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德育工作实效的策略

2020-01-06陈志新

科学咨询 2020年52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德育工作新课标

陈志新

(深圳市宝安区燕山学校 广东深圳 518127)

初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初中时期的教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建立。新课标下,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1]。教师在授课时,应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程内容中,积极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学习的精神。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教学中有效落实德育工作进行研究分析。

一、初中课堂德育工作现状

德育工作在初中课堂的生存空间并不是很大,尤其是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很少能体现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下面,笔者简单概括一下德育工作在初中课堂遇到的问题。第一点,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大多数班主任在教学管过程中过分强硬,这违背了新课标改革后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原则。第二点,初中班级教育管理方向的偏离,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第三点,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对班级优秀学生的培养,造成班级成绩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课堂氛围低沉,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改革后,初中教师更侧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进而创建更加活跃融洽的班集体。比如,定时对班级座位进行调整,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自由结合,这样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构建出温馨的学习环境[2]。这种班级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及学习都有帮助,有利于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二、提升初中德育工作实效的策略

(一)严格按照新课标改革后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虽然新课标改革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但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落后、传统的教学观念,尤其是初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授课过程中对思想道德素质只字未提。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及教育管理过程中加大对德育教育的灌输,及时帮助学生对自身价值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教导学生积极面对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积极的思想态度,毕竟新课标改革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经过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讨论研究决定的,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比如,教师可以在课下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进行私下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和思想道德。

(二)杜绝教师偏心心理,保护学生自尊心,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

初中时期为学生最为敏感的时期,学生的心理十分脆弱,十分需要他人的肯定以及鼓励,尤其是教师和家长的话语,对学生的影响力极大。针对此问题,教师应该学会用委婉的语气进行表达,尤其是针对一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在生活方面,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帮助此类学生,使这类学生能够成功融入集体,让自己脆弱的心灵有所依靠[3]。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遇到尴尬情况时,教师要用鼓励的语气帮助学生一块寻找答案,如“加油,你很棒”“没错,已经很接近答案了”等,进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逐渐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三)教师要树立榜样,发挥出自身的思想道德模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程上的重要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所关注,因此,教师平时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并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尤其是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对待学生时,要学会宽容,在日常生活中,让自己的行为方式更加文明,树立一个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这样可以润物无声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比如,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或其他行为时,要表现出应有的礼节,并且在对话上要有分寸,言语之间透露出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文化,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根据班级属性制定管理教育规范,营造出德育工作的氛围

想要营造好的教学氛围,必须树立严格的管理教育规范,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的班级秩序,可以帮助学生营造出优质的教学环境。毕竟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班级情况,严格制定管理教育规范,做到有规矩更有情怀。比如,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两个表情标语:一个开怀大笑;一个哭泣愤怒。对于团结互助、学习进取的学生发放一个“开怀大笑”的表情标语,对于调皮捣乱、违反纪律的学生发放一个“愤怒哭泣”的表情标语,让彼此之间形成竞争,从而营造出更好的德育氛围。

(五)采用分层教育管理模式,针对不同性格学生制定不同管理任务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还体现在思想道德品质上。每个学生的学习思维不同,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分层管理的模式,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管理任务,同时强调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4]。比如,有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针对此类学生则可以采取较为强硬的教育管理任务,方式方法上尽量做到严格,对于那些心灵脆弱、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则需要采取“柔弱”一点的教育管模式,对此类学生要多鼓励、表扬,并多对此类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帮助此类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三、结束语

为了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更新教育模式,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为基础,全面实施德育教育。教师要处理好德育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将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总结,并将德育知识融入进去,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带领学生多多参加有关德育的实践性活动,只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才能体会到德育精神的核心内容,德育思想才能更加深入地浸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初中德育工作者在提高学生德育工作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将德育知识折射给学生,助力学生成长为有道德的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德育工作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