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野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究

2020-01-06黄其岳

科学咨询 2020年52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素养微课

黄其岳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禾冈小学 广东江门 529095)

小学科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目前,信息技术得到了普及和广泛应用,且逐渐应用到了教育领域,成为了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能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和立体,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可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小学科学教师要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堂,打造信息化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一、小学科学教学采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一)有助于打造生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更加生动形象的科学课堂,能够借助视频、声音还有动画等方式,让原本枯燥的文字性知识变得更加具体,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动态化的课堂中学习科学知识,体验到科学的奥秘和魅力,进而点燃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打下基础。比如,学习“热与温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相关的小视频,视频中呈现出一些和学生生活相关的热胀冷缩现象,如自行车车胎在太阳下发生爆炸,泡好的热茶放在普通玻璃桌面上玻璃炸开等。通过这些直观的视频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迫切想要找到其中的奥秘,从而调动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有助于落实实验教学

科学是一门实验课程,落实实验教学有重要意义。但很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忽视了实验教学,有的实验直接通过口头表述一带而过,这样的方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不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把一些课堂中不太容易完成的小实验借助视频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这样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实验的每一个步骤、过程还有最终结果,这对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科学现象。

(三)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拓展课堂空间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同时对现有课堂进行一定的延伸。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下学习的微课资源,让学生借助微视频完成对知识的复习和拓展。或者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课外学习的资料,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鼓励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搜集一些和教学相关的材料,这些都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有效拓展当前的学习空间,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信息化视野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完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优质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顺利开展后面课程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在课前导入部分下功夫,精心设计,提升导入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导入设计,在课前通过一些动画、音乐或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停留在具象思维阶段,更能被一些直观具体的内容所吸引,借助信息技术恰好可以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1]。比如,学习“声音的产生”时,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能从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音频资料,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为学生播放鸟叫声、校歌声、欢呼声、助威声、风声、雨声等,让学生猜想情境,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观看具体的视频内容,从而对声音的多样性产生深刻的认识。这种视听结合的模式,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声音王国探索奥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好奇心,从而为后面课程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借助微课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科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到学生一些学习的空间和机会,针对一些科学现象,可以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和自主探究。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前的教学指导,教师针对教学主题为学生准备一些微课资源,学生课前通过教师提供的微课资源自主预习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果[2]。比如,学习“声音的传播”时,本节课需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在课前就能基本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从而为课堂教学节省一部分时间,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其他知识的探究。除了微课课前预习,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让学生在课上观看微课小实验,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些科学现象。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科学任务,鼓励学生分成小组课下借助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完成科学探究,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利用好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和空间。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节课下来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掌握了知识,有的学生能力偏差,可能对课堂知识并不能完全吸收,为了让学生得到共同发展,教师要注意个性化教学指导,可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学校可以构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各个学科的知识和资料,学生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复习和学习,遇到问题可借助平台提问,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指导,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提高科学教学效率,促进科学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四)教师要善于借助信息化资源提升自己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科学知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所以,教师要学会借助信息技术了解更多当前的科技信息,了解时事新闻,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在这个基础上丰富授课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颖的科学讯息,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教学成为了小学科学教学的必然趋势,科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素养微课
蜗牛看牙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