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曜变天目的艺术赏析

2020-01-06张中钦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兔毫建窑天目

张中钦

福建省福州市陶瓷研究会 福州市 350009

天目”属瓷器,黑瓷,宋朝八大名瓷之一,王室御用茶器。源自宋代名窑之一的建窑,亦称“建安窑”,在今南平建阳水吉镇。公元1168年,前来学习佛法、茶道等中华文化的名叫荣西的日本僧人把珍藏于浙江天目山寺院的建盏带回日本。因为结缘的地点,故称之为“天目”(Tenmoku)。至此,天目就成了建窑建盏在日本的代名词,也成为日本所有黑釉或铁系结晶釉的代名词。

一、传统曜变天目,宋代美学的极致之品

建盏是自然与人智的融合,以之神秘力量,将釉面烧出幻彩般的晶体。器形拙朴却潜藏着令人阒然的能量。它是通过匠者心灵的感知力与指尖的敏感度来完成的釉与土结合的质感艺术。将宋代美学的静穆朴拙、沉稳空灵、含蓄内敛、简约大气,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谓“寄三千大世界于一小器。”

作为宋代社会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伴随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建盏来到日本,对日本陶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最为神秘的当属曜变。《方舆胜览》作者祝穆写到:“兔毫盏,出鸥宁之水吉。……然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艰得之”。据成书于1511年的日本古代文献《君台观左右帐记》记载:曜变,是建盏之最,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油滴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到16世纪一个“曜变”茶碗,可值倾城之价。争夺一个“曜变”茶碗,在武士集团之间,甚至会引发战争。

二、传统曜变天目,斑晕毫彩间的斗转星移

举世公认的曜变全品在日本藏有三只,均被日本官方认定为顶级国宝。这几只曜变或宝光浮动,或幽炫妖异,都具有斑、晕、毫、彩这四个特点。

斑纹。曜变斑纹像是“空心的油滴”,形状有别于油滴的圆润规整,如鹅卵石自然生动。有些斑纹黑中带灰,立体感更强,且斑核并非油滴斑那样呈均匀分散的状态,而是有数个大小不同的斑核聚成一群。不同的曜变盏,聚落会有差别。

隐毫。除斑纹光圈晕彩,曜变部分光晕会带有兔毫状线条。从藤田、静嘉堂所藏曜变盏可以看出,它们的光晕之间带有毫线,看着像“兔毫状的彩光”,若隐若现。

光晕。斑核周围如同日蚀时太阳散射出的光晕,斑核内是全黑的,斑核外包围着的色彩随着光照角度的改变,折射出变化无穷的异彩,引人无限遐思。

虹彩。使曜变更加华丽多彩的是光晕上的虹彩。长时间暴露状态下的曜变受到空气侵蚀和阳光辐射,存放环境中的外部物质在釉面结成透明薄膜,产生“七彩光晕”。从光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光的“薄膜干涉”现象。这是曜变最为神奇之处,就像七彩宝光,是曜变的灵与魂。在盏底的黑釉衬托下,更显神秘玄幻,如深邃玄奥的宇宙星空,如空灵静谧中浮现的大千世界,蕴含着“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宗艺术之美。

总结:笔者历经十余年的潜心烧制,所烧曜变天目“大千世界”光晕神彩皆与日本静嘉堂的“稻叶天目”极为相似。在东京的几次交流展览中深得业内专家和收藏界玩家的认可追捧,被称作“传统曜变第一人”。尽管“十年磨剑略有小成”,但是要复原出真正宋代巅峰时期的曜变作品为时尚早。复原之路虽迢迢,但吾辈必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兔毫建窑天目
兔毫建盏的鉴赏*
摹古不为终点,出新才有未来
——浅谈天目窑传承与创新,黑与青
陈磊作品
茶之清幽 盏之玄色
浅谈建盏之兔毫盏
浅析地域文化对建盏的影响
ILFE智意扫地机 天目X660
建窑鹧鸪斑种类研究
宋代茶文化影响下的建窑黑釉陶瓷茶具探究
天目药业5次重组均失败仍要重组 公司靠拖欠薪水美化财报“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