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段运河水系治理存在问题与建议
2020-01-06李思菊刘延建
李思菊 ,刘延建 ,陈 明
(1.枣庄市胜利渠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枣庄 277800;2.枣庄市鸿禹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山东 枣庄277800;3.枣庄市庄里水库投资有限公司,山东 枣庄 277800)
枣庄段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苏浙沪的“黄金水道”,全长108km,分韩庄运河段和南四湖段两部分,涉及滕州市、薛城区、峄城区和台儿庄区,部分河段与济宁市微山县多有交叉。枣庄市境内运河经过历次整治,逐渐形成了一条具有水路运输、防洪排涝、引水灌溉、工业供水、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河道。
1 存在问题
1)纳入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的沿运洼地项目进展缓慢。枣庄市沿运地区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除承泄南四湖流域苏、鲁、豫、皖四省八地(市)35个县区31400km2的洪涝水外,兼排韩庄以下区间1828km2的来水,省交界处汇水面积33228km2。韩庄运河段主要支流有峄城大沙河、伊家河、陶沟河等10多条,前期治理标准低,洪涝灾害影响大,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极不适应,迫切需要加快有关水务工程前期工作,加大工程建设与治理力度。
2)河湖岸线保护和治理利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河湖虽按照上级关于“河长制、湖长制”的有关部署,分批实施清河行动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清除“八乱”,整治入河排污口等,对河道水系及沿库沿湖水系岸线进行生态建设,初步改善了水系水环境,但与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仍有一定距离,迫切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3)加强大运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等水安全保障能力任务艰巨。当前大运河水环境质量状况不稳定,沿岸化工、造纸等企业仍然较多,工业污染较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乡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滞后;一些地区养殖、农药化肥的面源污染还很突出;运河来往的船只众多,危化品运输存在环境风险隐患,船舶污染也很严重;大运河部分河道连通性差,成为区域污水的主要受纳水体。枣庄市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虽缓解了当前水资源不足,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问题。
2 治理思路
针对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以防洪排涝薄弱地区为重点,以恢复大运河历史自然连通为主,以自然水系、调蓄工程、人工水系为依托,通过连通改善大运河及周边河湖水力联系,完善防洪排涝功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多渠道统筹调配水资源,实现统筹大运河的生态、防洪、供水、文化、景观、航运等多种功能,重点建设骨干工程,构建基础设施网络,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等提供水务保障。同时,集中力量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加固、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基本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健全完善工程建设运营管护长效机制,全面提升防汛抗洪和防灾减灾能力。
努力实现构建一个平台,即集数据库、项目库、人才库于一体的管理平台;实行一种管理模式,即实行一张图、一套表的精细化、精准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实现一个美好愿景,即实现一湖十河百库万井相连互济的供水保障,五横七纵百岭千里的生态走廊,且富有“水经济、水文化、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等多功能内涵于一体的“泉涌、河畅、水净、景美”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在“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建设以蟠龙河水生态修复与治理为重点的河道水系治理管护项目10多项,规划投资263亿元。
3 建议
1)坚持多规融合,加强顶层规划设计。要高站位高标准编制规划,统筹推进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建设。要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与相关战略规划的衔接,加强水文化遗产挖掘,谋划并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加强对大运河文化遗产遗迹、运河河道水体、沿线生态环境等的整体保护。坚持多规合一,通过多部门协调配合,实现规划的落地和可操作性。
2)坚持高位推动,统筹保护和发展利用的关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批示精神,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加强这项工作的领导,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经费,强力推动这项工作。
3)坚持因地制宜,落实分类、分段、分级的保护措施。要以上位规划为指导,深入研究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提出大运河山东段各市分要素、分类、分段、分级管理要求,采取因类施策,找到大运河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各地发展的“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