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分析

2020-01-06潘江旖

科学咨询 2020年52期
关键词:首歌乐器技巧

潘江旖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浙江温州 325000)

合唱是最能展现音乐魅力的歌唱形式,且合唱讲究的是集体配合,通过不同声部之间的相互协调,将音乐以最为震撼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重视合唱技巧,加强教师引导

想要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就需要音乐教师注重将必要的合唱技巧引入课堂,只有教学手段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标准,学生们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合唱教学。对于合唱技巧来说,不同教师对合唱技巧的把握也不一样,像是有些音乐教师在指导学生合唱时会要求学生注意呼吸,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气息,防止在合唱过程中破音。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声部之间的转换和衔接,教师将合唱技巧引入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例如,《小白船》这首歌的合唱比较注重二声部的歌唱,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1],然后让两个小组分别合唱,一个小组合唱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另一个小组的同学找问题,然后在合唱结束后指出不足。此外,这首歌在合唱过程中还涉及音阶的轮换,如果有一方唱得不是很准确,轮换时学生就会注意到自己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重复训练,学生能够自主发现自己的问题,被指出问题的同学也会得到提醒,这样一来,学生的合唱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注重音乐欣赏,感受欣赏过程

合唱其实是对音乐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所以,在课堂合唱练习时,教师应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但如果学生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无法产生共鸣,就需要学生去体会欣赏音乐,所以,在合唱教学之前,教师要重视音乐欣赏,通过欣赏音乐,学生能通过音乐的旋律感受歌曲的内涵。这样,学生在合唱时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声部,音乐合唱技巧和所流露的情感也会达到最好,在合唱时音乐节奏和音乐情感才能统一。

例如,教授《红蜻蜓》时,在正式教授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这首音乐,在旋律中感受音乐的内涵。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用深情和谐的声音来表达音乐。虽然合唱是对音乐进行二次创作,但在合唱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情景和现实情况对音乐作适当调整,如音乐的力度、速度及声音延长,都可以自主设计。通过欣赏音乐的过程,学生的记忆也在一遍遍地加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听力。此外,唱歌是一个调动多种感官的行为艺术,合唱不仅是唱出来就可以,演唱者还应该用视觉去感知、指挥手势。在合唱过程中,只有将各个感官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其合唱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乐器引入,调动学生兴趣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小学生的专注力不够,往往会被一些新鲜事物吸引过去,所以,在进行合唱训练时,教师可以将乐器引入课堂,利用乐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正式合唱过程中,学生演唱出来的往往只是歌词,带动歌词的还是乐器演奏,所以,将乐器引入课堂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准,在需要注意的地方或旋律转折较大的地方提醒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例如,教授《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琴进行合唱伴奏。小学生的记忆力不是很强,如果直接让学生合唱,没有乐器的伴奏,歌曲的旋律也得不到更好的演绎。将乐器引入课堂带动学生合唱[2],用伴奏提醒学生什么时候该高音,什么时候该低音,可有效提高合唱效果。《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表现的是欢快的旋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跟着乐器伴奏进行合唱,当电子琴弹到转折的地方时,学生就知道该以怎样的音调来演唱这首歌了。由此看来,乐器伴奏对学生合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引导学生合唱的过程,在需要注意的时候提醒学生,让学生了解每一句该如何去唱,通过乐器的引入,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合唱,学生也会慢慢喜欢上合唱,从而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学习对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小学音乐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兴趣,还可以使其养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所以,音乐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让学生的小学音乐学习充实且富有意义,同时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

猜你喜欢

首歌乐器技巧
学乐器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就是这首歌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乐器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