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碳氢化合物的宝库
——“甲烷”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课例

2020-01-06

科学咨询 2020年52期
关键词:甲烷瓦斯德育

孙 妍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 广东湛江 524000)

一、课例背景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然趋势,对学生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学习“甲烷”这部分知识时,学生会观看实验视频,会合作探究相关知识,也会通过交流的方式锻炼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渗透德育思想,促进学生的思想建设,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用途;

2.能够书写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认识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课例描述

片段一

在探究甲烷的化学性质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几个实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甲烷的化学性质。

实验: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师:观察这一实验,有什么反应?

生:甲烷没有与高锰酸钾溶液产生反应。

师:通过这一实验,同学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高锰酸钾溶液是酸性的,由此可以推断,甲烷不与强酸发生反应。

生:也有可能是不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因为高锰酸钾溶液也属于强氧化剂。

生:这只是和高锰酸钾的实验,我认为如果探究甲烷是否与强酸或强氧化剂发生反应,还应该试一下甲烷与其他强酸类物质的反应。

……

师:有的学生想法很正确,想要验证甲烷是否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发生反应,确实应该多次实验,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肯定学生的想法,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片段二

师:通过之前的实验我们已经了解到,虽然甲烷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发生反应,但是甲烷会燃烧,会在特定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我国的许多煤矿都是瓦斯煤矿(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容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学们可以结合之前学习的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交流,为什么瓦斯煤矿容易爆炸,面对这一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小组间可以竞争一下,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全面,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比较有创意。

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瓦斯爆炸的图片和由此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数据,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交流时间,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在这一段时间内,教师在班级内巡视,观察学生的表现;向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提醒不太积极的同学认真参与组内交流。

各小组在黑板上展示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小组间允许出现重复的现象。

小组一:设计规章制度,不允许在矿井下点火抽烟;设计检测表,时刻监测瓦斯的浓度。

小组二:做好通风措施,通过空气流动降低瓦斯浓度;编排单位小组,小组间互相监督,不许在有瓦斯的地方点火。

……

师:看来同学们都找到了防止瓦斯爆炸的根源,想出的办法还是比较适用的,很值得夸奖。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还组织竞争比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小组意识。

片段三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西气东输的视频,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国家要花费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来开展这个工程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生: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因为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更符合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师:对,那么在生活中,我们会有哪些地方应用到甲烷呢?

生:会用天然气做饭。

生:会用天然气取暖。

……

师:对,那么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未来甲烷还可以应用到哪些地方?同学们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想象。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教师给出学生7分钟的时间探讨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班级中巡视,与学生交流。

评析:在教学中联系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推理与想象,重在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课例反思

结合本课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反应,进行了以下反思: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首先要确定渗透的德育内容有哪些。不同于政治课堂,化学教学中思想性的内容比较少,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表现。例如,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鼓励学生结合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实际上培养的是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习精神,这属于德育的一部分;组织小组间的竞争活动,实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这也属于德育的一部分。在理解了德育的内涵后,教师再开展化学教学,就不用将德育内容生搬硬套到课堂上,而是可以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学生。

另外,相较于口头教育,实践活动的渗透效果更好。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时,可以通过自主探究与有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渗透德育。例如,在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甲烷的化学性质时,教师点评并肯定学生多次实验的想法,实际上就将德育内容渗透了进去,也促进了对其他学生严谨精神的培养。

猜你喜欢

甲烷瓦斯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液氧甲烷发动机
论煤炭运输之甲烷爆炸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Gas from human waste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
瓦斯探钻钻头的一种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