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动态

2020-01-06

石油化工应用 2020年5期
关键词:射孔调查局海洋工程

海洋工程公司完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施工

4 月19 日上午,随着海洋工程公司工作人员撤离海上平台,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项目结束,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海洋工程公司顺利完成本次试采的海上工程总承包任务,标志着中国石油完全具备深水钻探总承包能力,为企业走向深海提供了有力支撑。

项目于2019 年10 月20 日正式开工,其复杂程度、施工难度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比如,本次采用水平井试采,井身要横穿极易坍塌的深水浅软地层,面临着井口和井壁的稳定、高造斜率等极大困难,犹如“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而且这种特殊地层决定了所有工作没有经验可循。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海洋工程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先后克服了深水浅软地层开路钻井、高造斜段管柱下入等世界性难题,形成了深水浅软地层水平井工程技术体系。试采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领跑”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也意味着中国石油深水工程技术达到较高水平。

项目的成功源自充分的准备。2017 年7 月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一轮试采项目结束后,海洋工程公司就立即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的利用水平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思路,协同开展试采工程技术攻关。在两年多时间里,海洋工程公司专门成立深水油气与可燃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指挥部的指导和支持下,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在吸力锚承载力与置入工艺、软弱地层井壁稳定与钻井液等关键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作为试采主要参研参试单位,在渤海湾附近的陆地、浅海和深海试验场进行了21 口井123 次试验,并形成了完整的第二轮试采工程设计。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7580 期)

大化所研发固体催化材料可用于吸附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发出可吸附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催化材料。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病毒灭活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直接吸附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灭活效率为96.5 %~99.9 %。在该实验环境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浓度为5 微克/毫升,远高于实际生活场景中的病毒致病浓度。此类固体催化材料无毒,且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可以制成颗粒或担载于各种载体之上,有望应用于抗疫产品及日常空气及水净化用品上,实现对病毒的吸附灭活,提高防护水平。

(摘自中国化工信息2020 年第8 期)

大庆油田射孔井下穿深检测技术填补国际空白

截至5 月9 日,大庆油田射孔井下穿深检测技术经过地面对比测试及6 口井现场试验证明,研发的配套工具达到设计指标,探针对正孔眼并实现对井下射孔穿深1 500 毫米的实际探测,取得较好试验效果。该项工艺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

据了解,目前射孔器性能检测主要采用地面打混凝土靶、贝雷砂岩靶等检测方法。由于无法精确模拟井下地层实际情况,射孔穿深检测数据与地下实际穿深存在一定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射孔方案优化及效果评价。

大庆油田试油试采分公司开展了射孔井下穿深检测技术研究,攻克了孔道精准对位、深度准确测量两项关键技术,研制了液力支撑器、孔深检测仪等8 套装置,形成了井下孔眼穿深检测技术。

该项工艺技术不仅为评价射孔器穿深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使射孔器评价检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还可以在油田射孔器材检测领域和油藏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7594 期)

猜你喜欢

射孔调查局海洋工程
射孔带渗透率计算式的推导与应用
射孔参数对热采井套管抗热应力能力影响分析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海洋工程无损检测的特点分析
解读《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
优化射孔工艺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基于采购优化的海洋工程装备项目材料追溯管理技术研究
试论国内外油田射孔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