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

2020-01-06王晓欢

科学咨询 2020年52期
关键词:旗杆帆船动手

王晓欢

一、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科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建立在语文及数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步。高效的小学科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小学科学的目的不单是获得一纸成绩,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把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的各方各面,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或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为学生以后学物理、化学及生物等理科知识垫好一个厚实的基础。学习科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了小学生好探索的天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具体策略

(一)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相结合

在小学的科学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小学生非常喜欢提高动手实践证明自己学过的知识。对于这点,教师要给予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证明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是正确的,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信心。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实践,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学科学的兴趣[1]。例如,学习“小帆船”时,教师可以购买一批纸,然后让学生自学帆船折叠,上课时,教师在讲台上实践,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帆船,学生做完后再为学生讲述帆船的由来,鼓励学生“其实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完成了一个很伟大的发明,每个人现在都是一个小小的科学家”,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还能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实践动手做属于自己的小帆船的快乐,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敢问的勇气

在小学生的心中,教师的形象往往是严肃的,遇到问题时不敢主动去问,而教师对学生又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敢问的能力,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心中想不明白的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在科学的路上越走越远,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2]。例如,学习“降落伞”时,教师要积极参与这一教学活动,让学生思考降落伞运行的原理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降落伞。然后给学生五分钟的交流时间,让学生提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口头表扬,培养学生爱问的勇气。只有培养了这种想问敢问的精神,才能使学生在科学的路上越走越远。

(三)将学生带入真实情境

情境教学是目前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把情境教学带入小学科学教学,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情境教学对科学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科学这门学科本就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把科学和情境相结合,能迅速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例如,学习“白天与黑夜”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出去观察旗杆的位置,让学生用纸和笔记录早上旗杆影子的位置,中午旗杆影子的位置和晚上太阳落山时旗杆影子的位置,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太阳对计时的作用。然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夜晚的月亮和星星,从而让学生侧面认识到小学科学对生活有着怎样的作用。这样的一节课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以后在学习“多样的动物”时掌握观察记录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结束语

小学科学教学是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的第一步,能为学生以后学习理科知识做好铺垫,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科学观,能让学生在认识世界的路上越走越远,从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猜你喜欢

旗杆帆船动手
测量旗杆的高度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贺晋年东北剿匪拔掉“四大旗杆”
旗杆到底有多长
动手画一画
帆船
动手演示找错因
环保小帆船
找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