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2020-01-06

科学咨询 2020年52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角度高中历史

李 妍

(安徽省芜湖市六洲中学 安徽芜湖 241000)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唯物史观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特征的关键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理解和认识历史,从而可以站在客观的角度学习历史知识,有效提升历史教学质量[1]。

一、历史唯物史观概述

历史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哲学理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是相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所有重要历史事件的根本推动力,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上促使其发生改变,促使其产生的社会由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而被划分成不同的阶级。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可以有效塑造和改变社会的存在。在历史唯物史观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生产力,而社会生产力能有效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与发展[2]。

二、唯物史观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根据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

高中历史内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历史人物所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唯物史观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这样能从侧面反映出学科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能从大局方面进行正确评价,学习到历史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同时从公正客观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身上的缺点。在这个过程中,能向学生传达一些正确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人格,从而加强德育教育[2]。例如,讲解“百家争鸣”的知识点时,讲到诸子百家相互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社会存在的角度及对社会价值的角度进行人物历史、思想的评价。还可以列举几个典型的人物进行评价和分析。如儒家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很符合当时社会的思想需求,能充分表达出人们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在春秋战国这个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思想,使文化得到有效发展,同时反映出了社会与阶级关系在我国古代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每位同学是否真正理解了本堂课的知识点,以便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二)根据唯物史观,有效构建知识体系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唯物史观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加强学生对唯物史观的运用。由于受到试教育的影响,教材更侧重对知识逻辑性和科学性的阐述,在对学生思维培养等方面没有详细的引导,基于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等,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二次整合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例如,在设计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中国的封建主义和其他国家的资本主义进行对比教学,这样能使学生了解到两种主义之间的差别与相同之处,能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近代时期发生的实质性的变化。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融入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辅助讲解,如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让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认识两种主义,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根据唯物史观,进行历史资料的分析

历史本就是包含许多历史资料的一门严谨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各种历史资料进行举证,培养学生运用所收集的历史材料进行实证的能力。这个过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历史材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在分析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对古代农业经济的形式及世界农业转变形式进行探究,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研究。如有些小组整理出秦国运用牛耕促使国家生产力得到有效提高,使人类改变农业形式,有些小组收集整理出东汉时期出现的农耕工具有二牛抬杠等,又进一步改变了农业耕作形式。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问题探究,加强学生对正确观点、思想及理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有效构建出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角度高中历史
神奇的角度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