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的炻器*
2020-01-06崔立明任允鹏
崔立明 任允鹏
(1 国家陶瓷与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山东 淄博 25500)(2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 淄博 255000)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新名词在陶瓷业界不断出现,并且稳定下来成为了一类材质和制品的代表,其在字典中是这样介绍的:“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多呈棕色、黄褐色或灰褐色,质地致密坚硬,跟瓷器相似。如水缸、沙锅等”(1 240页,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这个新名词就是“炻器”。
炻器这一名词是日本人学习欧洲先进技术翻译Stoneware时,为了表明它不是直接用石头制作的,而是用瓷石等原料加工后经过烧制而成的石胎陶瓷,所以加上“火”字旁,创造了新字“炻”并译作“炻器”。作为陶瓷发展史而言,清代之前中国的文献资料上没有出现过这个名词,民国时期之后才从日本输入了“炻”这个新造汉字,而伪满时期曾用炻器做过少量硬币,称为“炻币”。
从炻器的烧成温度、吸水率、烧结状态、耐刻划硬度、高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等物化状态来看,其更接近于瓷器,只是不透明和吸水率略高而已。
淄博的炻器产品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淄博瓷厂。据田良勇先生写的《淄博瓷厂炻器》一文中介绍:“1974年秋季,生产技术厂长槐兴亮同志从轻工业部陶瓷处处长陈锦康处获悉:1972年2月2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带来了一套炻器餐具,是国际时兴的产品。后来,副厂长任嗣薛参加春季广州交易会,带回来一套釉面颜色为浅蓝灰色炻器杯碟,如能及时提供样品,客户可很快签约订货。1974年10月厂部给实验室下达了试验炻器色瓷的专项任务,经过反复试验,试制出灰蓝色、灰绿色、浅土黄色和奶油黄等色。经优选,1976年3月以奶油黄色定型。”(淄博陶瓷琉璃大观,37)。20世纪80年代之前,淄博陶瓷企业所用高品质高岭土陶瓷原料多从山西、湖南等地采购,由于铁路运输紧张及资源分配等问题,原料不能及时运输,常常影响生产。那么利用当地原料开发新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时淄博瓷厂开发的炻器是利用当地储量丰富的焦宝石等为主要原料,产品除无透光度及白度外,其理化性能与细瓷相似,具有胎质坚致、釉面光润耐磨、强度高等特点。所以产品不但很快适应了市场,而且解决了原料外购运输难等问题。利用当地原料制作,减少了长途运输费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1977年春季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炻器产品一经展出,大受欢迎,引起了轰动。特别是玉钟咖啡的高装造型,用丝网颜料、花纸红色圈加金银子母线装饰,新颖别致,以宽红色边和咖啡色边花图案尤为著名,备受客户欢迎,被称为“金色的春天”,因颜色为奶黄色,并且除透光度外,其他性能都与瓷器相当,故也称之为奶油黄色瓷。产品有15~45头成套餐具、咖啡具、茶具,还有牛奶杯及挂、座盘等。当年因出口订货多,开始大批量生产,而且还注册了“昆仑牌”商标,也称“昆仑色瓷”,并于1978年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1978年淄博瓷厂生产的炻器出口了660万件,1979年出口了1 100万件,1980年出口了1 560万件,与年俱增,畅销不衰。其主要是销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香港、新加坡等近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1976年开始投产到1982年期间,淄博炻器累计销售了1.2亿件,创造利税2 550万元,在人均月工资只有几十元钱的时代,这样的创利能力是相当了不起的。
20世纪70年代末,在利比亚召开的非洲国家首脑会议全部采用了淄博瓷厂生产的色瓷餐具、咖啡具等,宽金边装饰,贴上利比亚国徽,产品庄重大方、美观,当时深得与会领导人好评。1979年昆仑牌炻器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荣誉称号,1980年荣获国家银质奖章,1984年复评再次获得银质奖章,这在当时是陶瓷行业的最高奖项。而淄博炻器咖啡杯自从1978年打开美国市场后,至今淄博的色釉炻器咖啡杯仍然占据着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
1977年号称亚洲最大的博山陶瓷厂研制成功了细炻器,产品呈淡青色,也迎合了国际上回归大自然的潮流,很受国外市场欢迎,出口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年均出口1 600万件,因用“宝石”品牌,所以博山陶瓷厂的多称宝石瓷。以此开发的宾馆瓷,以量大、品种齐全、质量好、设计精美而著称,产品供应北京、上海、河南、江苏等几十个省市的高档宾馆、饭店,为中国宾馆瓷开创了一条康庄大道,也大大提高了淄博产区的知名度。产量最高的1981年达到2 789万件。1985年博山陶瓷厂生产的“宝石牌”精炻器荣获国家银质奖章。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山东省陶瓷公司非常重视设计,淄博瓷厂和博山陶瓷厂2个龙头企业都积极支持和配合,于1973年5月成立了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校址建在淄博瓷厂招待所,1975年6月迁址到博山,1983年升格为处级单位,后来合并到淄博职业学院。
20世纪80年代末,张店陶瓷厂、淄博硅酸盐研究所、福山陶瓷厂等各个陶瓷单位陆续开发出了系列色釉精炻器、铁质炻器等新品种。其中张店陶瓷厂(现为华光陶瓷集团)研制生产的“湖光牌”浅蓝色无光釉及无光星点釉炻器产品,釉面硬度高、强度大、设计精美、现代感强、风格独特,深受欢迎。该厂研制生产的系列颜色釉精炻器在1987年达到896万件,当时全部出口美国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各陶瓷厂纷纷努力创新,除了大量研发设计生产餐具、茶咖具外,还开发了部分文具、台灯及及花器等产品,产品以出口为主,内销主要是面向各大宾馆。“昆仑牌”、“宝石牌”等淄博陶瓷产品成为了受各大宾馆欢迎的热销产品,推动了当时国内“宾馆瓷”的发展。
到21世纪初,淄博市已经有30家一定规模以上的陶瓷企业生产各种炻器产品,产量达到2.6亿件。后来在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淄博瓷厂、博山陶瓷厂等龙头企业没能适应这一转变,大部分陶瓷企业破产,除了炻器咖啡杯仍然保持优势外,炻器餐具也大幅度减产,失去了以往的辉煌,令人扼腕叹息。现在湖南醴陵、福建德化、广东潮州、江西宜兴、河北唐山等地区还有大量炻器餐具生产。
淄博炻器与普通细瓷的制造工艺基本相同,一般烧成温度在1 260~1 280 ℃、氧化气氛、一次烧成;原料大都采用焦宝石、彭阳瓷石等当地原料;配方中加微量的色剂来呈色有:奶黄色、淡蓝色、褐色(铁炻器)等;釉料有透明釉、无光釉,后来发展为各种颜色釉及复色花釉等,品种非常丰富。
20世纪80年代,炻器和色瓷曾一度混用,关于“炻器”一词还曾经引起过学术界的争议。众所周知,中国不仅是陶瓷古国,更是瓷器发明国。鸦片战争前,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中国瓷器领先并影响了世界陶瓷一千多年。在漫长的陶瓷历史发展过程中,从陶到瓷中间有着非常曲折而又丰富的过程,其中肯定有大量的中间过渡材料。按照炻器的概念,商周时期的印文硬陶、原始青瓷以及后来出现的烧结还不太致密的瓷器,都可以称作“炻器”,同样像紫砂器也可以称作炻器。而且在陶瓷发展过程中也有丰富的词语可以表述,如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说胎釉第三”中曾将瓷胎分为“瓷胎”、“浆胎”、“缸胎”、“石胎”、“铁胎”这5种,当介于陶与瓷之间的新产品出来时,都可以从中选用一个名词。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有一批学者对“炻器”一词的使用,提出了不少质疑。但这个字造得实在是太恰当了,既有形声,又有会意,又没有多少人能清楚它的出处和来源,加之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迅速的繁荣和普及,因此后来很快就被陶瓷业界所普遍接受和认可,成为了一类产品的名称,还编入了字典。
综上所述,纵观淄博炻器的产生、发展、繁荣和衰退,有不少值得陶瓷工作者总结和借鉴的地方。
1)对市场敏锐的洞察。改革开放前,对外信息非常少,上级部门如轻工业部陶瓷处能够及时把了解到的信息告知企业,同时企业领导能够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不放,加大开发力度是成功的先导。
2)务实的综合科技创新。陶瓷行业工作者都知道,原料是基础,成形是保证,烧成是关键。企业的研发团队能够充分利用当地原料,开发出合适的原材料,是产品成功的基础;而且稳定的批量生产也离不开成形、烧成的设备。这一时期,连续式链式成形干燥机、油烧隧道窑、蒸压石膏、薄壁匣钵等相关技术都有了迅速的提高和发展。
3)高水平的设计。“有了好布料,没有好裁缝是做不出好服装的”,“材美工巧”是造物的重要原则,即有了新材料,设计也非常重要。当时的山东省陶瓷公司专门请来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术学院)陶瓷系的陈若菊、张守智、杨永善、胡美生等老师来淄博办陶瓷造型和装饰培训班并驻厂设计,尹干大师和黄元英老师做辅导员并分别兼任造型班和装饰班班长,组织培养了当地及全国陶瓷企业的骨干设计人员30余人,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陶瓷设计水平。20世纪80年代,还选拔了2批设计人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学习半年,这批人才现在基本都是陶瓷艺术设计界的顶梁柱。
4)优秀的企业管理。改革开放后,陶瓷系统开始学习推广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从工厂领导干部到基层一线操作员工,都要学习全面质量管理,全员想办法提高产品质量。1990年曾举办过为期1个月的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由企业管理办公室的同志负责讲解,非常认真负责。
5)你追我赶,互帮互助,团结奋斗的精神。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对技术不保守,特别是上级安排的帮扶基本都会毫无保留的教授。当企业遇到难题时,上级部门还会召集陶瓷业界相关专家技工等进行攻关、会战,共克难关。根据需要直接调度相关人员去主持或参与工作,甚至整建制的调动。
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淄博炻器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和繁荣。21世纪后,淄博炻器随着淄博瓷厂和博山陶瓷厂等几个老龙头企业的倒闭而衰退,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市场上的炻器产品逐渐被强化瓷、骨质瓷等产品所替代。但是从国际国内市场观察,炻器市场还是有相当大的空白,很多企业还在为国外代工,做贴牌。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人与自然和谐意识的增强,这类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充满自然感觉的产品将会在中国大地上重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