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合作学习的初中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

2020-01-06彭俊醒

科学咨询 2020年52期
关键词:交流信息技术探究

彭俊醒

(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外国语学校 广东深圳 518116)

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出,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使其能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无论是对学生而言,还是对教师而言,都有积极作用。能切实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得以迸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制定合理有效的合作教学方案,使信息技术课堂能够焕发新的活力与色彩。

一、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占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参与,其自主性较差,对知识的吸收效率也容易变得低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并根据教师安排的授课任务,共同开启探究活动,从而有效提升自身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和自主学习动力。一个较为艰难的学习任务可以由大家共同分担,使巨大的教学问题细碎化,使问题变得容易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热情和信心也会随之增强[1]。

(二)能够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很容易让课堂成为教师的单边活动,整个过程学生的参与性比较低。而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将合作教学模式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为学生制定丰富多样的思考问题,使学生通过小组开展讨论研究活动,其间,学生能畅所欲言、自由表达想法,共同开启探究活动,寻找问题答案,从而有效改变沉闷的教学气氛,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

(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基于合作学习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获取方式,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学生能针对相关问题给出具有独特价值的答案,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也能获得更多表达的机会,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交流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此外,合作学习并非是一个人的事,还需要和其他成员展开良好配合,并有效获取问题答案,在此期间,学生的合作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发展。另外,当学生可以在合作过程中感受到不同成员的思维逻辑,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变得更加开阔,学习能力及对学习技巧的掌握也会不断增强[2]。

(四)能够创新课堂教学活动形式

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也能使课堂活动变得灵活多样。丰富的课堂活动形式,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顺利,合作教学法具有创新性,能够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的授课策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具有趣味性。在小组合作学习期间,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他人的优点,改善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同时能使其通过思维的互化和交流表达,提高学习效率。

二、合作学习下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明确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要想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教师需要制定出明确的教学任务,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完成。只有学生有了明确的探究方向,才能对组内对学习任务进行细分,并使每位学生获得具体的任务,从而提升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对此,教师要提前做好备课活动,对所要教授的内容要有清晰的把握和认知,并预设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同时据此设计教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在小组学习期间,如果没有明确的任务支撑,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容易打折扣[3]。

比如,学习“网上交流信息与办事”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了解网上交流的几种主要方式,并对自己经常使用的网上交流方式进行深一步的学习,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思考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交流,比如:在网络中我们要如何与他人交流?我们该如何选择网络交流工具?网络安全该如何防范?在具体问题的指引下,可以促使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学习目标有深入了解和把握。

(二)注重交流反馈,提高合作活动实效

合作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全面参与课堂活动,并与老师、同学展开良好的合作交流,从而全面提高学习效率。为了优化教学活动质量,教师还要在合作学习结束后,引导学生开展交流反馈,对相关问题答案进行分享讨论,使学生间的思维能够达到相互碰撞的效果,并有效产生火花,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以“图文排版的规划与准备”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在组内合作过程中,学生针对如下问题展开了交流:图文排版有哪些基本常识和方法?怎样进行版面效果的统一设计?怎样进行综合性图文排版工作的规划?同时,教师还为学生安排了具体合作任务:运用所学知识,利用Word进行杂志排版,想一想该如何确定开本,并进行版心设置?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理解了相关问题,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解了学习内容。此外,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交流反馈活动,使学生能将合作学习所得内容进行分享,从而凸显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三)进行合作复习,深化巩固知识难点

复习是学习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为了深化巩固知识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复习,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把握。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明确的合作复习任务,使学生能有效攻克自己的知识薄弱项,并增强对重难点知识的吸收效率[4]。

以“表格设计与制作”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例,在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活动后,教师可以安排如下作业:在Word中设计一张本班功课表,要求结构合理、外表美观并具有实用价值,然后保存到D盘,并发送到“作业提交系统”。

(四)开展正面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自己的教育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观察,对其表现优异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点评,促使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信心,并优化完善相关问题。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标准集中在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上,还要注重观察学生的表现,比如是否能与他人进行良好合作,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相关问题,是否可以调动自己思维的创新性等,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其正面鼓励,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动力,从而切实优化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合作学习对学生开展高效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为了优化活动效率,切实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合作教学方案,促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有效感受信息技术学科的乐趣,并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交流信息技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