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平湖区上游河段水质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0-12-22郭莹莹刘晓琼

山东水利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大汶河东平湖需氧量

郭莹莹,刘晓琼,马 睿

(1.泰安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山东 泰安 271000;2.岱岳区胜利水库管理中心,山东 泰安 271000)

本研究在对东平湖区上游水质现状和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水质变化程度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为大汶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大汶河主流发源地位于淄博市沂源县山南麓的沙崖子村,由东向西流经莱芜、泰安、济宁,在泰安市境内河段长144.53 km,流域面积6 457.2 km2,占全市面积的83.2%,在东平县马口注入东平湖。东平湖区上游河段研究范围为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5 个县(市、区),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9.72 亿m3,相应年径流深为171.9 mm,年均降水量697 mm,汛期为 4~9 月份。

2 研究方法

采用地图叠加法、模糊数学法相结合,依据大汶河水文站点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进行水质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和关联度分析,并运用GM(1,1)模型,进行东平湖区上游河段未来 5 年水质指标预测。

3 数据来源

本研究水质数据选取大汶口水文站、戴村坝水文站2008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监测断面数据,由泰安市水文局提供,监测和试验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人口和GDP 等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和泰安统计年鉴等。

4 结果与分析

4.1 水质分析

为保证水质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选取氨氮(NH3-N)、总磷(TP)、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4 项常规水质监测指标评价为基础,采用地图重叠法和模糊数学法进行水质综合分析。

地图重叠法取单项值的最大类别为总评级,按照枯水期、丰水期进行评价。模糊数学法综合考虑水质级别界限的模糊性,考虑水质参数对污染作用的差异,运用隶属函数对单项水质进行评价,根据水质参数权重,运用模糊矩阵进行复合计算,对水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如表1。

通过地图重叠法和模糊数学法综合分析,东平湖区上游河段水质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年际变化方面,2008—2014 年,水质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这与大汶河综合开发项目河道疏浚、拦蓄工程、人工湿地建设等治理措施的开展有关,使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方面效果显著;年内变化方面,2008 年和2014 年大汶口站、戴村坝站枯水期水质较丰水期较差,这与枯水期工业污废水产出排放有关,丰水期由于降水增多,河水得到稀释,水质评价较好。

表1 水质综合分析结果

4.2 影响因素分析

1)主要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研究选取总人口、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农村人口、播种面积、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地膜使用量、大牲畜存栏量等相关影响因子与水质监测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应用SPSS 23.0,对样本先进行标准化再进行分析计算,综合得出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主成分贡献率与累积贡献率表,如图1。

图1 各因子对主成分贡献率分布图

结果表明,11 个影响因子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各因子对主成分贡献率分布图见图1。第一主成分(总人口、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贡献率达65.4%,是主控因子,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是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第二主成分(农村人口、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地膜使用量、大牲畜存栏量)贡献率达34.4%,与农村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有关。

2)水质与社会经济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通过数据的无量纲化转换,计算得出2008—2017 年间研究区内水质和社会经济指标的关联度,如表2。

表2 东平湖区上游河段水质和社会经济指标的关联度

根据灰色关联度等级,化学需氧量和总人口、第一产业;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人口为中等关联度,其他水质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呈低度关联。

4.3 未来5 年水质灰色预测模型

运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时,进行主要水质指标未来5 年灰色模型预测,并进行残差修正及检验,预测模型见表3。

结果表明,氨氮、总磷建立的灰色模型的后验差比值C 均小于0.35,小误差频率P 均为1,符合一级检验标准;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建立的灰色模型的后验差比值C 均小于0.65,小误差频率P 小于0.7,符合三级检验标准。未来五年主要污染物指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氨氮、总磷下降幅度较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基本平稳下降。

5 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泰安市通过小流域治理工程和大汶河综合开发工程的开展,东平湖区上游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泰安市需多措并举,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进一步打造“大汶河—东平湖生态区”,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1)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适当调整产业结构,采用改变微地形、增加地面覆盖、增加土壤入渗、节水灌溉等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配置土地利用形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加大治污力度,改善区域水质。把握源头和关键问题,严控工业废水排放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污染处理技术,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多渠道改善水质。

表3 未来5 年水质指标的灰色预测模型

3)健全法制制度,合理保护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健全法制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政策,配套政府补贴资金,合理保护和优化配置水资源。

4)完善监测体系,建立考评机制。建立专业水质监测队伍,发展生物监测、获取精确数据、提高监测水平、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将绿色GDP 纳入到绩效考核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数据参考。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尝试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加强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增强居民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大汶河东平湖需氧量
由大汶河到泰山
修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环境
——东平湖增殖放流活动实施
1990—2016年东平湖水位变化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大汶河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黄河口附近海域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烃分布及其关键控制环境因子分析
再去看看东平湖(外二首)
大汶河梯级拦蓄水库富营养化评估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新旧标准区别探讨
基于Landsat数据的近30年东平湖湿地植被覆盖演变研究
大汶河汶口段生态基流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