为了生存,漂洋过海,冒险来到檀香山,开始涉足理发、洗衣、修鞋、开餐馆等行业,还在那里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徐作生2013:99)。[13]檀香山早期华人移民始终不愿与祖国文化分离,他们在唐人街塑立了孔子雕像,创办华人学校,设立武馆,以营造中国文化氛围。早在1854年夏威夷王朝时代,他们就建立了联义会(Lin Yee Chung Association),在华人墓地所在地万那(Manoa)山谷的北面也塑立了一座2米多高的孔子石雕像。雕像面向祖国,表明了华人对家乡故土的思恋,希望死后也能得到孔圣人的教导,跟随他一起回到祖国的怀抱。

檀香山的华人以中山人居多,大多信仰佛教。“ 观音庙”于1878年开始兴建,1908年竣工(郑金德1984:169)[14],完全参照洛阳白马寺的外形而建,山门上的“ 观音庙”三字,笔力遒劲洒脱,为民国初年(1912)衡山赵衡愚所题写;大雄宝殿两侧的对联上撰有“ 慈云安八岛,德水静重洋 ”,系民国十年(1922)秋月陈宽所题写。20世纪60年代虚云禅师的弟子了智比丘尼应邀来此主持,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终于使之成为三宝具足的正规寺院,了智长老尼于2004年圆寂,世寿96岁。据来自台湾的庙内住持惟晳法师(比丘尼)所言,“ 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为观音庙的庙会之日,每逢此时,华人便将妇携子,开着轿车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焚香、撞钟、念经、吃斋,热闹极了”(徐作生2013:101)。

檀香山的华人努力传承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孩子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长就会带着孩子先到孔子广场的杏坛,对着孔子雕像行三跪九叩的拜师大礼,然后再去学校;若有家人去世,他们便于逝者的忌日到“ 观音庙”作佛事以超度;每年的清明节(又称作“ 清朗节”),夏威夷华人社团都会在万那墓地联合举行多达千人的“ 清明祭祀华人太祖”的省墓活动。这些古老的习俗流传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据凤凰网华人佛教报道[15],1953年7月1日,檀香山“ 华侨佛教总会”在陈照洪、李黄传惠、谭郑金杏、李林玉伟等居士的组织下成立了,他们促请虚云老和尚的高足知定法师赴檀香山主持。知定法师(1917-2003)是广东省曲江县人,俗家姓冯。六岁便皈依虚云老和尚座下为俗家弟子。1941年入焦山佛学院学习,1944年代理南华寺住持,后来当选中国佛教会理事,韶关分会理事长。1956年1月11日,知定法师抵达檀香山,主持“ 华侨佛教总会”会务,成为最先驻锡夏威夷弘法的华人高僧。在其主持下,檀香山“ 华侨佛教总会”成为美洲第一个最如法的华人佛教团体。同年,“ 华侨佛教总会”购得一处洋楼(42 kawananakoa Place)作为办公地点;两年后,又购得邻近一处房产,陆续兴建了“ 功德堂 ”、“ 报恩堂”等建筑。1964—1967年,美国第一所中国宫殿式的大雄宝殿建成了,寺院命名为“ 虚云禅寺 ”,以报虚云禅师教导之恩。“ 虚云禅寺”被誉为“ 美洲有史以来最大中国佛寺”。知定法师虽然忙于弘法利生,自身修持不懈,早晚功课从不间断,著作有《楞严经略述》《阿弥陀经注解》《地藏经讲记》《般若心经注解》《普门品注解》《虚云老和尚略史》等多种。

夏威夷第二个佛教社团“ 檀香山中华佛教总会”成立于1955年,其寺庙“ 檀华寺”由所购买的旧教堂改建而成,曾礼请香港的筏可老和尚讲经达8个月之久,还曾礼请香港的竺摩法师莅临弘法。

“ 玉佛寺”由来自菲律宾的瑞妙法师所创建,印觉尼师曾担任住持。“ 佛光山夏威夷禅净中心”位于市中心的一座大厦内,交通便利,方便华人禅修。

寺庙每年都会举行多场法会以消灾呈祥,如《梁皇宝忏》报恩法会,焰口法事等以超荐亡灵及其它幽冥众生。佛教社团的日常事务主要围绕寺庙和三宝事业而展开,涉及到与寺院相关的法事活动、开支、维修、尤其是法律事务;还有与会员信众相关的教育、福利,敬老、慈善、赈灾等等,对佛教的护持贡献巨大。

三 纽约法王寺、慈航精舍、金佛山松林寺等道场的建立

应孙慕迦教授的邀请,受印顺法师的派遣,妙峰法师(1928-2019)于1962年3月1日启程赴美国本土弘法,途径夏威夷,在檀香山受到知定、祖印、泉慧等诸位法师的接待,停留一周后飞抵旧金山,成为第一位到达美国本土弘扬佛法的中国比丘。

妙峰法师(1928-2019),广东湛江人。十一岁出家,曾亲近虚云、海仁等大德。1949年抵达台湾后,又亲近慈航、印顺等大德,曾在新竹福严佛学院执教,其弘法文字常见于各中佛教刊物。

受“ 正信佛道会”的伍佩琳老居士,“ 佛禅会礼教堂”的冯敦甫、冯善甫兄弟等人的关照,妙峰法师最初在旧金山的“ 美洲佛教会”居住,而在“ 佛禅会 ”、“ 正信佛道会 ”、“ 美洲佛教会”等处讲经说法,获得华人佛教信徒的一致好评而使信徒猛增。接着,妙峰法师又组织了护法会,同时举办佛教夏令营,开办国学补习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使旧金山的佛教与中国文化光彩纷呈,影响远播。

1963年2月8日是中国的农历春节,纽约“ 美东佛教总会”佛堂的创办人应金玉堂居士,礼请妙峰法师到纽约主持佛堂开光典礼。妙峰法师用中文讲经说法,司徒汉教授和吕雒九居士充当英文翻译,听众日益增多。为使中国大乘佛教能在世界第一大都市——纽约生根开花,妙峰法师辞去了旧金山“ 美洲佛教会”的住持一职而留在纽约弘法。同年11月1日,妙峰法师在纽约唐人街举行了“ 中华佛教会·法王寺”的开光典礼。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德州达拉斯遇刺身亡,12月15日,妙峰法师与悟明法师在纽约华侨界为肯尼迪举行的追悼大会上诵经超荐,事后肯尼迪夫人贾桂琳专函致谢。

由于各大新闻媒体经常报道妙峰法师弘法利生的活动,增加了美国社会对中国佛教的了解,使得妙峰法师能够于1977年在纽约上州的海德公园附近购得九十五英亩的土地,建立“ 金佛山法王寺 ”,1978年8月27日举行落成典礼及观音圣像开光,法会隆盛,计划将之建成美国本土又一处佛学及禅修中心。

1990年前后,妙峰法师将较大规模的慈航精舍修建在另一处华人集中地法拉盛(Flushing),发行《慈航月刊》以纪念慈航老人;将精舍二楼开辟为“ 印顺导师图书馆”以报其法乳;因其交通便利,经常举办各种弘法活动。1993年8月,慈航精舍举行了“ 中华佛教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

2019年4月16日凌晨1时35分,妙峰长老在慈航精舍安详示寂,世寿九十三岁,僧腊八十二夏,戒腊七十九夏。[16]

四 金山圣寺与万佛圣城的建立

金山圣寺,是宣化上人和“ 法界佛教总会”在美国本土最早成立的道场之一。

宣化上人(1918-1995),吉林省双城县人,俗名白玉书。他是第二位到达美国本土弘法的中国高僧。十五岁时皈依哈尔滨市南平房站的三缘寺常智老和尚。十九岁依常智老和尚剃度出家,法名安慈,字度轮,受沙弥戒后,披缁结庐于母墓之侧,为母守孝三年,被当地人称为“ 白孝子”。1945年在普陀山受具足戒后赴南华寺礼参虚云老和尚。

1949年冬,应邀赴香港弘法,“ 首次讲经便令香江佛门和全社会轰动。他所作‘开示录’、‘偈语’、‘偈诗’不胫而走,传遍香港和东南亚各地(刘刚&王悌1991:275) 。”[17]五年中,从不名一文到创建了由他自己主持的三大寺庙:西乐园寺、宣佛堂、慈兴寺,大大提振了香港的世风。“ 由于他在佛学事业上的努力,德行日多,声望日高,获得了‘上人’的殊荣”(同上)。1956年阴历九月初九日,虚云老和尚从云居山给上人寄去“ 沩仰宗的《祖脉源流》(即上人在美国万佛城印的《佛祖道影》)。[18]并附法为沩仰宗第九代法嗣,赐名‘宣化’,示以偈曰:‘宣扬妙义振家声,化承灵岳法道隆。度以四六转心印,轮传无休济苦伦。’(郑倾英1999:118) 。”[19]上人此前常用法名“ 度轮 ”,到美国后,则用法名“ 宣化 ”,被人称为“ 宣化上人”。

1960年,上人应澳大利亚弟子之邀,前去弘扬佛法,仅用一年时间就建立了一座寺庙作为弘扬佛法的基地,但由于弘法因缘不具足,上人于1962年返回了香港。

早在1958年,上人在旧金山的弟子为了闲暇时间能一同听经、念佛共修,租用吕宋巷街道上一个没有窗子的地下室,并将之设置成佛堂,命名为“ 佛教讲堂”。他们促请上人赴美弘法。1962年4月上人到达后,立即开讲《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成立禅坐实习班,指导年轻人打坐。由于地下室潮湿,空气又不流通,好像一座坟墓,上人因此自号“ 墓中僧”。

1968年,三十多位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请求上人到西雅图为他们讲经说法,为期96天。期间,上人为他们宣讲《楞严经》,独自一人为他们提供一日三餐的素食,最难能可贵的是上人要求学生专心学习,不让学生帮忙,自己则集讲师、厨师、清洁工等工作于一身,任劳任怨,不知疲倦。一部经书讲完,在上人德性的感召下,一些学生皈依了上人,其中,五位学生依上人正式剃度出家,成为上人首批西方出家弘法的弟子(恒实、恒隐、恒珍、恒持、恒无)。

1970年前后,上人在旧金山华盛顿街购得一处房屋,先作为图书馆和僧众道场,后改为“ 国际译经院”和尼众道场。在信众们的资助下,又在Sacramento Street购得一座旧的火柴工厂厂房,弟子们自己动手,将这栋三层楼房的建筑改造成大殿、禅房、讲堂、图书馆、寮房、餐厅、厨房等,作为修行的新道场。上人在这里创立“ 中美佛教会”和“ 金山寺”。几十位年龄大小不一、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比丘在此和睦相处,依法修行。他们每天晨钟暮鼓,早上四点即起床礼佛、诵经、坐禅、拜忏、听上人讲经说法;学习古代汉语以便能看懂佛经;学习现代汉语以便能为人讲经弘法;晚课之后还要翻译教材供同修之用;编辑刊物以向西方传播佛法。他们事必躬亲,淘米洗菜、自行烹饪、清洁寺庙及住所,无不以禅悦之心处之;日中一食,夜间以坐禅代替睡眠。总而言之,他们一直处在禅境之中,过着简陋充实而愉悦的生活。

1976年,在众弟子和护法信众的支持下,上人在旧金山以北110英里的达摩镇(Talmage)购得一处建筑群,占地488英亩,原本是美国政府修建的一所精神病疗养院,有六十多栋建筑物,其中20栋颇具规模,修好后突然水源枯绝,无法利用,疗养院只好以原造价(两千多万美元)的三分之一廉价出售。经过三次考察,上人把它买下,将之改造成十方道场,命名为“ 万佛城 ”,入住后至今水源充足,没有少水迹象。圣城中心就是“ 万佛殿 ”,里面供有“ 一万尊”佛像;殿外“ 精舍”可容纳三千多名信众食宿;殿外草坪可容纳2万人听经说法。1985年启用的“ 大雄宝殿”被誉为“ 两半球最宏伟的宝殿 ”,可容纳万人听闻佛法,是国际性大法会的最佳举办地。圣城还有如来寺、大慈悲院、妙觉院、等觉院、万佛殿、药师殿等。

截止1994年,“ 法界佛教总会”所属的道场,在北美主要分布在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西部,包括达摩镇的万佛城、旧金山的金山寺和国际译经院、洛杉矶的金轮寺、西雅图的金峰寺、加拿大温哥华的金佛寺、加拿大加尔各里的华严寺。此外,中国的台湾、香港和马来西亚等地也有其寺院与分支机构。

为了让世界各国都能了解佛教和读到佛教经典,上人于1970年4月创办了世界唯一的中、英佛学期刊《金刚菩提海》(VAJRA BODHI SEA),发行量达10万以上。1973年在旧金山创办了“ 国际译经院”。每一部所翻译的经典,先由他讲授,学生记录,翻译成英、法、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后,再由译者讲给上人听,上人确定无误后,才可刊行。在他的参与下,《大藏经》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极大地推动了佛经的普及工作。上人还创办了“ 佛法出版社 ”,共有编辑一百多人,出版中、英、法等多语种刊物。

为了培养人才,上人还在万佛城创办了小学、中学、大学、训练班。“ 育良小学”和“ 培德中学”(1976),以“ 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为校训。小学的教材除采用加州的教材之外,中国的《三字经》《弟子规》(中英文版)等书是必读之书,使学生从小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学除加州一般课程外,将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增设佛学与打坐课程,训练学生的定力与思想深度,培养学生学做利益社会的有用之材,而不是追求名利的利己主义者。校内一律素食,以培养学生不杀生的博爱之心。1976年,“ 法界佛教大学”经加州政府注册,可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设有佛学理论、哲学、修持、教育、佛经翻译、多国语文研究等方面的课程,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以及中国绘画、书法、太极拳等。无论出家在家,都可以申请入学。上人还于1982年成立了“ 僧伽、居士训练班(四年制) ”,僧伽班培养出家僧人依戒律修行,续佛慧命;居士班培养在家居士恪守居士的本分,做到在佛教团体中的护法与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两不误,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所接触到的亲朋好友及邻居等,对美国社会的风气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上人不仅以多种方式弘扬佛教(佛陀的教育),更把佛教(佛陀的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针对世人认为佛教只重来世而忽略今生的错误认识,他所作“ 偈诗”“ 偈语”“ 开示”无不强调今生是过去世之果,来世之因,所以应该重在“ 当下”。本文作者认为,“ 当下”既指时间——此世,又指空间——人世间。所以,他常以“ 出世”之精神,行“ 入世”之法。

除兴办学校、翻译佛经以外,上人还参与各种救济和慈善活动。如1962年,美国遭遇古巴飞弹危机时,上人断食五星期以祈求和平;1979年,上人与美国政府合作,主持成立了“ 难民救济会 ”,在万佛城设立“ 难民安置训练所 ”,教授英语和谋生技能。使七千多名越南难民在一年内获得了安身立命的技能(刘刚&王悌1991:276)。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美国社会,1980年美国国庆时,上人宣布,“ 育良小学”“ 培德中学”和“ 法界佛教大学”三所学校全部免费,办成义务教育。为方便圣城四众和附近居民就医,上人还在万佛城建立了一所拥有500张床位的大型综合医院,以医术高超和收费低廉而受到大众欢迎。为了超荐世界各国因战争、瘟疫、意外横祸而伤亡的众生,1987年夏天,上人在万佛城举办了水、陆、空大法会,世界各地佛教名流300多人到会,影响巨大。尤其是法会后,他又主持召开了世界首次“ 宗教联谊大会 ”,鼓励宗教间的平等对话,接待了全世界一千多名不同宗教的首领及信徒。两次大会都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里根总统发去贺电,当时中国所有宗教刊物皆称这“ 在中国佛教向外传播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刘刚&王悌1991:275)。1989年他在台湾主持护国息灾法会时,也曾断食三星期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以此功德,回向法界所有众生。

鉴于他所作的巨大贡献,里根总统及美国一些上层人士曾归劝上人加入美国国籍,被上人拒绝,他在《不入异国民籍》(1970)诗中写道 :“ 出家未忘忠良志,保留国籍溯本源”。“ 中外佛教界人士称宣化上人是继玄奘、鉴真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和尚’‘全球第一高僧’”[20](刘汉标1993:58)。

1995年6月7日,“ 美国佛教总会”会长、“ 世界佛学联谊会”会长宣化上人于万佛城示寂,世寿七十八岁,僧腊五十九年。

猜你喜欢

法师寺庙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佛教艺术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论如何成为一名法师
法师削皮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不见悲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