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引黄供水助推脱贫攻坚的措施与成效

2020-01-06王玉琼张庆鑫

山东水利 2020年11期
关键词:春灌济南供水

王玉琼,张庆鑫

(山东黄河河务局济南黄河河务局供水局,山东 济南 250032)

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之战,引黄供水是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济南市位于黄河下游,现辖10 个区、2 个县,总面积 10 244 km2,总人口 890.87 万人。截至2018 年底,济南市1 006 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22.2 万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黄河济南段共有引黄闸11 座,分布于济南黄河两岸的槐荫、天桥、历城、章丘、济阳5 区,设计引水能力225 m3/s,设计灌溉面积 18.07 万 hm2,主要承担着济南市城乡居民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态补水,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黄河水资源保障。

1 因水致贫的主要表现形式

1.1 农田灌溉受阻

济南是严重的缺水城市,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类型,年内降水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6~9 月汛期。随着济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供需矛盾逐渐突出,沿黄各地非农业用水需求量越来越大,与农业用水形成争抢引黄的局面。尤其在农业用水的关键时节,如春灌、秋种等,大河来水往往相对偏枯,农田灌溉难以满足,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2 生态环境遭破坏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黄河断流愈演愈烈,济南的泉水喷涌也随之受到重大影响。2014 年,济南东郊的白云湖因降水量较往年偏少,出现了湖区大面积干涸露底,大量荷花枯死,水生态环境日益退化的状况。近年来,济南城市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地下水补给的天然状态,地下水补给能力下降,严重破坏了风景区的自然景观,极大地影响了旅游经济发展。

1.3 有水引不出的困境

近年来,受黄河调水调沙影响,黄河济南段水位不断下降,供水绝大部分在泺口站流量600 m3/s以下进行,引黄闸已不能正常引水,难以保障灌区内生产生活用水。因灌区输送水渠道抬高、功能萎缩、配套不齐全,渠道输送水能力降低,如遇降水稀少,旱情严重,灌区内的人畜饮水、农田灌溉、生态补水面临临时性引水困难。

2 主要措施

2.1 全面节水,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一是黄河水并不是无限的资源,必须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把最大刚性约束要求贯穿到用水总量、取水用途、取水许可全过程,分配农业、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控制性指标,真正做到以水定城、量水而行。二是实行“两水分供、区别收费”,优化农业与非农业用水供应结构,合理配置有限的黄河水资源,以价格杠杆倒逼地方节约用水,遵循非农业用水要错开春灌、秋种等农业用水的高峰期原则,解决工农业争水突出矛盾,保证农田用水需求,为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脱贫提供后备力量。

2.2 补齐短板,推进引黄供水提质增效

一是积极推进新建引黄泵站、改造现有引黄设施,提高引黄灌区渠首引水及渠道输水能力。泵站是解决黄河供水高峰期低水位时有水引不出的利器,极大地提高了引黄灌溉保证率,有效补足湿地涵养、生态景观带等用水需求。二是谋求技术创新,提升供水生产的效率和精度。全自动水文缆道智能测流系统、便携式电子测沙仪、测压管水位尺等项目的推广应用和在线雷达监测系统的安装运行,为引黄闸水量精准调度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提高了供水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制定《济南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督查实施细则》,对重点取水口及用水户实现督查全覆盖,采取现场检查、重点蹲守、飞检等手段,有效遏制农水工用、跑冒滴漏现象,强化了引黄监管能力和服务质量。

2.3 实时调度,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一是强化精准实时调度,加强旱情研判,及时足量满足农业抗旱用水需求。2019 年6 月济南遭遇严重大旱,黄河济南段积极落实全省应急抗旱四级响应,及时调整引水计划,根据调水指令全部开放相应引黄闸,并积极配合引黄灌溉处、水务局,提高了抗旱减灾能力,缓解了居民饮水困难和农田无水灌溉的困境。二是全力做好疫情特殊时期的引黄春灌,为农业复产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2020 年春季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攻坚时期,也是济南引黄灌区冬小麦返青的关键时期。黄河济南段提前做好清淤清障、机电设备维修等工作,保障输水渠道通畅,同时密切关注黄河水情动态,根据灌区墒情和需水要求,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引黄春灌计划,指导引水单位错峰引水,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春灌供水工作,为恢复农业生产秩序、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3 取得的成效

3.1 保证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品牌产业转型

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济南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确保脱贫攻坚、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济南沿黄灌区通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打造了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位于灌区的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引入无污染的黄河水灌溉,利用滩区土地所含适合水稻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质、周边无厂矿类污染、昼夜温差大等自然优势,加之改良大米加工流程、优化包装、品牌建设等措施,助推黄河大米逐步成为济南农业的品牌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绿色优质安全食品产业为特色的新型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3.2 当好生态卫士,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泉水不仅是济南的特色自然景观,更是济南文化和历史的脉搏,趵突泉、百脉泉等泉群持续喷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引黄保泉”。济南蓄引黄河水的两大水库——玉清湖和鹊山引黄水库,根本性改变了济南的供水结构,目前地表水和地下水供应量比例已转换成8∶2。黄河水承担起城市用水,使得地下水位提升、地下水量增加、地下水质优化,实现了泉群喷涌。玉清湖引黄水库建成后,水库侧渗以及济南特殊地质地势造成的南部山区汇水,形成了功能丰富的城市湿地——济西湿地。这里具有典型的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已呈现湿地原生态、氧吧大自然的秀美景观,是济南的“城市之肾”,已成为了泉城的第二张“城市名片”。

3.3 依托文化旅游,实现乡村经济转型升级

胡家岸引黄闸闸前泵站自2014 年春灌投入使用后,缓解了灌区时空用水矛盾,在满足灌区灌溉需求的同时,恢复了白云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正做到“治河为民,人水和谐”。白云湖以“荷香小镇,水乡白云”为特色,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精品路线,实现了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的跨越式提升。借助文化旅游节的火爆人气,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深挖荷花观赏价值、莲藕经济价值、环境生态价值,走荷叶茶、莲藕酱、藕粉面条等产品一系列精深加工产业之路,发挥特色林果、铜响乐器制造及蒲苇工艺编织等特色产业优势,精准谋划优势产业发展,努力实现农民富裕,促进乡村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春灌济南供水
水利部:面积超过1.5 亿亩全国2800 多处大中型灌区开展春灌
唐山市冬小麦春季优化灌溉模式研究
清河镇:防疫春灌两不误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西藏满拉、冲巴湖水库2015 年春灌供水计划浅析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